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浙江:温岭法院营造司法公开“新”常态

2014-09-25 09:49:1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平安浙江网 

“公开需要一时的底气、自信,更需要成为一种常态。”近年来,温岭法院坚持“不是为了公开而公开”的理念,拓展司法公开渠道,最大限度地让公众参与审判、感受司法民主,努力让司法公正以“看得见、摸得着、可感知”的方式实现,成为该院司法公开的“新”常态。温岭法院2012年被最高院授予全国法院司法公开示范单位,先后两次被省高院授予“阳光司法优秀法院”,并在去年省阳光司法指数测评中保障机制测评分数居全省第三。

新尝试

刑案“空中审判”进行时

9月8日上午,温岭法院第八审判庭开庭审理一起适用简易程序的盗窃案件。

“陈某,今天法院对你盗窃一案进行公开开庭审理,全程将录音、录像,你是否清楚?”法官对屏幕上的陈某发问。“听清楚了!”陈某的声音从温岭看守所清晰地传了过来。

这不是拍电影,而是一种通过网络视频技术实现庭审的新型“空中审判”模式。自2010年起,温岭法院就已开始启用远程视频审理刑事案件。

与押送被告人到庭的审理一样,视频庭审的程序一个都没少。20分钟不到,案件审理完结,法官当庭宣判,陈某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之后,书记员将笔录通过网络传送到看守所,由法警打印后交由陈某核对签字。

“像这类案情简单的刑事案件,20分钟就可完成提押、案审、还押,不仅审判便捷了,而且司法成本低了,安全系数也高了,这给司法审判带来的效益是显而易见的。”负责主审的应荣辉法官直言。

今年以来,温岭法院共审结刑事案件1231件,排名全省法院系统第四、台州法院系统第一。其中,采用视频审理方式的有551件,占刑案办结总数的44.76%。与传统的现场审理方式相比较,共计节约押解、值庭警力达800余人次。8月,温岭法院又被台州中院确定为部分刑事案件利用视频系统开庭审理的首个试点单位,并得到台州市委领导的高度肯定。

“从效果来看,远程视频开庭画面、声音基本同步;从司法实践上来看,国外法院也在推广这种模式。建立‘数字法庭’既能保障正常的司法程序,也能清楚地向公众展示证据,符合最高院提出审判公开化的要求,是很好的审判方式,应该大力推广。”一名观摩过远程视频开庭的市民不禁感慨道。

目前,温岭法院已得到财政专项拨款,用于建设看守所远程视频提审室和配置标准看守所远程视频审理系统,以实现提审、庭审、宣判等诉讼活动的远程同步,从而提升阳光司法指数,推进司法公开,提高审判透明度。

新举措

流动“110”走进百姓间

9月11日下午刚上班,温岭法院的“流动110”又出动了,大溪法庭副庭长陈泳滨一行3人前往一企业调解一起劳资纠纷。与以往不同的是,该流动调解车就地审理、就地解决企业纠纷。这是温岭法院秉着“深入群众、方便群众、服务群众”的根本宗旨,打造的一个全新的便民、利民、亲民、爱民的司法平台。

14点30分,当流动调解车开进厂区时,小赵和他的代理人早已等在厂门口了。这是一起颇具代表性的劳资纠纷。厂方代表对陈泳滨的到来并不感到意外。此前,陈泳滨已多次上门做厂方的工作了。

从表面上看,这是一起争议标的额不到1万元的小纠纷。在厂里工作了5年半的小赵因腰肌劳损提出要休病假,但却无法提供医院出具的疾病证明书,厂方拒绝了他的请求,并按照厂规,以他故意旷工3日决定予以开除。

在双方“谈判”的室内墙上,贴满了企业所有的厂规和流程,可谓“家法严明”。厂方代表坚持称,无规矩不成方圆,职工没有过硬的医疗证明而不到岗,违反厂规就应处分。老总担心一旦开了赔偿的先例,其他职工会效仿。小赵则强调,他在医疗期间被开除,厂方应加倍支付赔偿金。原来,企业之所以建立如此严格的规章制度,主要是因为建厂之初类似纠纷频发,官司老是败诉后,企业接受了法官的建议从而健全了厂里的规章制度,现在这类劳资纠纷少了好多。

调解一时陷入僵局。“小赵在这里工作了5年半,对厂里还是有感情的。”这时,陈泳滨从人性化的角度向厂方提出建议,“厂里也应该尽量拿出诚意和具体赔偿方案,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使条款更富人情味”。

……

一次一次诚恳相待,任是石头也会有焐暖的时候。厂方终于松口了:“看你们多次来给我们解决问题,我们真的明白了,愿意支付了。”在陈泳滨的努力下,小赵与厂方的纠纷终于和谐化解了。

自“流动110”设立以来,法官们活跃在最基层,围绕在群众周围,采用流动审理或调解的案件有270余起,调解与撤诉共260余件,平均结案天数为15天,“足不出户就可解决,细微之处颇见情怀”,将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群众之间、群众与群众之间的矛盾化解在村头厂区,以情换心,撒播法治精神。

