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我们每个法制宣传主题板块上面,都有执法单位的监督电话,市民发现身边有违反相关法律的行为,可以直接打电话投诉。”8月19日,焉耆回族自治县司法局局长海力力·买合木提津津有味地介绍。记者看到,该县法制宣传一条街以LED屏为主导,建立了视觉直观、各具特色、功能互补的“三位一体”联系群众平台,39个行政执法单位的相关法律内容和监督电话一目了然。
阳光劳动力市场创新普法形式
8月19日,自治区流动人口法制宣传教育现场会在焉耆县召开。自治区司法厅党委书记张云在会上强调,全区各司法行政系统要以焉耆现场会为新起点,推动流动人口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扎实开展。当日,与会代表参观了焉耆县阳光劳动力市场。
来自喀什地区的外出务工人员托合提说:“我在焉耆县打工两年了,阳光劳动力市场为我们提供了吃住行一条龙服务,我每年都能挣3万元。”
据了解,2012年,焉耆县按照“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管理”的运作方式,成立焉耆县阳光劳动力市场管理有限公司,建成占地22亩的“阳光劳动力市场”,划分为宿舍、食堂、浴室、图书室、幼儿托管室、露天休闲影院、“花儿”舞台等区域,可同时容纳6000人求职,安置300余人住宿,搭建起集技能培训、信息发布、职业介绍等为一体的法制宣传实体化平台。务工人员每人每天只需要交5元钱就可以解决住宿问题,洗浴、托管孩子、找工作、看电影等均免费,提高了就业者特别是外来务工者在焉耆工作、生活的幸福感、归属感。
“阳光劳动力市场”开放运行以来,在保障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开展流动人口法制宣传教育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累计输出劳务用工约90万人次,为务工人员创收1.33亿元。
该县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开展法官、检察官、公益律师“坐堂门诊”,帮助流动人口解决实际问题。开辟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对流动人口申请支付劳动报酬和工伤赔偿,即时受理、即时审核。依托法治文化建设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结合该县“文明健康伴我行、百姓周末活动日”主题活动,积极组建法制文艺宣传队,通过花儿演唱、麦西来甫、阿肯弹唱、江格尔等地方民俗文化形式,开展各类生动活泼的法制文化宣传活动。在商场、车站、广场、医院等公共场所,用LED屏滚动播放普法内容,加强了对建筑业、餐饮业、服务业等流动人口密集企业、行业的法制宣传。
普法工作要落到实处
现场会上,昌吉回族自治州、哈密市、奎屯市、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博湖县也做了经验介绍。从各单位的交流来看,目前,各县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确定了流动人口法制宣传教育的四项工作原则,即“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谁用工、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明确了主要责任单位和配合单位,主要责任单位为社区、用工单位、劳务市场、景区、工地、车站、休闲场所等,配合单位包括各级公安、工商、税务、计生、团委、工会、妇联等职能部门。推广了“潜移默化、寓教于乐、融合渗透”等主要方式方法,形成了统一领导,分类组织,各责任单位、配合单位具体实施的工作机制。
潜移默化,就是用法治文化公园、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墙等宣传阵地中形象直观、生动活泼的法治宣传漫画、法治宣传警言、法治宣传短语等进行宣传教育;寓教于乐,就是通过法治文艺演出、以案释法、讲法治故事等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融合渗透,就是要把流动人口的法制宣传教育与流动人口的管理、服务及矛盾纠纷调解、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等具体工作结合起来,同安排、同组织、同落实。
结合实际吸收借鉴现场会经验
张云说,自治区召开这次现场会,通过大会交流和现场观摩,学习了一些地方的好经验好做法。同时,各地、各部门又都有自己的工作特点和重点,都有各自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学习典型经验方面,既要发挥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作用,同时又绝不能生搬硬套、千篇一律,要结合各自实际,举一反三,突出重点,积极探索有效推动流动人口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全面开展的办法和措施。如焉耆县针对农民工较多的实际,利用阳光劳动力市场,融法制宣传于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之中;博湖县针对外来游客较多的实际,打造景区法制宣传教育阵地等做法都体现了结合实际、注重实效的特点。
同时,由于流动人口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涉及的面广、人多,要最大限度地取得实效,还必须结合流动人口所从事的职业、文化程度、年龄差异等实际,在法制宣传教育的内容上,要本着“有什么需要普什么法,解决什么问题普什么法”为基本原则,突出针对性、突出时效性。如:对一般外来务工人员,侧重宣传宪法、民法、劳动法、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对外来游客等临时驻留人员,则要侧重宣传旅游、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保障、治安管理处罚等方面法律法规;对文化程度较低的人员,普及的法律知识以体现简明实用为原则,对文化程度较高的人员法内容可相对丰富,并以他们带动和宣传法律;对于新从农村流入的人员、小商铺经营者、工地工人等易受侵害的流动人口,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动、道路交通、社会保障、消防安全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着力提升其自我防范水平、安全意识和维权能力。还要根据不同时间段,确定宣传的重点法律。如:年初是流动人员外出务工的集中时期,这一时期就要突出宣传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法律;年终则重点宣传劳动争议解决等方面的法律,以及讲解如何寻求法律援助、如何依法讨薪、依法维权等法律知识,使流动人员愿学而且能够学以致用。
整体联动,努力形成工作合力
张云指出,整体联动是保证流动人口法制宣传取得实效的关键。流动人口流动性强、组织性弱,客观上存在“人员难集中、时间难安排、内容难落实”的问题。只有整合各方资源,组织各方力量,各职能部门和有关单位通力合作,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把法制宣传融入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技能培训、求职创业、休闲娱乐、进城返乡等工作生活的各个环节,才能扩大覆盖面,提高实效性。例如,各社区要与相关部门合作,建立流动人口法制宣传教育基地,促进流动人口学法;各企业要发挥外来用工比较集中的优势,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宣传教育;公安部门在对流动人口办理暂住证、房产部门对房屋出租户进行登记、卫生部门在颁发卫生许可证、市容部门、综合执法部门在治理整顿占道经营、民政部门在社会救助、工商部门审核办理营业执照、税务部门办理税务登记、劳动部门办理用工许可证、计生部门在办理婚检证的同时,都要抓住登记办证和治理整顿的时机,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法制宣传教育,总之,各社区、企业、用工单位、景区管理部门和行政执法等职能部门,既要各司其职又要紧密配合,努力营造齐抓共管、合力推进流动人口法制宣传工作、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生动局面。
张云强调,深入开展流动人口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更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重要职责。在当前的新形势下,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这项基础性工作,通过各地、各部门齐抓共管、落实责任、协调配合,通过多层次多领域的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不断开创我区流动人口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新局面,为自治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而不懈努力。(记者 张蕾 陈跃飞)
·新疆伊宁多举措开展禁毒普法宣教活动
·新疆兵团焉耆垦区真心普法公正审判
·新疆“六五”普法注重实效
·新疆启动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
·新疆全面展开“六五”普法中期自查
·新疆北屯市人大代表视察“六五”普法
·新疆北屯市人大代表视察“六五”普法
·新疆喀什法院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力促法规家喻户晓
·新疆普法会议提出: 用“草根化”方式增强法宣实效
·新疆务工牧民细听双语普法课
·新疆伊宁垦检察院深入少数民族连队宣传普法
·新疆伊宁垦检察院深入少数民族连队宣传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