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来稿选登

浙江:“杭州模式”让在押人员感受公正信服法律

2014-10-27 17:10:1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平安浙江网 

  为进一步拓宽法律援助服务渠道,杭州市看守所主动对接市法律援助中心、市律师协会,建立了“看守所出场地、律协出人员、援助中心出牌子”三方合作、专门为在押人员及其家属提供法律援助相关服务的“杭州模式”。2012年4月19日,杭州市法律援助中心驻市看守所法律援助工作站(以下简称工作站)正式挂牌运行。

  两年来,“杭州模式”的法律援助工作在维护在押人员合法权益、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国看守所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建设提供了样本,得到了中央政法委及公安部监管局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

  组建“金牌律师团”看守所内答疑解惑

  每个工作日,在杭州市看守所的群众办事区,都有两名律师轮值接待在押人员家属,为他们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他要被怎么判,判多久?他在里面怎么样了?”值班律师常常会被问到这样的问题。

  “定罪量刑是法律咨询中最常见的问题。”杭州市律协刑事业务委员会副主任徐晓明告诉记者。徐律师来看守所提供咨询解答已经2年了,提及那些在押人员的家属,她感慨道:“除了判刑、量刑,他们更关心的是自己的亲人在看守所过得怎么样。”为了让这些家属安心,律师们会耐心地向他们讲解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为了形成相对固定的法律援助服务资源,市看守所、市法律援助中心与市律协三方协作,组建了一支人员相对固定且业务能力强的律师志愿者队伍。目前,已有25家律师事务所、122名律师加入其中:有获得“全国优秀律师事务所”称号的律所,也有荣获杭州市“十佳优秀刑事辩护律师”、杭州市“十大金牌和事佬”的律师。这些优秀的律所和经验丰富的律师,有效保障了工作站的法律服务质量。截至目前,工作站共提供法律咨询2300人次,为在押人员提供咨询服务100多人次,办理援助案件69件。

  完善工作制度让法律援助落到实处

  在看守所的每个监室内,都张贴着一份告知及流程图,上面详细讲解了在押人员享有的权利内容和维权的方式方法、法律援助的条件和申请途径。

  “在押人员有法律援助需求的,可以向看守所管教民警提出口头或书面申请,家属也可以在工作站为在押人员申请法律援助,我们会在审核后将申请表、授权委托书等材料提交杭州市法律援助中心,由中心指派承办律师。”杭州市看守所民警曾龙介绍,这样的“代办”机制快速、便捷,尺度把握得当,提高了援助获得率。章某曾因涉嫌信用卡诈骗,被羁押在杭州市看守所。刚入所时,她认为自己无罪,情绪低落,不配合管理。由于家庭困难无法聘请律师,章某在民警协助下向市看守所法援工作站提出法律援助申请。援助律师5次会见章某,并对相关证据材料进行细致调查,最后法院充分采信了援助律师递交的证据及辩护意见,判处章某有期徒刑10个月缓刑1年。对于判决,章某心服口服,当场表示不上诉。章某从不认罪到庭上有很好的认罪悔罪态度,离不开援助律师耐心的法律解读和对案件的尽职调查。“只有让在押人员真正信服法律,在其重回社会时才能体现出援助的意义。”杭州市看守所所长王伟说,工作站做好法律援助工作,对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公平正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责任编辑:赵亮]
相关报道

·四川广元:法律援助服务群众10862人次
·江西南昌举办法律援助宣传月活动
·重庆渝北司法局三大举措推进法律援助工作
·河南台前县:法律援助进监所 初秋送法暖心窝
·甘肃省司法厅集训全省法律援助业务骨干
·河南禹州:全力实现法律援助“零等待” 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河南禹州:全力实现法律援助“零等待” 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河南孟州市法律援助“三化”并举解民忧
·浙江:法律援助工作情暖军营
·浙江舟山司法局破解渔农村法律援助四难
·江西萍乡司法局开展法律援助进农家宣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