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也不用过东躲西藏的日子了,谢谢您,恩人呐……”近日,一名中年男子来到四川省检察院接待室,他所说的恩人,就是四川省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处的张雷。
这事还要从2013年7月的一个清晨说起。那天早上,一名衣衫褴褛的中年男子来到四川省检察院的大门口,手里拿着一份沾满血迹的遗书。张雷受院领导的安排负责接待。张雷把他请到接待室,因为情绪激动,中年男子说话显得很吃力,张雷泡了一杯茶给他,等他冷静后,经沟通得知:此人是某砂石厂的法人代表陶永德(化名),因建设施工合同纠纷败诉,拖欠了砂石厂120多名农民工的工资。两年来,被其中的几十名农民工逼债,全家过着有家不敢回的生活。他露出手臂上几道深陷的伤疤给张雷看,说是农民工找到他时留下的,并警告他如果再不发工资,他的全家都会被砍杀。说到这里,陶永德号啕大哭。
2013年8月21日,鉴于该案的复杂情况又涉及到砂石厂百名农民工的生计,民行处决定成立专案组。在决定专案组成员时,张雷自告奋勇请命加入,他说:“我是农民的儿子,给他们做释法说理工作我有把握。案子交给我,请领导放心。”
案子的办理过程复杂曲折。经过审查,专案组决定向最高检提请抗诉。但由于对证据的认定和把握分歧较大,最高检一开始并未采纳提抗意见。陶永德得知后,按捺不住内心的愤怒,冲到四川省检察院来说理。见到这种阵势,张雷没有逃避,他拍着陶永德的肩头说:“请相信法律是公正的。案子我们会继续跟进,至于农民工方面,我们会接着做他们的工作。”
张雷做事言出必行。然而,此时正逢张雷妻子出差在外,家里留下一个不到3岁的儿子。为了工作,他把儿子托付给老家的父母照看,自己搬到办公室专心办案。面对当事人的威胁和妻子在电话中的责怪,张雷顶住压力,对案件不离不弃。有人笑他办案“太痴”。他却说:“为了120多名农民工的工资,我值!”
在随后的几个月里,张雷接待砂石厂农民工代表数十次。有一次,在接待农民工时他胃病又犯了,但他强忍着胃痛,苦口婆心地向农民工解释陶永德的案情,告诉他们陶永德并非想逃债,而是积极作为,想通过收回砂石款来给大家发工资。农民工走后,才有人发现他像摊泥一样趴在桌上:脸色灰白,背后的衬衣早已被汗水浸透……最终,在他的耐心解释下,农民工答应张雷在案件没有结束前,暂时不会找陶永德的麻烦。
张雷知道,要彻底解决该案还得在案件事实和证据上再下功夫。他多次走访四川省建设厅、建筑设计院等单位,咨询相关专业问题,数次冒着酷暑参与建筑设计院的现场勘察实验。经过一系列的专业调查补证,专家出具的意见有力地佐证了四川省检察院的提请抗诉理由。2013年12月13日,最高检同意对案件进行复查,并最终采纳了提请抗诉意见。
今年4月15日,最高法作出再审裁定,指令四川省高级法院再审,并中止该案的执行。再审,是陶永德拿到工程欠款的最后一线希望,120名农民工工资的发放也全系于此。拿到再审裁定书的陶永德第一时间携全家再次来到四川省检察院,要当面感谢张雷,这才有了本文开头的画面。
陶永德案只是张雷办理的众多案件中的一个。他办案以敢啃硬骨头和细心著称。四川省检察院副检察长夏黎阳告诉记者:“再难办的案子到了他手上,都会迎刃而解。”迄今为止,张雷在民行岗位上工作已有12个年头,参与和办理了100余起有影响的大案,未发现一例错案。
(刘德华 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