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湖南

湖南岳阳:抓作风 提精神 树公信

2014-08-05 14:38:1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君山区法院巡回法庭开进钱粮湖。 张 蕾 摄

岳阳中院在汨罗市桃林寺镇公开开庭审理一起缓刑人员减刑案件。 常 研 摄

“未来五年,我们将在已经取得的成绩和荣誉的基础上,全面打造全国一流法院。”2012年12月29日,在湖南省岳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湖南省岳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彭世理向全市人民描绘了一张深化发展的蓝图。

近年来,岳阳法院以提高司法公信为核心,以强基固本为着力点,深化司法改革,弘扬司法民主,推进司法公开,坚持司法为民,维护司法公正,抓作风,提精神,树公信,塑造了良好的司法形象。据今年上半年全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民意调查测评数据显示,岳阳中院得分居全市政法系统第一,君山区人民法院在全省125个基层法院中得分名列第一。

岳阳中院:不断更新的司法为民“微故事”

故事一:小鹏鹏和他的法官阿姨们

今年1月29日,除夕前一天。

6岁的鹏鹏伸长了脖子在岳阳市儿童福利院门口等待着岳阳中院的法官阿姨们。下午2点,法官阿姨们如约而至,小鹏鹏冻得通红的脸上扬起了笑容,甜甜地叫了声“阿姨”。

鹏鹏3岁时被送进福利院。父亲因犯故意杀人罪3年前入狱,今年年前被执行死刑,母亲因犯包庇罪被羁押。

父母在年幼的鹏鹏心里没有留下太深刻的印象,可小鹏鹏却记住了那位一路护送自己见爸爸妈妈并不住安慰自己的法官阿姨汤洪清。

福利院里,鹏鹏乖巧地依偎在汤阿姨的怀里,旁边的坐凳上摆满了衣服、书包、学习用品和各种零食。

临走,汤洪清反复叮嘱鹏鹏的老师:“要平等地对待孩子,多给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引导孩子积极向上地生活。”

岳阳中院的刑事审判注重理性的成熟与人性的关怀相结合,给被告人人格平等与尊重,给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温暖与关爱。

谈及为孩子们设立的帮扶机制,岳阳中院副院长袁小文说:“这么做不仅是为了孩子,也是希望借此稳定服刑人员的思想情绪,让他们能够安心改造。”

故事二:村民们为判决结果鼓掌

今年4月10日下午3时,在岳阳县杨林乡谷太村的一个养鸡场内,三张木桌、一张茶几和几条板凳简单拼成了审判台。环境虽然简陋,但是庭审现场井然有序。一起缔约过失责任纠纷即将开庭。

2009年,岳阳一家大型农业公司面向农村市场推出“公司+农户”的肉鸡委托饲养项目,由农户建盖鸡舍,负责饲养、管理,公司免费提供鸡苗、饲料、药物和技术指导,并回收出栏肉鸡。

该公司承诺“长期合作、承担风险小、收益稳定”,万某因此筹措130余万元“量身定制”了养鸡场,并签订了合作养鸡合同。但是,合同期却只有短短的一年。

到了第二年,该公司以畜禽业务已剥离至集团新设的农牧公司为由,单方面要求变更合同签约主体。

新接手的公司实力怎样?信誉度如何?万某心里没底:“我是出于对这家公司的信任才投资养鸡的。刚刚做一年,收入才6万多元,他们就要求换合作公司,这怎么行。”万某拒绝与新公司签约,双方发生纠纷。

经过岳阳县法院一审后,被告方上诉。此次历经3个多小时的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等程序,岳阳中院当庭宣判:农业公司赔偿万某各项损失85万元。

听到法官宣布万某胜诉,赶来听庭的村民们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法官们这么大老远来上门开庭,而且快审快结,当庭就有了判决结果!”

今年以来,岳阳中院共到企业、街道、社区、联点村开展巡回审判、上门调解等活动36次,化解信访老案难案5件,深入街道、社区、扶贫联系点开展普法维权活动4次。

故事三:党员群众结对帮扶

今年7月3日,许氏裁缝店。

听说店主许宏的儿子身患罕见的血友病,岳阳中院的干警们来到裁缝店送上生活物资以及一张爱心联系卡,“有什么事,尽管来找我们。我们随叫随到。”

同一天,老党员尹宣德家。

尹老已经80岁高龄,子女都在外工作,退休后便与老伴空巢在家。干警们此行的目的是陪老人聊天。

一次温馨的拜访,给尹宣德老两口的晚年生活带来了别样的快乐和慰藉。

还是同一天,吴某家。

吴某曾因一起故意伤害案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2010年刑满释放后一直靠打零工维持生计。

干警们得知此事后登门给吴某上了堂法制教育课。“我们为你提供法律帮助,比给你送一袋米、两壶油更有意义。希望你能跟我们结起对子,把自己的路走好。”岳阳中院工会主席田光辉鼓励吴某重新树立生活信念。

