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22日16时40分,全国法院新收案件34790件。其中,当日收案排名第一的是江苏法院,当日结案排名第一的是浙江法院。”在近日召开的第二次人民法院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法制日报》记者通过人民法院数据集中管理平台看到这一数据。
最高人民法院审委会专职委员刘贵祥介绍说,目前,该平台已实现最高法与各高级法院之间的同步更新。全国四级3504个法院(不含67个军事法院)中,2750个法院新收、已结(无文书)数据5分钟更新一次,2430个法院新收、已结(含文书)全部案件信息每晚更新一次。
记者了解到,随着法院信息化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不少法院实现从立案、审判到执行“一网打尽”。每个数据都有迹可循,每步操作全程留痕,任何人无法搞猫腻。
微信扫一扫,法院在身边……信息化给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人民法院带来巨大变化。
“每份案件受理通知书,都会自带案件查询号。诉讼服务中心受理案件后,纸质起诉书还留在立案庭,电子版已经到负责案件审理的法官处了。”七里河区法院院长赵新宇说。
从2013年起,七里河区法院全面实行网上办案。所有案件全程动态跟踪,实现网上同步立案、审批、录入、扫描、归档。
法院信息化建设以互联网思维为指引,为司法为民和司法公开公正提供了无限可能性。当事人不用到法院,不用找法官,就能随时随地了解案件审判进程中的每一个节点。
记者获悉,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开通全省三级法院一体化公开、一站式服务的浙江法院公开网,同步运行移动微网站,实现把司法公开全流程和诉讼服务全过程“带进家门,装在口袋,拉进朋友圈”。
据介绍,重庆法院数据云中心强力推行同步录入、同步扫描、同步审批。审判数据即时生成、全面准确,审理者裁判的同时,确保审理过程透明、审理环节留痕。目前,云中心审判数据每3分钟自动更新一次。
“甘肃全省法院完成四级专网建设,实现无盲点覆盖,案件信息数据及时上传。”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网络信息处负责人商成林表示,信息化是审判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技术支撑。
今年上半年,甘肃法院受理案件106438件,同比增长15.33%,审结81766件,同比上升13.68%;全省审判执行公正、效率、效果指标,均达到近3年最佳值。
2014年7月28日,位于海拔4000米以上“生命禁区”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重大刑事案件。该案的庭审实况、电子卷宗同步传输到1000多公里外的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内网,相关负责人实时对庭审活动进行指导。
据悉,截至目前,四川211家法院、762个人民法庭全部实现四级专网互连互通,网上同步办案和案卷动态传输、庭审直播点播,省高院及22个中院全部建成执行公开网站。
浙江法院实现裁判文书从制作、隐名、纠错、网上发布一体化管理。截至今年7月31日,累计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120余万篇。
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区、市)实现辖区内三级法院生效裁判文书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公开。
随着全国法院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三大司法公开平台建设推进,信息公开的主动性、及时性和准确性不断增强。
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陈彬表示,通过执行信息公开平台,公众可查询执行立案指南、执行风险提示、失信被执行人等信息。当事人可随时了解案件执行进展,查控财产的信息也会自动告知当事人,让当事人进行监督,大大促进了执行的规范性。
甘肃高院执行指挥中心是全省执行案件的集控中心和执行力量的指挥中枢。24条专线联通公安、国土、工商、房管、税务等联动部门和在甘所有金融机构,实现被执行人银行存款、不动产、股权等财产线索高效查控和被执行人活动轨迹及时掌握。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通过专线、网络迅速发送到各个联动单位,可以限制其经营、置产、借贷、高消费,共同实施惩戒。”商成林说。本报记者袁定波
·福建厦门市集美法院创立全国首个“无讼医疗区”
·全国法院3年惩处1.4万余名侵害未成年人罪犯
·湖南郴州中院在全国中级法院率先设立环境资源审判庭
·湖南郴州中院在全国中级法院率先设立环境资源审判庭
·陕西富县法院积极学习贯彻全国全省人民法庭工作会议精神
·全国2866个法院开通官方微博接地气涨人气
·全国2866个法院开通官方微博接地气涨人气
·全国2866个法院开通官方微博接地气涨人气 微直播法官办案品味原汁原味司法
·河南温县法院北冷法庭被评为全国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进集体
·首届全国法院系统科尔沁书画展近日举行
·首届全国法院系统科尔沁书画展举行
·全国法院在民事审判中狠抓涉军维权司法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