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少年误入歧途,身陷囹圄,当他们浪子回头时,已是举步维艰;有些少年,他们亲人服刑,无人照料,当他们想独自撑起一片天空时,却是遭遇窘迫;还有一些少年,他们疾病困扰,家境贫寒,当他们想一展抱负时,奈何寸步难行。有谁能让这些“折翼的天使”重返蓝天?
近日,河南省光山县人民法院针对目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发生的背景成因,结合少年犯回访工作要求,逐步建立了以“挽救失足青少年”、“帮扶服刑人员子女”、“关爱困难家庭子女”为内容的“爱心帮扶”机制,为这些弱势青少年群体撑起一片蓝天。
规范未成年人庭审流程,开启 “重生之门”
10月14日上午,河南省光山法院少年综合审判庭在本院第一审判庭审理未成年人刘某犯罪案件。和普通刑事案件不同的是,河南省光山法院本次庭审严格按照刑事诉讼法关于未成年犯不公开审理的规定,要求值班法警做好庭审现场的封闭工作,对滞留现场试图进入庭审大厅的旁听人员及时进行劝离,从而避免旁听人员围观对未成年犯情绪造成干扰。
同时,审判长考虑到该案未成年犯刘某只是轻微盗窃的情形,社会危害性较小,且在审查起诉环节的询问中就表示出了很诚恳的认罪态度,专门要求该院法警在押解其出庭时不强制刘某穿囚服和戴铐具,从而减轻了其负罪心理,为其调整心态参与到庭审中来营造出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庭审过程中,主审法官在询问环节中始终保持语言和声调的平和,确保未成年犯刘某能够听清询问话语、保持思维清晰,确保整个庭审环节能够顺利进行。
与以往审判不同,主审法官的言谈举止间多了一些温情,话语也通俗了许多。称呼未成年犯刘某时,她不是说“被告人”,而是亲切地称刘某为“刘某同学”。
在庭审发问阶段,每当刘某回答犹豫,或表情迷茫时,主审法官都会主动问:“刘某同学,听明白没?不要急,没听明白的话,我就再解释一遍,好吗?”
帮扶服刑人员子女,重燃“希望之火”。
俗语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徐某是光山县某中学的一名初二学生,早在她年纪更小的时候,父母就已经离异,自此,终日酗酒的父亲又为这个早已不堪负重的家庭,增添了一层挥不去的阴影。2014年3月,徐某的父亲因危险驾驶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由于徐某父亲是家中主要劳动力,且与妻子离异,在被判处刑罚后,便只剩徐某独自面对生活重担,因此她只能偶尔去学校食堂帮忙洗洗碗打打帮手,只为赚个温饱。
10月10日,河南省光山县法院刑一庭的法官们自发到校慰问徐某。徐某的班主任说:“这孩子学习成绩不错,平时很安静,实在是比同龄的孩子懂事多了,哎……”怜惜之情溢于言表。在与徐某见面时,年纪小小的她应答得体,有着与年龄不相称的成熟,只见她默默地记录下了法官们对她的勉励与嘱托,就在她低头默默接过法官们自发为她准备的慰问金时,通红的眼圈才出卖了她苦忍着的辛酸。
在离开学校时,法官叮嘱学校老师,随时将孩子学习情况告诉法院,我们将竭尽所能帮助孩子们完成学业,并呼吁学校对此类“弱势群体”给与学习、生活、思想上的帮助,确保她们能乐观面对生活,健康成长。今年来,像这样的上门走访、慰问活动,河南省光山县法院已开展5次,走访慰问了8名服刑人员子女。
帮扶困难家庭子女,点亮“生命之光”
近日,河南省光山县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辉一行再次来到孙铁铺镇郭乡村蒋修吴老人家,为老人送来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和书籍、文具等学习用品。蒋修吴老人老伴、儿子均已去世,现与年幼的孙子相依相伴,孙子正上初三,开支用度都成问题,生活极度困难。
“李院长,您真是关心我,上次来时给的米还没吃完呢,这就又来了。现在我孙子学习能跟的上,吃穿也没有问题,前不久还跟我说等毕业了就出去打工挣钱,好孝敬我。”蒋修吴老人紧紧拉着李辉院长的手,说着。李辉院长嘱咐蒋修吴老人一定要坚强,做孙子的坚实依靠,让他心无旁骛的把书念下去,光山法院会尽最大努力帮助老人一家。
今年以来,自李辉院长与孙铁铺郭乡村建立联系帮扶关系后,每个星期都会抽出时间看望慰问这里的困难家庭,特别是有留守儿童的困难户,李辉院长高度重视,与这些困难家庭的子女们交流谈心,鼓励他们坚强生活,克服生活困难,努力活出自己的一片天空。河南省光山法院的每位干警也充分利用“法官村长”的工作机制,走村串户访民情,向有困难的留守儿童、贫困未成年人送去关心和温暖。
·河南:长垣法院贯彻习总书记在教育实践大会上的讲话
·河南封丘法院多项措施加强业务建设 努力提升司法水平
·河南:渑池法院坚持工作宗旨力促为民司法取得新进展
·河南焦作市中级法院:七项措施破解涉诉信访难题
·河南荥阳法院以便民利民为出发点推动司法公开
·河南宛城法院:四个结合 提升法官司法能力
·河南宛城法院:四个结合 提升法官司法能力
·河南高院院长深入信阳法院系统调研指导工作
·河南高院院长深入信阳法院系统调研指导工作
·河南渑池县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优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河南高院院长莅临罗山法院调研指导工作
·河南高院院长到光山法院调研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