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阳人民法庭将庭审网络直播搬进了狸桥镇鲁桥村一农家小院,对原告唐某与被告张某相邻关系纠纷一案的公开开庭审理过程进行图文直播,深化司法公开,扩大普法范围。
“小法庭,大服务。”采访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民法院水阳人民法庭庭长司佳云时,听到他多次提到这6个字。正如他所说,水阳法庭的法官们始终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切实从群众司法需求出发,联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群众排忧解难,通过审判与服务展现法治形象,彰显为民情怀。
心系群众,足及每一公里
“你们真的很辛苦,长途跋涉就为了这一起小案件。”宣州区狸桥镇的李勇在当地驾车时,与江苏高淳的张瑞货车发生了碰撞而受伤。治疗终结后,李勇一纸诉状将地址不详细的张瑞告上法庭。
为方便双方当事人,法官陈真炎决定到高淳张瑞住所地巡回办案。
一早,陈真炎带着书记员在GPS的指引下找到了张瑞的户籍地漆桥镇荆溪村,可张瑞一家早已搬离该村。时间已至晌午,办案人员顾不上吃饭休息,折回当地派出所再次查寻张瑞的信息。
一个户籍簿上的联系电话,让法官们走出了困境。半个小时后,张瑞来到了漆桥法庭,见到了等候在此的陈真炎。在法官的耐心细致调解下张瑞当庭给付原告李勇事故赔偿款2.2万元。
“没想到一个找不到被告送达地址的小案件,陈法官处理案件这么快、这么好!”李勇坦言。
水阳法庭辖区有两镇26个行政村、5个居民社区、894个自然村,面积达440平方公里,人口16万余人。为了方便群众诉讼,水阳法庭以“车载流动法庭+固定巡回审判点”方式,进行巡回审判,奔波在当事人出现的每一处,解决每一起纠纷。2013年以来,水阳法庭巡回审判案件738件,巡回审判率达73%,开展判后回访20余次,受理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纠纷6批次424件,为424名农民工挽回经济损失231.4万元。
“现在诉讼很方便,可以和法官预约节假日开庭。”在外地打工的当事人李强深有感触地说道。
针对辖区外出务工者节假日返乡较多的情况,法庭为方便群众诉讼和咨询,对需求者安排“假日法庭”,或者预约开庭;对拖欠农民工工资款等涉农案件,建立诉讼“绿色通道”。法庭还推出“八大便民措施”,实行法庭24小时值班和工作日驻庭制度,确保当事人打官司不难。
特色普法,法治精神遍四野
“你看,法庭来咱们村里审案子了。”
“听说还网上直播,我们去看看。”两位村民边走边说。
2014年8月20日上午,水阳法庭将原告唐某与被告张某相邻关系纠纷案的庭审搬进了宣州区狸桥镇鲁桥村一个农家小院,与此同时,网络同步直播庭审过程。直播人员将庭审过程的文字及图片实时公布上网,并与网民互动。旁听的农民朋友对在进村开庭审判及庭审直播非常赞赏。村干部认为法院把法律送到百姓家门口,让农民朋友参与其中,起到教育作用,增强了与群众的联系,司法更加公开透明,监督范围更广。
参与该案审判的农民人民陪审员徐小华说,无论是之前宣州法院开展的农民模拟法庭,还是今天的网络直播巡回法庭,这种普法形式、教育意义更直观深刻。
在法官的疏导下,唐某、张某认识到了邻里互谅互让互助的重要性,双方自行和解。一星期后,唐某撤回了起诉。
“农民以人民陪审员身份参审,反映了农民法律意识和监督意识增强,拉近了司法与农民之间的距离,同时让法院更多零距离倾听到农民的心声,促进公平公正、司法民主,也让普法更深入民心。”安徽省人大代表方立说。
2013年以来,水阳法庭人民陪审员参审率100%,2014年水阳辖区又有10名农民被推荐依法任命为人民陪审员,以身边的人进行普法、用法,弘扬民主法治精神。
水阳法庭还利用辖区两个集镇的传统庙会,开展巡回法律服务工作,在庙会上开设“集市法庭”,发放法律宣传手册,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让更多的农民知法、守法、用法。
创新方式,网格服务覆盖辖区
“我们积极与辖区内人民调解组织建立对接联席会议制度,发挥网格化服务体系,提高诉讼服务覆盖面,化解矛盾纠纷。”庭长司佳云说。
2011年5月起,水阳法庭坚持每月召开辖区诉调对接联席会议,建立以法庭为中心,形成司法所为纽带,各社区、村委会为端口,辐射5个社区、36个行政村的“3+X”网格化服务体系。定期通报法庭民事案件审理情况,了解辖区内民间纠纷的发生动态,不定期走访各调解委员会,收集社情民意,邀请人民调解员参与民事案件送达、调解、宣判。
水阳镇银光村高东、高西两村民组35户村民以两村民组的名义与陈某签订了梁上垾47亩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协议。陈某的妻子徐某自2008年起履行协议至今。2011年起,徐某与其子搬至水阳镇新建村生活,但未迁移户口。2013年4月,35户村民见徐某搬离户籍所在地,向宣州区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徐某归还各自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我们可以发挥联席会议的优势,多向村民们讲解相关法律知识,引导双方协商解决纠纷,化解矛盾纠纷,让村民们合理表达诉求。”司佳云分析案情后,启动联席会议制度,联合村干部以及司法所、综治办工作人员多次到双方所在地进行走访、调查、拉家常,拉近与村民们的距离;宣传法律知识,答疑解惑,提供法律服务。
法庭经审理认为,双方签订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系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不违背法律的强制性规定,驳回了35户村民的诉讼请求。
“法院的判决合法合理合情,我们输得心服口服。” 宣判后村民们服判。
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双方握手言和。2014年7月,农户们同意将该地继续转包给徐某,承包费提高至每亩每年300元,双方皆大欢喜。
【法官感言】
■陈真炎——
早出晚归,法庭、家庭两地奔波,工作辛苦繁忙,时常错过了分享儿子成长的欢乐,但案件审结后当事人一句简单的致谢,一个热情的握手,我倍感喜悦。“为民、公正、廉洁”不是简单的停留在嘴上的口号,更多的是责任和担当。
■朱小勇——
第一次跟随法庭“老”法官巡回审判,走在田间小道,踏实而激动,倍感乡土乡亲的亲切。在之后巡回审判中,我学习用群众的观点、经验和方法解决纷争,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时通过以案说法等形式,传递法治精神,得到群众认可。(周瑞平 周红兵)
·安徽普建县级社区矫正中心
·安徽安庆宿松:警方打掉称霸一方恶势力团伙
·安徽淮北杜集连破四起毒品案件
·安徽司法厅聘两名法律顾问
·安徽法院:最大限度减少群众“三累”
·安徽:从严从细 强化精细化管理
·安徽:从严从细 强化精细化管理
·安徽安庆打掉一个流窜入室盗窃团伙
·[视频]安徽全力保障国庆交通安全
·走访安徽公安烈士的家人和战友
·安徽探索行政权力“责任清单”公开制度
·安徽多地探索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新路数:围着群众转 做给群众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