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云南省公安厅:释放公安“正能量”

2014-08-21 10:47:4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云南长安网 

  近年来,云南省公安厅新闻办公室(省公安厅政治部宣传处)按照“抓基层、打基础、转观念、建机制、带队伍、求突破”的工作思路,紧贴“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把公安新闻宣传部门打造成为一个重要的警务实战部门”的目标要求,从抢占新闻宣传阵地、创新工作机制、整合新闻宣传资源等方面着手,着力打造出了一个集报刊、广播、影视、网络、移动通讯终端等多平台、全方位、立体式的“云南警方”集中宣传品牌。经过几年的努力,“云南警方”这一新闻宣传品牌的优势日益显现,在正面宣传、负面舆情掌控、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及先进典型推树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逐渐成为云南警方对外宣传公安工作,展示队伍形象,释放公安机关“正能量”的重要窗口。

  (一)抢占新闻宣传阵地,努力打造集中宣传品牌

  为做好新形势下的公安新闻宣传工作,2010年以来,省公安厅新闻办在准确把握当前新闻传播特点、规律的基础上,有效整合新闻宣传资源,主动探索新媒体属性特点,积极抢占和筑牢各类新闻宣传阵地,先后与省内报刊、杂志、广播、影视、网络、微博、微信、微视、移动通讯等各类媒体单位和平台运营商进行深度战略合作,努力打造“云南警方”集中宣传品牌。

  一是成功打造“七报一刊”新闻宣传平台。2010年以来,省公安厅新闻办先后与《民族时报》、《云南法制报》、《云南政协报》、《云南信息报》、《都市时报》、《生活新报》、《民主与法制时报》、《法制与社会》杂志社等报刊媒体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由上述媒体免费定期提供固定的版面宣传公安工作,先后合作开办了《民族时报·云南警方周刊》、《云南法制报·公安专刊》、《云南政协报·聚焦警方》、《云南信息报·云岭警讯》、《都市时报·警界传奇》、《生活新报·警案故事》、《法制与社会·云南警方》杂志等专版、专栏或专刊,形成几乎覆盖省内主流传统纸媒的“七报一刊”宣传平台。实现了从周一到周六都有公安专版、专刊推向社会和公众。及时传递了厅党委的声音,展现了各条战线公安民警良好的精神风貌。截止目前,共编辑出版《云南警方周刊》190期、《云南警方杂志》29期,其他合作媒体编辑出版公安专版400余个,充分发挥了舆论喉舌作用。

  二是不断巩固提升影视新闻宣传阵地。省公安厅新闻办依托云南电视台驻省公安厅记者站,遵循影视新闻宣传规律,充分整合全省公安影视新闻宣传资源,积极与云南电视台建立良性合作,努力争取各栏目和频道的支持,积极主动做好相关栏目的升级改版工作。自2004年以来,云南省公安厅新闻办公室与云南电视台公共频道(6频道)合办的《警方行动》和《警方视讯》两个固定栏目,深受广大电视观众的好评。为进一步提升公安影视新闻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2014年1月,省公安厅新闻办与云南电视台都市频道(2频道)联合推出了资讯类专题节目——《云南警方》,该栏目每周一期,以公安新闻资讯为主,集中展现了公安机关在各条战线上打击犯罪、服务群众的风采。截止目前共播出了29期,该栏目自开播以来,收视率一直稳居云南电视台各自办栏目前列。2014年6月,省公安厅新闻办对在云南电视台公共频道(6频道)播出的《警方行动》专题节目进行改版升级,在该频道重新独立推出一档全新的警方电视栏目——《警界线》,该栏目由15分钟的常态专题节目和5分钟的安全防范知识节目组成,同时担负了传播公安新闻资讯和法制宣传教育功能。该栏目一经推出后,收视率一路攀升,目前在公共频道的收视率名列前茅,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高度关注和欢迎。当前,省公安厅新闻办在影视宣传方面,已形成天天有新闻、每周有专题、每月有节目上央视、每年有大批优秀电视节目获奖的良好宣传效果。

  三是创新推出广播访谈精品栏目。2011年以来,省公安厅新闻办与云南人民广播电台联合推出时长1小时的专题直播访谈节目《午间关注·云南警方在线》,每周二播出一期。栏目内容紧扣全省公安工作集中宣传选题,围绕公安中心工作、阶段性专项行动及群众关心、关注的话题,邀请和组织相关部门和州(市)、县(市、区)公安局、公安基层科所队民警及社会公众走进直播间,与听众进行互动交流。迄今,已推出专题访谈节目122期,由于节目内容紧贴群众生活,开播以来一直受到广大听众的好评。

