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评论频道> 论队建

让公安廉政文化“形于外”而“修于内”

2014-10-24 08:23:2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廉政文化在公安队伍建设中是一道不可或缺的“文化大餐”。一直以来,各级公安机关都非常重视,建成了一批颇具特色的廉政“文化墙”、“教育基地”等,为推进公安廉政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时代变迁,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廉政文化理念注入了新的内涵。昔日“静态化”的廉政文化模式显然不能满足当今的需求。要让廉政文化时时处处走进民警日常执法、生活,就必须与时俱进,创新载体,动静相宜,让廉政文化“活”起来。

    在静态性廉政文化方面,各地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载体丰富,诸如办公室有牌匾、会议室有园地、走廊有字画等。这种传统的廉政文化形式,着重形成的是一种氛围,在环境示廉上彰显特色,不容置疑。但据笔者了解,有些廉政教育基地类的建设却逐渐被搁置,成了一次性的“摆设”。原因是展厅内设置的板块固定,内容更新繁琐,灵活性不高,缺乏深度新鲜感和吸引力,民警光顾一次便再无兴趣。因此,营造廉政文化氛围,应根据民警分布特点,创新一些能够随时推陈出新的文化小介质、小窗口、小载体,以小见大,使广大民警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直观式教育,同时还能在“廉”字上体现廉政文化精神内涵。

    与此同时,充分发挥廉政文化的渗透、影响和制约作用,还要与时俱进,在动态廉政文化建设上下工夫。对于如何提升廉政文化动态实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各地应以民警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信息手段,诸如建立“廉政文化E苑”等,形成网上学习、交流探讨等,实现廉政文化覆盖渗透,使民警在寓教于乐中情操得以升华,工作热情得以提高。网上学习的形式不受时空、地域、模块限制,信息量大,内容更新便捷,只要有配套可行的管理制度,民警随时随地就可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参与互动。再如,可建立廉政文化公众微信平台,随时将身边的典型案例、廉政风险点防范等向民警及其家属发布,常敲警钟,防微杜渐,筑牢民警拒腐防变“防火墙”等等。

    架构内在精神与外在形象统一、历史精神与时代思想融合的多层面文化体系,使公安廉政文化成为一种传承、一种精神、一种活力、一种风貌,必须着眼当前需要,以警为本,活化形式,多元引领,廉政文化才能真正鲜活起来,“形于外”而“修于内”。

    (石万忠)

[责任编辑:闵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