新基地

小大人来上法律课

“以前觉得法院很吓人,现在来了,觉得法院是个是非分明的地方。”温岭市方城小学的小林说。9月3日,他随着老师和同学走进温岭法院,亲历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开庭”和法律小讲堂。

“觉得很兴奋,也很荣幸。”作为“审判长”,这位有点壮实的小男生说话和姿态都是有板有眼的,还真有点法官的威严。“看到嫌疑人带着手铐站在被告人席上显得十分无力,真是替他们不值;也希望大家都能做好公民,不做违法犯罪的事。”

温岭职技校的周老师说,以前都是法官到学校去做讲座,“原来的讲座比较抽象,模拟法庭更生动,可以让孩子们对审理过程有更深的了解,孩子们觉得很新奇,是很有意义的实践活动。”

温岭法院少年庭庭长王若胜曾多次参加走进校园的讲座,对于邀请学生来法院的开放日,他表示:“从去年温岭市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成立后,已经开展16次了。”

去年11月5日,由温岭市普法办、司法局、教育局、人民法院联合主办的温岭市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在温岭法院揭牌,这标志着台州首家融普法宣传、教育挽救、预防犯罪等功能于一体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在法院正式投入使用。

该基地充分发挥法院的资源优势,每月面向全市青少年安排一次法制教育活动,通过参观法院立案、审判、羁押等场所,旁听庭审,观看宣传片,以案说法,主题法制教育,法律咨询等形式,进一步推进温岭市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为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起到积极的作用。

“通过法制课,让学生们了解‘法律原来是这么回事’。通过开放日,让学生们近距离了解法院,了解法官是做什么的。”王若胜说:“在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的活动中,我们会针对不同年龄层的孩子,选择常发事件作为旁听或模拟法庭等活动的案例,因为直击心灵的教育往往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相信孩子们能比以前更加了解法律,遵守纪律。”

新监督

人大“CT扫描”法官绩效

在公众的视野里,法官总是端坐在高堂之上,人们常以仰视的目光看之。法官履职是否到位?案件裁判是否公正?群众对法官的工作是否满意?……温岭市人大常委会为保证法官独立行使职权,规范法官正确行使职权,促进司法公正,决定通过规定的程序和方式,对由其考察任命的法官进行“全面体检”、“CT扫描”,透视法官履职实况,在国内率先开启地方人大对法官绩效评估的实践探索。

法官绩效评估工作安排了8种调查形式,除了向法院了解被评估对象的情况,还要听取被评估法官履行职责情况的报告;组织全院干警对被评估对象进行民主测评;采取座谈、走访等形式,向政法委、检察、公安、纪委(监察局)、信访局及部分人大代表、人民陪审员、律师、案件当事人等了解被评估对象的有关情况;组织人大代表、村居干部到各被评估法官居住的村居、社区开展明察暗访,深入了解“8小时外”的业余活动情况;抽查、阅看被评估对象近3年主办的案卷,旁听被评估对象主办案件的庭审等。

温岭法院民三庭庭长戴晶淼是2013年接受市人大常委会绩效评估的6名法官之一。得知评估小组给出“工作以身作则、吃苦耐劳,但是比较安于现状,开拓进取精神不足”的意见后,他诚恳地说:“通过这次绩效评估,使我认识到自身还存在很多不足,特别是在法庭管理上比较松懈,存在不狠、不力、不到位等问题……”一年过去了,温岭法院6名被评估对象正确对待、真心配合绩效评估工作,对评估中反映的重点和突出问题逐条对照检查,研究落实整改措施,及时反馈整改。

【人大代表评述】

省人大代表、浙江台温律师事务所律师柳正晞:

司法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把司法权的运行过程公开于“阳光”之下,以“看得见、摸得着、可感知”的方式实现。近年来,温岭法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积极的尝试,让群众了解法院、了解法官,使司法公开成为赢得社会公信的新常态。

身为律师,我对温岭法院的司法公开工作有着更直观的感受:刑事案件“空中审判”,为审判创造便捷新渠道,节约了审判资源,提高了审判效率;流动“110”矛盾纠纷就地化解,达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作为台州首家在法院设立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通过开放日、模拟法庭等形式,使青少年提高了学法、守法的自觉性;在展示司法活动的同时,法官们也接受了人大的“CT扫描”,透视履职全貌,听取人大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工作。我觉得,这一系列举措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提升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当事人讼累。

[责任编辑:陆然]
相关报道

·浙江:永康法院践行司法为民
·浙江乐清法院要求过问案件“全程留痕”
·浙江:鄞州法院分段式执行一年 成效明显
·浙江:海宁法院着力创建“无讼村”
·浙江:宁波市中级法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浙江常山法院设全市首个“法警大队警务室”

·浙江常山法院设全市首个“法警大队警务室”
·浙江:宁波鄞州法院创新审判方式护航“五水共治”
·浙江:法院官微开设“老赖”曝光台
·浙江法院重拳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浙江法院重拳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浙江海盐法院司法惠民便民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