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员给船东长期跑船却拿不到工资款;船企破产了,股东、债权人急切地想拿回资金……在海事海商纠纷中,一双双焦虑的眼睛最后都往往会集中到可拍卖的标的物上,那就是船舶———只有船舶有了好的归宿,他们的权益才能尽可能地得到保护和实现。
而对于海事法院来说,船舶是法院采取诉前、诉讼财产保全的主要标的物,也是法院在诉讼和执行阶段需要拍卖、变卖的主要财产。据宁波海事法院统计,2006年以来,该院拍卖船舶数量和成交金额均快速增长,从2006年的成交金额1430万到2013年的成交金额4.63亿元,足足增长了30多倍,仅2013年一年的拍卖标的额就超过2006年前10年的总额。
排除种种客观因素,如此高效的“卖船”背后正是宁波海事法院积极努力地向着公正、高效目标创新和探索的成果。
自行拍卖,全部实现零佣金
“一艘船好比一块肉,拍卖需要支出的佣金多了,债权人得到的钱就少了。”宁波海事法院副院长、船舶拍卖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陆明明说。
陆明明介绍,根据我国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法院依法拍卖船舶可以采取两种形式:一种是由海事法院组成拍卖委员会自行组织拍卖,另一种是由海事法院委托专门的拍卖机构进行拍卖。委托拍卖需要支付一笔数额不小的佣金,同时还存在许多问题,如船舶鉴定、司法评估及费用垫付问题,尤其是拍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恶意串标、压低报价等不法行为,最终都会损害债权债务人的利益。
为了让这些拍卖所得的资金尽可能多地分配到债权人手上,宁波海事法院选择了自行组织拍卖。一直以来,宁波海事法院精心组织策划每场船舶拍卖会,且从未向当事人收取任何佣金。当事人只需支付主持拍卖现场的拍卖师千元左右的劳务报酬。
翻开宁波海事法院历年来拍出的上千艘船舶记录,可以看到这些参与拍卖的船舶的成交金额一般都在几百万元以上,有的甚至达上亿元。尤其是2006年以来,拍卖船舶数量和成交金额都保持快速增长,从2006年的成交金额1430万到2013年的成交金额4.63亿元,足足增长了30多倍。
有位律师就此算了一笔账,如果将这些涉案船舶委托给拍卖公司拍卖,仅以2.25%的较小佣金比例计算,这笔拍卖佣金就达人民币4000万元。也就是说,宁波海事法院自行组织拍卖为当事人省下了这笔钱。
勇于创新,一天拍出三艘船
去年10月25日,宁波海事法院审判庭内人头攒动,一场别开生面的船舶拍卖会在这里举行。仅用了半个小时,“新昌盛”、“新繁荣”、“新实现”三艘化工油轮成功拍出,总价超过1.7亿元,每艘轮船比起拍价均高出100万元。这三艘船舶的成功拍卖,不仅归还了船企在银行的巨额贷款缺口,还解决了数十名船员被长期拖欠的工资款问题。
然而,卖船毕竟不是卖白菜,在金融危机年代,船舶在拍卖时流拍也是常有的事。宁波海事法院法官介绍,有段时间甚至出现一艘轮船连续三次流拍的情况。船舶卖不掉,法院对在扣船舶还要委托相关单位看管,看管费日益增多,甚至还会遭遇台风等意外给船舶造成损失。船东苦不堪言,船员也焦急万分。
为改变这种被动局面,2012年以来,宁波海事法院法官开拓创新,开始将海事的专业优势灵活运用到船舶拍卖工作中。他们先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规范船舶拍卖流程。为使整个拍卖程序更加规范和透明,宁波海事法院成立了由执行法官、拍卖师、验船师组成的船舶拍卖委员会,邀请船舶专家对船舶价值进行认真评估,并确定评估价。拍卖时,验船师向竞买人全面介绍船舶情况,对于竞买人的各个问题,拍卖委员会在现场一一解答。
