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法治建设

从“三个月”到“六个月”:行政诉讼法修改拟延长诉讼期限

2014-08-26 09:33:0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8月25日电(记者 陈菲、罗沙)25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二次审议稿,拟对行政诉讼期限适当延长。

  根据现行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适时25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修改情况汇报时说,有些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地方、法院和社会公众提出,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只有三个月,当事人很容易因超过起诉期限而失去请求人民法院救济的权利,应当适当延长起诉期限。

  “较多案件因当事人超过3个月的起诉期限而被法院挡在门外。”作为兼职律师,北京大学教授姜明安深有感触。他说:“这种情况因最高人民法院的两条司法解释而有很大缓和。其一,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没有告知当事人诉权的,期限可延至两年;其二,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没有通知当事人,当事人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的,期限可延至五年,涉及不动产的,期限可延至二十年。”

  综合各方意见,二次审议稿将起诉期限“三个月”延长到“六个月”。此外还规定“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从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从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这既有利于保护当事人诉权的实现,又不至于过分影响行政效率。”姜明安解释说,行政诉讼不同于民事诉讼,作为诉讼客体的行政行为很多涉及社会公共利益或国家利益,如果相应社会关系过长时间不稳定,可能造成社会公共利益或国家利益过大的损失。因此,六个月的规定比较合适。

[责任编辑:王春圆]
相关报道

·全国人大常委会再审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
·修改行政诉讼法的基本遵循
·聚焦行政诉讼法修改"红头文件"违法时怎么办
·行政诉讼法最该修改的是管辖
·聚焦行政诉讼法修改:行政诉讼该不该调解
·行政诉讼法修改:剑指立案难 扩大民告官范围

·行政诉讼法修改:剑指立案难 扩大民告官范围
·行政诉讼法修订助推法治中国
·[视频]行政诉讼法修正案:提高诉讼效率
·全国人大常委会分组审议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
·专家眼中的行政诉讼法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