  四是及时抢占新媒体阵地。2011年,省公安厅新闻办成功创办“云南警方手机报”,开创了全国省级公安机关创办移动新媒体的先河,截止目前,云南警方手机报拥有用户6万余人。同年6月,又先后在腾讯、新浪、人民网开通了省厅官方微博——云南警方微博。截止目前,云南警方腾讯、新浪、人民网官方微博的粉丝数已分别达38万、97万、25万。2014年1月,在腾讯网发布的《2013政务微博年度报告》中,“云南警方”微博在全省政务微博中位列第二,云南警方微博分别荣获“先进应用奖”、“政务公开奖”、“政务创新奖”等奖项。2014年,随着微信业务的迅猛发展,为进一步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抢占新媒体宣传阵地,省公安厅新闻办决定对新媒体资源进行整合提升,进一步做大做强新媒体宣传平台,于4月25日在全国公安机关首创推出集警务微博、微信、微视新媒体平台为一体的“云南警方三微发布大厅”,该大厅由“云南警方”微博、微信、微视三个新媒体平台和全省公安机关警务微博群、微信群、微视群及网上便民利民服务平台构成,首创公安机关警务信息联合发布、整合服务、聚合发展的新媒体运维工作模式。“三微”发布大厅的成功推出,进一步完善、提升了“云南警方”新媒体宣传平台的服务功能和影响力,目前云南省公安厅在新媒体宣传方面已形成了以“云南警方网”、“云南警方手机报”、“云南警方微博”、 “云南警方微信”、“云南警方微视”为主体的新媒体新闻宣传体系。

  五是积极构建和谐警媒关系。2010年以来,省公安厅新闻办每年通过组织警媒联谊、座谈交流、集中宣传、深入基层采访等形式,与中央驻滇、省内50余家新闻单位开展良性互动和业务交流,有效促进了警媒关系的进一步融洽及新闻宣传合作的深化提升,对常态化开展公安工作的集中宣传也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每次集中宣传开展过程中,省公安厅新闻办除邀请省内媒体深度参与外,还主动将相关宣传材料发送至人民日报、新华社、人民网、法制日报等中央级主流媒体,积极争取全国性主流媒体的支持。同时,依托人民公安报社驻云南记者站,围绕集中宣传选题,深入采访报道,并积极在人民公安报宣传报道。据统计,每年在人民公安报刊发新闻稿件300余篇,专题报道近20余个,上稿数居全国公安机关前列。中央及省内主流媒体的加入,对打造“云南警方”集中宣传品牌起到了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

  (二)创新工作机制,夯实工作基础

  近年来,围绕打造“云南警方”集中宣传品牌、努力提升公安新闻宣传效果这一目标,省公安厅新闻办先后探索建立了一系列工作机制,从制度上对集中宣传品牌的打造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一是建立全省公安集中宣传选题策划制度。省公安厅新闻办以月度为单位,根据当前公安中心工作和全省公安机关重大工作部署、重大活动开展、重大典型选树等情况,结合全省公安新闻宣传工作实际,固定在每月最后一周的周三,组织相关人员召开集中宣传选题策划会。会议对全省公安机关上报的新闻宣传选题进行认真研究和策划,经过大家充分酝酿和讨论后确定下月全省公安新闻宣传重点选题,使之作为“云南警方”各媒体平台并联动各家社会媒体进行立体式集中宣传的具体内容。确定选题后,省公安厅新闻办会及时向各州(市)公安局新闻宣传部门和厅直各单位通报选题确定情况,并要求相关单位作好进行立体式集中宣传的各项准备工作。这一制度的建立,有效整合了全省公安新闻宣传资源,既突出了宣传重点,又保证了正面宣传工作得以常态化开展。

  二是建立考核激励机制。为提高集中宣传选题的质量,突出宣传效果,省公安厅新闻办将各单位上报选题情况纳入新闻宣传考核,对上报质量较高、且被确定为次月集中宣传选题的单位,在年终考核时进行适当加分。此举进一步提高了各州市公安机关对集中宣传工作的重视程度,充分调动了各级公安机关参与“云南警方”立体式集中宣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每次集中宣传开始前,各州市公安机关一方面积极上报新闻宣传选题,另一方面及时派出相关领导到昆明,走进广播、网络、微博、微信、微视访谈直播间,与媒体记者和听众、网友进行互动交流,推介各地先进工作经验,推出各地好人好事,加大对本地、本单位工作亮点的宣传力度。

