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网格化服务管理建设工作启动以来,四川兴文县委、县政府把网格化服务管理作为目标绩效管理重要内容,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重点工作,明确了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推进时限。截至目前,全县共划分为298个网格,新安装高清视频摄像头150个,配置E通手机终端323部,电脑E通70台,45个综治部门接入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今年3月底全面建成了县——乡镇——村社区——网格员四级体系,实现网格化服务管理的全覆盖。
合理搭建平台
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租赁模式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以市场机制推动搭建兴文县网格化服务监管中心。监管中心充分依托智慧城管平台,创造性建立开放独立的“多网合一”的综合性网络平台,构建了独具兴文特色的“9+23”系统模式,即在国家规定的无线采集、呼叫受理、协同工作、监管指挥等9大标准系统的基础上,全面整合网格化社会管理系统、商铺店面联网报警系统、司法社区矫正平台系统、智能交通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23个子系统。通过平台,可以调取商铺店面子系统、车辆乱停乱放子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平安校园子系统等查看即时画面,了解相关信息。
创新运行流程
整合全县信息系统资源,创新工作流程,由县网格化监管中心通过统一平台指挥,部门共同协作的方式,解决有人办事、高效办事、依法办事的问题。网格员发现问题,能立即处理的就现场处理,不能现场处理的拨打“12319”或上传事件图片,由智慧管理中心立即派人处理;开通领导通系统,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通过手机移动终端,实时了解网格化监管中心的运行情况,对重要问题进行督办。据了解,兴文县正在准备推行的“市民通”软件,将直接连接监管中心,如果在街面发现有违法事件,可拍照上传,每个市民既是参与者也是监督者,社会管理将由居民被动接受管理变为居民共同来管理社会。
完善长效机制
严格社区准入机制。按照“宜沉则沉、应沉则沉、人随事走、费随事转、审核准入”的原则,严格事项下沉工作程序和标准,切实有效为社区“减负”;建立县网格化服务管理监管中心、乡镇、社区和网格之间建立社会服务管理事项流转四级联动运行机制。网格员对本网格区域内上报的各类不稳定因素、治安隐患、事故隐患、居民矛盾等进行随时排查,建立健全发现、处置、上报、交办、办结、回访联动运行机制;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建立常态化信息采集和复核机制,统筹网格服务管理员、社区民警、物管人员等基层骨干力量,对流动人口一月一次见面复核,把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建成各类信息汇聚的“洼地”。
兴文县全县网格员逐房、逐户、逐人收集人、地、事、物、组织等信息,既高效准确的采集了信息,又集中走访了群众,收集了社情民意,取得了在全市率先录入完成了各类基础信息的好成绩。据统计,全县共排查录入人员信息469169条、房屋信息117387条、单位场所487条,收集重点场所治安信息155条,办理各类事件1782件,其中办结1780件,结案率达99.8%。截至目前,全县网格化服务管理四级平台共处理民生诉求200多件,及时排查各类安全隐患20多处,为民办事150多件,调处矛盾纠纷500多起,为各类治安、刑事案件固定证据20多件,有效推动了平安兴文建设向纵深发展。(马铁军 记者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