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武汉会议专题

福建泉州:以完善防控体系助推泉州平安建设

2014-10-31 08:25:3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近年来,福建省泉州市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作为深化平安建设的核心工程,精心谋划,统筹推进,推动全天候、全方位、立体化的大防控体系建设,确保了全市社会治安大局稳定。2013年,泉州市再次被中央综治委评为“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秀市”并授予“长安杯”。

  以防为主,致力推进防控体系建设

  始终把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作为创建“平安泉州”活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狠抓落实,加强经费保障,统筹协调,精心编织街面巡逻防控网、社区(村居)防控网、单位内部防控网、卡点堵截防控网、视频巡逻监控网、虚拟社会防控网“六张网”建设,不断提升治安防范水平。经过3年建设,城市安全信息系统基本形成,建成视频监控点11000余路、134个治安卡口,覆盖到全市交通主要道路、重点部位,全市公共安全防范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近年来利用系统共破获刑事案件2200余起,处置群体性事件30余起。全市配备治安巡逻队员11797名,建成县级13支1313人,镇级136支3251人,村级866支7657人,达到一村一支巡逻队。在工业区、商业区推行“十店十厂联防”,实行治安防范一体化;在城市(城镇)社区推行“治安中心户长制”和“警民联勤”,在农村推行“敲锣鸣警”和“电话联防”群防模式,构筑起一张张警民联防的治安防控网络。

  以打促防,重拳整治突出治安问题

  紧紧抓住“两抢一盗”刑事案件多发、道路交通事故频发等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率的突出治安稳定问题,部署开展“保平安创满意促和谐”专项行动。从2011年10月以来,部署开展三次全市统一行动,共出动民警(包括武警、公安现役部队)、协勤人员、专职巡防队59996人次,集中投入巡逻盘查、突击清查、刑事打击、火患清剿、交通整治等工作,形成打击违法犯罪的强大声势,有效遏制了犯罪高发态势。集中开展了打击盗窃汽车犯罪、打击入室盗窃、打击赌博、打击非法传销等专项行动,取得了阶段性的显著成效。2011年至2013年,泉州市刑事案件总量逐年下降,群众关注的八类刑事案件、“两抢”案件发案数逐年大幅下降,特别是开展盗窃汽车进行专项整治后,2013年全市盗窃汽车案件同比下降75.4%。同时,刑事案件破案率逐年上升,2013年命案破案率达100%。社会治安状况的好转,有效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和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

  源头治理,全面优化社会治安环境

  坚持从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着手,探索创新社会治理,从源头上减少社会矛盾,营造好的治安环境。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解决不稳定不安全隐患专项活动,建立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调处工作协调会议制度,积极推动“公调对接、民调入所”,构建“三维对接”的大调解工作体系。全市公安(含边防)派出所均建立驻所调解室,并与2504个村(居)调委会、163个街道(乡镇)调解中心、203个基层法院(司法所)建立联动调解机制。为帮助特殊人群更好地回归社会,在全市设立30个安置帮教基地,通过多形式帮教,多渠道安置,特殊人群很好地融入社会,得到重新就业的机会。针对泉州市民营经济发达、外来流动人口众多的实际状况,泉州市从2012年10月1日起全面实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已发放《居住证》近40万张,流动人口持《居住证》可享受子女免费义务教育、按规定购买经适房、申办驾照、计生奖励、卫生服务、就业扶持、资格认证、乘车优惠、社会救助等24项优惠待遇。两年来,泉州市有1.7万外来人员顺利落户泉州,有40多万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在泉州就读就学。《中国农民工“生存感受”2012年度报告》显示,泉州城市农民工幸福感和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排名均高居榜首,泉州也由此入选全国首批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试点城市。

  泉州市将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增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目标,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化“法治泉州”、“平安泉州”建设,努力为泉州跨越发展科学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作者系泉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昆贞)

[责任编辑:王鑫]
相关报道

·福建长乐法院:设绿色通道 一小时解纠纷
·福建公安:“一站式”处理罚单
·福建龙岩法院:院长调解 纠纷解决
·福建莆田法院:设立金融债权案件绿色通道
·福建建阳法院:为困难群众“免单”
·福建检察院部署国际追逃追赃行动

·福建检察院部署国际追逃追赃行动
·福建公安开通微信在线咨询服务
·福建建阳法院:司法救助为困难群众“免单”
·福建警方开通微信在线咨询服务
·福建龙海市检察院开通QQ视频接访平台
·福建莆田中院: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获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