  三是明确集中宣传时限。集中宣传选题确定并做好充分准备工作后,省公安厅新闻办会在每周二围绕宣传主题,组织媒体对被选定对象进行立体式集中宣传。从每周二上午走进直播间的云南广播电台“午间关注·云南警方在线”直播开始直到月末,“云南警方”报纸、杂志,省厅互联网门户网站、省厅官方微博、微信、微视、手机报、电视栏目等多个媒体平台紧紧围绕既定的宣传选题,并借力中央、省市主流媒体一起发力进行集中宣传。大规模、全方位、立体式的集中宣传,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这种立体式、常态化的宣传模式受到了媒体和有关媒体研究机构的高度关注。

  (三)集中优势释放正能量

  自2011年6月以来,省公安厅新闻办依托不断完善的“云南警方”集中宣传品牌,每周二“以广播电台、网络、微博、微信、微视专题访谈为引领、其他多种宣传方式同步跟进”的集中、立体宣传模式已逐渐成熟,形成了常态化推树先进典型的新闻宣传工作机制,使正面宣传和典型推树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成效倍增,最大限度释放了公安机关“正能量”。

  一是突出了公安工作亮点。集中宣传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宣传公安工作亮点。无论是突发自然灾害中的抢险救援,还是重大案(事)件的侦破、处置,集中宣传都及时跟进,对公安机关的各项重点、亮点工作进行集中宣传。如2012年“6·26”国际禁毒日期间,省公安厅新闻办在全省组织开展了“6.26”国际禁毒日系列集中宣传活动。一方面协调省内外多家重点媒体分赴全省各地对公安禁毒工作进行大规模的报道采访十余次,组织采写了云南公安禁毒“十个第一”,在《人民公安报》刊发专题报道12篇;另一方面推出专题广播访谈节目3期、八集电视专题节目《禁毒使命》,手机报、微博等也同步跟进进行大规模宣传,充分展示了云南公安禁毒工作亮点,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受到厅党委的高度肯定。2011年以来,省公安厅新闻办共组织开展了有电视、广播、报刊、网站、微博、手机报等各类媒体深度参与的集中宣传报道100余次,有效组织策划省“两会一节”安保、“10·5”湄公河案件侦破、全省公安机关依法使用武器警械专项训练活动、全省公安机关“全民禁毒宣传月”、南博会安保、泥石流及地震抢险救灾等一系列大型活动的集中宣传,及时传递了公安机关的“正能量”。

  二是助推了公安先进典型推树工作。省公安厅新闻办以云南警方这一宣传品牌为引领,以立体式集中宣传模式为依托,近年来先后成功推出杨文学、朱绍平、王崇龙、桂镜洪、柯占军等一批全国知名的公安英雄和爱民模范,总结推广了孟连县公安局“七步工作法”群众工作经验、香格里拉县公安局尼旺宗派出所“亲情式服务”群众工作经验、开远市公安局“雨露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经验等一批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的先进典型经验。这种立体式、常态化集中宣传工作机制的建成,有效助推了我省公安机关先进典型推树工作,为推出更多公安先进典型、先进经验提供了强有力的平台支撑和制度保障。

  三是强化了舆论引导工作。近年来,省公安厅新闻办主动适应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格局、社会舆论生态环境和公众参与方式的深刻变化,与时俱进地提升理念、创新机制,切实提高了新媒体时代公安机关的新闻宣传能力、舆论引导能力和群众工作能力。打造“云南警方”集中宣传品牌的目的之一,就是掌握话语权,强化舆论引导工作。从近年来的工作实践看,立体式集中宣传机制的建立,为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在涉警舆情处置、舆论引导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12年9月,随着“10·5”湄公河惨案的成功侦破,司法机关依法对糯康等犯罪嫌疑人进行公开审判,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其中大部分舆论是支持司法机关依法严惩犯罪嫌疑人的,但也有一小部分质疑司法机关的声音,尤其是一些质疑公安机关侦破工作的杂音,给公安机关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针对这一情况,省公安厅新闻办在省委政法委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帮助指导下,组织梳理了《“10·5”案件对外宣传亮点》、《“10·5”案件典型事迹》等材料,并通过开展大规模的集中宣传,及时还原了案件真相,再现了公安机关在案件侦破过程中为民请命、伸张正义的种种艰辛与努力。通过集中宣传,压倒了质疑的声音,增进了人民群众对案件的了解,从而赢得了社会公众对公安机关的理解与支持,为整个“10·5”案的顺利结案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事实证明,“云南警方”集中宣传品牌的打造,能在第一时间回应社会关切,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知情权、监督权,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公安新闻宣传工作的传播力、公信力。

[责任编辑:王春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