宁波海事法院审监庭庭长、船舶拍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梁林说,以往拍卖会上之所以出现冷场现象,除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外,另一原因就是信息渠道不够通畅。对此,法院专门建立了稳定的信息发布网络,在海事法院门户网站以及媒体上公布卖船公告,并且有针对性地对海外、国内的船舶买家发布信息。为了竞买人放心买船,法院在发布卖船公告后,会对负有债务的被拍卖船舶所有人进行债权登记,船舶拍卖完成后,及时向社会公布拍卖结果,明确买方对船舶移交前的相关债务不必承担责任。
宁波某船舶公司陈经理深有感触地说:“现在来宁波海事法院买船,心里更踏实了,有拍卖会我总想来报名参加。”
与此同时,为了让船舶拍卖有更大的平台,2012年5月,海事法院与宁波市口岸打私办开始合作,共同签署了《服务海洋经济强市建设合作框架协议》,法院船舶拍卖的信息在宁波航运交易所的信息平台即时和同步发布,船舶的拍、变卖相关手续如咨询、看船、报名等,委托宁波航运交易所下属的船舶交易市场进行。自该合作机制建立以来,船舶拍、变卖的成功率与成交量明显提升,共有58艘船舶在对方免费提供的交易大厅内成功拍卖,成交金额16.44亿元。
大胆尝试,“试水”船舶网拍
时间定格在“2014-08-1315:48”,电脑屏幕上显示,“起拍价1650万,当前价2050万,围观885人次”,一直坐在电脑前密切关注这场竞价大战的宁波海事法院台州法庭的执行法官们露出了笑容。这是宁波海事法院首度“试水”网上拍卖船舶,喝到网拍头口水的“太平山69”轮,经过28轮紧张竞价,最终以超出起拍价400万元的价格成交,溢价率高达24%,创出了全国船舶网拍新记录。
“太平山69”轮系吴某等人合伙建造,载重吨16000余吨,自2013年年中开始,因合伙团体内部产生矛盾,船舶一直停航,与该轮有关的案件也陆续起诉至宁波海事法院台州法庭。
为减少中间环节,顺利实现债权人利益,实现拍品价值的最大化,该院首次尝试将船舶推上船舶竞拍网专业拍卖平台。此平台是该院与宁波国际航运中心船舶交易所最新合作开发的专门针对船舶司法拍(变)卖的交易系统,该网上交易系统面向船舶行业受众,实现线上线下无缝对接。
与传统拍卖方式不同的是,船舶网络拍卖实现交易“零费用”,拍卖过程公开、透明,可有效防止现场拍卖中存在的串拍等不规范现象,并且大大提高拍卖的成交率和溢价率。
宁波海事法院此次船舶网拍的成功
“试水”,为我国海事法院今后船舶变现开创了先河。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船舶现场拍卖时存在一些买家恶意串通,甚至通过威胁、恐吓其他买家的现象,网络拍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这类现象的发生,保护竞买人的合法权益。整个拍卖过程,竞买者可以不需要到现场参拍,这也方便了异地买家甚至国外买家对标的物的竞价,节省了相关费用。此外,相比较传统的拍卖时间,司法网拍可以设置相当长的竞价周期,可设定为一天,甚至更长,较长的竞价周期保证了竞买人的广泛参与和拍卖物的成交。
负责此次船舶网拍的台州法庭庭长李锋介绍,网上竞买船舶很方便,想要参与法院组织的网上司法拍卖船舶的竞买者,只要先在宁波国际航运中心船舶交易所报名,按20%的比例交纳一定的保证金后,再凭竞拍号和密码在电脑或手机上登录船舶竞拍网司法网拍船舶平台,即可参加在线竞拍。当然与法院其他标的的网拍一样,如果拍卖成交后又后悔的,法院将组织重新拍卖,而第二次拍卖成交价若低于第一次成交价,其中的差价、费用损失依法将由原买受人承担。
·浙江法院“晒”出司法公正
·浙江武义法院为群众提供全天候司法服务
·浙江:金华公安助力法院破解执行难
·浙江:宁波法院加强舆情应对和舆论引导
·浙江法院对外委托机构信息平台启用
·浙江人大7大司法焦点“请问省法院”
·浙江人大7大司法焦点“请问省法院”
·浙江海盐法院三举措提高司法为民服务水平
·浙江:温岭法院营造司法公开“新”常态
·浙江:永康法院践行司法为民
·浙江乐清法院要求过问案件“全程留痕”
·浙江:鄞州法院分段式执行一年 成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