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河南:全省政法机关执法满意度调查 宁陵县法院居首

2014-08-28 16:45:4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河南长安网 

   近日,从河南省委政法委传来喜讯:在全省平安建设公众安全感和政法机关执法满意度调查中,宁陵县法院以满意率93.38%的优异成绩位居全省158个县(市、区)基层法院第一名,这是我市政法机关历年来获得的最好成绩,这也是该院强化“精审判、强管理、重服务、树品牌”理念,紧紧围绕为人民司法的主题,狠抓为民宗旨,实行一系列便民为民利民举措所取得的丰厚的回报。

  立足于铸造一张服务名片,打造一个法庭品牌,深化一个审判理念,全面提升司法服务水平,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温暖,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尊严,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是宁陵县法院新一届党组一直以来的工作目标和价值追求。

  一张名片:立案信访,释放人文关怀

  立案接待窗口是当事人和法院接触的前沿,诉讼服务中心便是法院传递给群众的第一张“名片”。有时,它一个小小的创新,一个不起眼的改变,一项细微的便民举措,都能为当事人带来方便,让当事人不再感觉法院的高高在上和司法的冰冷。

  今年以来,该院以加强诉讼服务为抓手,升级改造功能设施,积极落实错时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和服务承诺、限时办结、首问负责等制度,能一次办好的事情,不要让群众跑第二趟,坚决防止群众到法庭办事“跑断腿、磨破嘴”而又“办不了、办不好”的问题,坚决防止人为地设置门槛、刁难群众等问题,培育当事人对司法的良好的“第一印象”,让立案小窗口变成为民服务大舞台。该院立案诉讼服务中心连续两年被市中院授予“优秀立案窗口”,连续5年实现立案“零错误”、“零瑕疵”。

  群众利益无小事,为民服务在细节。该院积极打造精细化服务窗口,创建了具备导诉接待、立案审查、立案调解、救助服务、查询咨询、材料收转、判后答疑、信访接待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诉讼服务中心。配备了当事人休息座椅、医疗急救箱、大厅电视、书写桌椅、饮水设施、擦鞋机等便民服务设施,提供笔墨纸张、复印、电话、老花镜、传真、电脑、便民wifi等便民服务平台,为当事人诉讼提供更具亲和力、更显人性化的服务。设置无障碍诉讼通道、残障人士卫生间,让身体不方便诉讼当事人真切感受到司法的人文关怀。印制举证须知、诉讼风险提示、诉讼文书样式、司法救助规定、诉讼费收费标准及诉讼费减、缓、免规定等诉讼指导材料,在电子显示屏进行滚动播放有关内容,让当事人对法律“注意事项”一目了然,了解诉讼后有可能出现的各种结果。

  为和群众之间搭建无障碍“连心桥”,该院在诉讼服务中心显要位置公开包括院长在内的全院法官的姓名、职务、所在庭室,手机联系方式、办公室电话号码等,放置笔和纸张,方便群众记录,并安排一名专职人员帮助不认字的来访人员查找记录。通过公开法官手机号码,当事人和法官可以随时“直接对话”,解决了群众在诉讼和信访中反映的“不知道该找谁、怎么找、在哪找、所找的人到底是干什么的”等问题。

  “商场有导购员,法院也要有导诉员”。该院负责人王宏伟说,“让每名法官轮流值班,既能亲身体验群众打官司的不易,又能有针对性地引导群众诉讼,为诉讼当事人提供尽可能更专业的司法服务 ”。该院在诉讼服务中心专门设立导诉台,每个工作日由各庭室人员轮流值班做导诉员,负责来院人员的咨询和引导,为群众提供便捷、文明、周到、“零距离”面对面的服务。“小小导诉台集值班接待、法律咨询、释法答疑、诉前调解、材料收转等各项功能,进一步深化司法为民理念,方便服务来访群众,在法官和群众之间建立起”直接见面“的联系通道,解决法官难找、难见的问题,值得点赞。”一名律师如是说。6月份以来,共有50多名法官来到导诉台,服务群众200多人次,接受各类问题咨询500多个,群众对法院干警的满意度有了明显提高。

  一个审判理念:家事审判,清官巧断家务事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每年激增的婚姻家庭、继承、赡养案件、邻里纠纷案件,严重影响了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为积极面对和切实解决这一难题,展现司法柔情,3月17日,宁陵县人民法院成立了全省首家“家事审判合议庭”,标志着该院在司法为民、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方面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合议庭将离婚纠纷、赡养纠纷等10类因家庭矛盾纠纷引发的案件列为家事审判合议庭受理的案件范围,在审判庭的场景布置上,该院将突出浓厚的家庭氛围,采取“圆桌式”布置,用“丈夫”、“妻子”、“儿子”、“父亲”、“母亲”等温暖的家庭成员角色称谓取代了原告、被告、第三人、证人等专业法律术语。

