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江苏

江苏金湖县公安局戴楼派出所创新农村警务工作机制

2014-08-18 09:01:3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近年来,江苏省金湖县公安局戴楼派出所积极创新适合农村地区的警务工作机制,着力破解警力不足的瓶颈,真正做到把警务融入到群众“圈子”,把服务延伸到群众家门口,被当地群众誉为“爱民派出所”。

    今年以来,省、市领导多次考察戴楼派出所“一公里警务圈”等创新做法,在今年9月召开的全省法治建设现场会上将向全省推介。

    “一公里警务圈”——把派出所搬到群众家门口

    2012年,戴楼派出所创新主动警务模式,在全镇18个村庄的小商店或农资门市设立警民联系点,作为警务工作站。戴楼派出所所长严广雨介绍:“我们这里的村庄一般相隔1公里左右,村里群众的生活圈、亲友圈也都在周围一公里范围内。群众聚集最多的地点就是村里的路边店。我们把警务工作站设在这里,就是要把公安工作主动融入到群众的圈子里。”

    戴楼派出所在每个警务工作站统一“五个一”配置:一张公示牌,公布民警照片及联系方式等;一个小信箱,方便群众留言和举报;一副“电子眼”,24小时监控周边治安状况;一块招牌“灯箱”,让警灯“照亮一公里”;一节小柜台,成为便民服务小超市。为保证民警“零距离”联系服务群众,戴楼派出所采取巡回制勤务方式,全所民警每周有2个工作日在各联系点巡回办公,并规范“三看”、“三问”、“三访”和“三报告”警务流程,实行每周考核奖惩,确保民警沉到底、办实事。

    “有什么难事,到村口小店找派出所民警就行。民警真是为群众服务到家了。”这是群众对“一公里警务圈”的切身感受。去年以来,戴楼派出所民警为群众提供上门服务610多人次。

    在此基础上,去年,金湖县公安局在全县建成308个警务工作站,形成全县“一公里警务圈”。

    “150个特殊亲人”——把爱心送到群众心坎上

    新塘村农民邱初明在外乡务工,17岁的大女儿邱开芹由于智障辍学在家,与继母和妹妹一起生活,生活非常困难。两年前,民警于海龙在走访中得知了邱开芹家的情况,便和邱家结成帮扶对子,并帮助邱开芹走进县特殊教育学校的课堂。邱开芹感激地说:“民警叔叔像亲人一样待我,我要报答他们的恩情。”

    戴楼镇在外打工人口1.2万,占户籍人口的52%。“留守一族”中的特殊人群是戴楼派出所长期关注关爱的对象。他们在全镇摸排出150名重点帮扶对象,采取民警和辅警“认亲结对”的方式,落实关爱帮扶措施。

    “我们在帮助他人的时候,得到的是一种被别人需要的幸福。”民警谢晋有着这样的感受。戴楼派出所“认亲结对”的做法不仅受到群众的欢迎,还得到了上级公安机关的充分肯定。

    “六老志愿团”——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当地

    金湖县公安局局长陈明中说:“让民警从办公室的椅子上坐到老百姓的板凳上。接了地气,什么事都好办。”

    2012年11月7日,官塘村几十名群众围堵高速公路施工队阻止施工,原因是高速公路施工占用了村里道路,造成群众出行不便。戴楼派出所民警连夜请来村里的老党员、老村长等群众代表,和施工队负责人坐在一条板凳上协商。第二天,施工队为村里修建一条便道,同时恢复施工。

    调处矛盾纠纷被民警认为是派出所的第一难事。所长严广雨说:“群众工作必须有群众的参与,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2008年,戴楼派出所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组建了一支“六老志愿团”,把有素质、有能力、有威望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老战士、老教师和老族长等“六老”人员组织起来,和民警一起化解矛盾纠纷,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

    戴楼镇“六老志愿团”被当地群众誉为“和事老”团队。全镇有132名老党员、老干部等“六老”人员加入了志愿者队伍,为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当地和谐稳定起到积极作用。据统计,今年以来,戴楼派出所共调处矛盾纠纷71起,其中“六老志愿团”参与调解纠纷38起,调解成功率达到100%。

    (记者 赵家新 通讯员 马 牛 李书东)

[责任编辑:刘琳]
相关报道

·江苏泰州警方联合多部门对物流快递企业开展“拉网式”检查
·江苏徐州警方推进空防安全监管体系建设
·江苏盐城市局严格落实公安安全监管措施
·江苏扬州仪征警方电信网络诈骗防范宣传“开演”
·江苏镇江警方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整治专项行动
·江苏南京警方提醒看青奥开幕式注意事项

·江苏南京警方提醒看青奥开幕式注意事项
·江苏常州:多彩假期“益”起成长
·江苏南通涉黑团伙案宣判 主犯获刑19年
·江苏公安边防总队吴千获全国大型音乐展演银奖
·江苏法院:案件流程电子化全程留痕同步公开
·江苏常州:老人公园散步突发癫痫 常州天宁民警及时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