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领导干部作为普法龙头,把青少年作为普法源头,把外来工作为普法重头,把村(居)民作为普法大头;因类施教,全面提升覆盖面,这是广东“六五”普法工作的创新“方法论”。
为深入推进“六五”普法规划贯彻实施,今年8月,广东开展“六五”普法中期检查督导,派出由14名省级领导带队的检查督导组,分赴全省各地基层,对普法工作进行全面检查督导。这在广东普法史上是第一次,普法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据统计,司法部、民政部先后表彰了三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广东共有48个村获此称号,155个村和122个社区分获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和“示范社区”称号。
万名公务员闭卷考法
去年底,广州普法部门祭出新招,从12月4日至24日,广州市直属各单位的公职人员将进行集中网络学法闭卷考试,考试内容包括《广州市2013年普法工作要点》确定重点宣传学习的法律法规。考试结果最终进行公开通报。
实际上,早在2009年底,广东省直机关和中央驻穗单位近万名公务员就参加了闭卷学法考试。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中如此大范围地学法闭卷考试,当时在全国还是第一次。但广东公务员却视若平常。
据悉,“六五”普法期间,广东省委组织部、宣传部等各部门联合制定了《关于加强公务员学法用法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全省公务员学法的内容、要求、考试考核、组织领导等作出明确规定。
在广东的普法目标之中,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意识,并不在于会背法律条文,更在于能够运用法治思维、善用法治方式解决问题。
普法不仅要从公职人员抓起,更要从娃娃抓起。青少年被视为普法源头。
在这种思路下,惠州市尝试了学考并举、以考促学的创新举措。
惠州市惠东县利用法治惠阳网络平台,给每个学生建立一个学法考试学号和密码,倡导和推广网络学法考试;同时,把禁毒宣传和学法、守法、尊法和用法结合起来,每年“6·26国际禁毒日”期间,对全县中小学生实行禁毒法律知识专题考试。
据悉,在县司法局与教育局等部门共同出台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法制宣传教育的意见》中规定,学法考试应作为一科考试成绩,列入学校教育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估体系。每年“6·26国际禁毒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定为上下学期考试时间,考试成绩列入学籍档案,并报市普法办备案。
深圳则采取推进各类社会专才参与青少年普法的做法。如福田区与科技公司合作开发了《青少年法制教育多媒体软件——法律新人类(广域网版),精心设计“星际漫游”、“青蛙过河”、“小兔回家”等生动活泼的法制主题卡通游戏;龙岗区与社工机构合作,发挥社工熟悉社会工作、擅长心理引导的优势,联合春雨社会工作服务社开展“法治文明校园行”活动,有效增强了青少年普法的互动性、引导性和趣味性。
据统计,广东目前已建立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基地上千个,每年轮训学生上千万人次,全省中心镇以上中小学校100%聘请法制副校长,各地中小学校按照计划、教材、课时、师资、考核“五落实”抓好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
为企业量身制作普法订单
近日,记者拿到了一份特别的普法订单,是广州市萝岗区司法局为企业等单位量身定做的。
萝岗区司法局局长龙月欢告诉记者,普法人员一般会先进村(居)、入企业、到学校、去单位,与普法对象座谈交流、问卷调查,发放普法订单表等形式,及时了解法律服务对象对学法的需求,确定普法的内容,再由区普法办统筹安排预约服务,实现普法双向互动。“推行‘订单式’普法以来,以前的问题村,如今已转变成了零上访村。”龙月欢介绍。
广东有外来务工人员和外来流动人员3000多万,如何做好外来务工者的法制教育工作,影响深远。
近年来,广东多次组织召开外来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议和“法律进企业”推进会:普法办、综治办负责外来工学法辅导和培训;劳动部门结合岗前培训,对外来工进行劳动法律法规教育,实行持证上岗;公安局、外来人口管理办结合办理暂住证,组织外来工学习《广东省外来人口管理规定》和治安管理处罚法;民政、计生、城管、卫生等部门也依据各自职能,对外来工实施相关的法律教育。
在深入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中,各级普法职能部门围绕企业安全生产、劳动保障和依法管理、诚信经营等主题,广泛开展企业法制宣传,全面推进企业普法“五有”——有机构、有阵地、有队伍、有经常性学习、有考核。今年,全省170多家企业获评诚信守法示范企业,并由省领导亲自授牌。
据统计,5年来,广东各地组织企管人员参加学法培训、上法制课、参加法律考试等活动达200多万人次,开展普法宣传的非公企业达到163729家,组织外来员工上法制课、参加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达1393万人次,外来员工上岗前接受普法教育比例达85%以上。
企业有订单,乡村则有大篷车。
每个月,一辆8吨重的大卡车,就会如约停在湛江市徐闻县某个自然村空地上。经过改造的车箱侧面一打开,立刻变成一个流动的大舞台,开始播放徐闻县自制的法制宣传片。
村民闻风而来。相比生硬的白纸黑字,他们更喜欢这样“接地气”的法制教育课。
截至日前,徐闻县法制宣传车送法下乡累计已超过1200场,去年就已经走完全县1264个自然村。
为了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广东提出“六有”的理念——有一个村居干部负责、有一个法制课室、一个法制图书阅览室、一个法制宣传栏、一套法制宣传教育制度、一支法制宣传骨干队伍。针对征地拆迁、山林纠纷、减负维权、禁毒禁赌、打击“六合彩”等热点问题,广东省普法办下发《关于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整合律师、法律服务志愿者、法律援助、公证等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进乡村、进社区活动。在2008年的村(居)“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全省各地对镇村、社区基层干部普遍进行学法轮训,村(居)民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
据统计,在2006年至2010年期间,司法部、民政部先后表彰了三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广东共有48个村获此称号,155个村和122个社区分获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和“示范社区”称号。
对话
广东昊盟律师事务所叶进国律师:
群众了解法律越来越便捷
南方日报:广东采取了多元化的普法尝试,您在基层,应该深有体会。
叶进国:以前,我们在基层办理大量案件时会发现,很多群众其实并不知道怎么维权,也不知道维权的成本有多高。这几年,这样的现象越来越少,因为他们接触法律的渠道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
南方日报:四中全会应该让您的普法事业有了更大的信心。
叶进国:四中全会的依法治国新方案,目的在于形成法治氛围,让全社会融入到依法治国的大潮来。
四中全会提依法治国,实际上就树立我们信仰法律的理念。这种信仰不仅是针对基层群众,也针对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
它给基层群众以鼓励和支持,让群众进一步懂得,可以怎样去维权。同时,它也在监督政府,一定要依法行政,切不可让手中的权力变质。政府行政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广东连南检察院创新普法形式“送法进校园”
·广东打造六五普法“岭南模式”
·广东:普法大篷车局长科员轮流开
·广东家庭法治知识演艺大赛颁奖 才艺表演助普法
·[视频]广东深圳“六五”中期普法工作获肯定
·广东深圳宝安区检察院举办共建平安普法宣传
·广东深圳宝安区检察院举办共建平安普法宣传
·[视频]广东: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作为普法重点
·广东检查六五普法中期工作
·广东“六五”普法规划实施中期督导检查动员会召开
·广东清远:“特色普法”谱出瑶山壮乡和谐歌
·广东韶关开展法制宣传课 预防青少年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