  文化也是生产力,文化也是化解矛盾的营养剂。该院家事审判合议庭以文化为助力,积极开展“孝文化”、“家文化”等亲情文化教育,悬挂亲情文化图展、发放亲情文化书籍、观看亲情文化短片,“百孝图”、“二十四孝故事”、名言、诗歌、典故,时时彰显“家为本、和为贵、孝为先”的核心价值观,处处营造父子情、姐妹情、夫妻情、邻里情的文化氛围,有效促进了赡养、婚姻等家事纠纷化解,截至目前,家事合议庭诉前调解案件35余件,诉讼调解率90%以上,即便以判决方式结案的,也改变了过去因离婚等家事矛盾纠纷双方恶语相向的局面。该县县委书记、县长李振兴到法院调研时指出,法院的这一自选动作,主动作为,为辖区的稳定和谐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一个品牌:张弓法庭,把司法温暖驻入人心

  它,所办案件精益求精,连续10年,无涉诉信访案件、无负面舆情;连续10年,案件调撤率均在80%以上;连续10年,无超审限案件。2013年,它共立案183件,审结177件,结案率96.72%。其中调解77件,撤诉66件,调撤率80.6%。它,斩获荣誉不胜枚举,先后被省法院授予“四最法庭”(最文明、最公正、最讲理、最廉洁)、并记“集体二等功”,被商丘市委政法委评为“商丘市十佳政法单位”,2014年7月,又被省法院授予“全省十佳优秀人民法庭”荣誉称号……它就是宁陵县人民法院张弓人民法庭。

  “谢谢你们,常言道,人以和为贵,对簿公堂难免伤和气,僵持了这么多年,真是不应该,多亏了张弓人民法庭法官们的耐心调解,才使得原本是一家人的我们握手言和。”今年6月29日,一起纷争吵闹了几年的路家两兄弟道路通行相邻纠纷案件,在张弓人民法庭法官启动“四级调解”机制后,承办法官邀请乡、村干部先后12次到被告家中耐心做工作,当事人终于冰释前嫌,多年的恩怨终被化解。这是张弓人民法庭“四级调解”的一个缩影。

  在总结多年调解办案经验的基础上,张弓人民法庭还结合实际探索出一套成效显著的“四级调解”及“调判分离”模式,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调解经”。

  一张巨大的四级调解网格把整个辖区的调解力量囊括在内,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调解的人,网格伸到哪,矛盾就排查到哪……亲情调解法、上门调解法、倾听调解法、换位调解法……正是这一系列高效而温馨的调解方法,才使得张弓人民法庭深受百姓的信赖,法官们也备受尊敬,高质高效的案件社会效果绽放了和谐之花。

  巡回审判,“把法庭搬到家门口”,已成为张弓人民法庭最常用的工作方式。一辆车,一摞档案,两三个人,颠簸的小路,几十分钟的路程,认真地倾听,耐心地调解。如今,乡村院落,田间地头……都能见到张弓人民法庭法官们的身影。有时候,大树下、一张桌子,两张椅子就是一个简易的审判庭。“巡回审判,虽然辛苦了我们,但方便了大家。调解好了,矛盾就少了,矛盾少了,社会就和谐了。所以,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说起巡回审判这种有些“麻烦”的审判方式,该庭庭长张亮乐呵呵地说。

  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孙同占在张弓人民法庭调研时指出,要大力推广开展巡回审判活动,让“流动的人民法庭”使老百姓打官司更省心、更省力、更省时、更省钱,张弓人民法庭的经验做法就很好,很有效果。

  服务就是民生,点滴汇聚服务。张弓人民法庭始终把司法为民,便民利民的宗旨入心入脑入行,把司法服务延伸到群众身边。一块写明去向和温馨提示的小黑板,一杯冬令祛寒、酷暑解渴的绿豆汤,一田左邻右舍“共享”的小菜园,一个充满家庭温暖的调解室……一个小报栏,也许能解决你煎熬等待,同时让你学习到法律知识;一图诉讼流程司法救助告知,也许解决了你不知道如何立案的苦恼,纾解了你正为诉讼费忧愁的眉角;一本法律风险告知小册子,也许解决你一筹莫展的法律难题,让你做到了防患于未然;一处便民服务台,也许解决了你想见的人,明白了想咨询的事……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宁陵县法院坚信:群众工作做好了,我们的各项工作就有了取之不尽的动力和源泉,就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我们的事业就有了保障。

  一个司法为民的托举,愈发有力。

[责任编辑:陆然]
相关报道

·河南省委政法委举办第九期法治河南讲座
·河南政法委书记出席省法院领导班子“回头看”专题民主生活会时要求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河南政法委:把整改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
·河南政法委:建好班子带好队伍不断开创政法工作新局面
·河南: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领导管理政法工作
·河南政法委书记:以典型为榜样努力打造“四个河南”

·河南政法委书记:以典型为榜样努力打造“四个河南”
·河南许昌政法委书记:夯实基层基础深化平安建设
·河南:第一期全省政法领导干部培训班圆满结束
·河南省政法委书记: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推进平安河南建设
·河南濮阳政法委书记:提升技防水平健全考评体系
·河南洛阳政法委书记:运用法治思维明确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