7月3日,是岳阳中院在岳阳螺丝港社区开展“我为群众当义工”活动的日子。这一天,该院派出了两支小分队,与16户社区居民结对成功。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让不同的群众享受不同的服务,实现需求的“私人订制”。岳阳中院坚持以“平安岳阳”建设为载体,深入走访人民群众,倾听群众意见、理顺群众情绪,记民情日记、建民情台账,持久深入地开展了一系列的便民利民活动。

今年,该院共走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基层群众近2000余名,走访单位、企业、基层组织20多家,不定期为企事业单位进行“法律体检”。还与监狱、社区矫正机构合力编织矫正帮扶网络,向社会各界寄送《班子作风建设情况征求意见表》和《机关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情况征求意见表》1000份,广泛收集问题建议579条,并制定了相应的落实整改方案。

华容:“硬”字撑起新形象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不推、不拖、不躲”、“案结事了就是硬道理”。 走进华容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办公室,除了一面面锦旗和镜匾,最引人瞩目的就是墙上的这三句话。“这是对办案人员的要求,做到了这三句话,就做到了‘自身硬’。”华容县法院执行局局长张学睿说。

陈某与季某是邻居。去年3月,季某应陈某之邀驾驶客车帮陈某牵引损坏在路上的摩托车,牵引过程中因摩托车倒地,造成陈某二级伤残。陈某诉至法院要求赔偿。

法院审理后判决季某赔偿陈某28万余元。在执行过程中,季某认为自己是好心帮忙,却要赔付巨款,想不通,不配合执行。

考虑到季某与陈某的特殊关系,执行法官先后12次上门做工作,组织双方调解。季某终于同意支付赔偿款。

一年多来,华容法院所结执行案件中,执行和解、被执行人自动履行的案件达60%以上。

“案子要消化,措施要硬化。”华容法院院长郑军自信地说。去年以来,该院坚持队伍建设与创新管理、常规执行与专项执行、穷尽措施与执行救助、攻坚克难与联动执行、强制执行与注重和解等五个结合,在执行中实施查询、冻结、划拨银行存款500余人次,划拨存款达10341万元,向媒体曝光拒不履行者名单2次10人,依法拘留72人次,罚款138人次,依法判处拒不执行法院判决案2案3人。

李小玲申请执行谢某、肖某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执行中因被执行人变更身份信息,隐匿行踪,躲避执行,导致执行未果。法院将该案移送县公安局侦查。肖某慑于法律威严投案自首,两被执行人履行了本息共计28万元。同时依法对谢某、肖某判处了相应的刑罚。

2013年以来,该院共受理执行案件1480件,执结1412件,执结率达95.4%,执结标的额达3.1亿元。在岳阳中院的综合考评中,该院执行工作排名全市第一,执行局被华容县委评为全县“十佳基层政法单位”。

“法院执行工作措施得力,有效维护了法律尊严,树立了法院良好形象。”华容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胡秋香充分肯定该院执行工作。

君山:小法院的大能量

今年6月30日一大早,几名农民给君山区人民法院送来了锦旗。

当地养殖户谢大爷将128头牛卖给牛贩子,牛贩子拉了牛仅付了部分钱款就没了踪影。慌了神的谢大爷来到君山法院。

法官立即帮他申请诉前财产保全,并迅速启动保全程序查找牛贩子的财产线索。当天下午4点,法官就在银行对牛贩子的财产采取诉前财产保全,谢大爷的卖牛款有了保障。案件办结后,谢大爷送来了锦旗:“多亏法院帮忙,让我能睡个安稳觉了!”

如果说每面锦旗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君山法院至少有上百个这样的故事。鲜红的锦旗收藏在院荣誉室里,与近百项全国、省、市、区各级荣誉奖牌、证书一同诉说着这个成立仅17年,干警50余人的“小法院”的峥嵘岁月。

“我们有三个核心,制度为管理的核心,提生气;为民是司法的核心,接地气;班子为队建的核心,清风气。”院长付小勇如是说。

君山法院坚持用制度管人,根据各个岗位和环节的目标任务的工作特点,先后制定完善了《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党风廉政建设职责》、《目标管理岗位责任》、《双百分考评实施办法》、《执行工作制度》等,使各项工作、每个岗位都有章可循。

2013年11月开始,该院大胆打破庭室壁垒,进行审判资源最优化的探索改革。在对外仍然保留现有庭室设置的基础上,对内实行法官统一管理,组成多个合议庭,形成“大审判庭室”格局。

大半年时间过去了,审判资源利用率得到较大提升。行政庭法官刘志平说:“以前庭室之间存在忙闲不均的情况,现在实行案件分流,大家干劲都很足,你追我赶。”

君山法院按照“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工作模式,9名班子成员带领分管庭室干警,分别联点辖区内6镇1办2场,开展定期走访、带案下访、联点结对等工作,真正把工作做到基层、做到农户。

今年上半年,该院共计出动法制宣传巡逻车辆200多台次,派出干警570余人次,走访群众2000余户,巡回法庭办案225件,依法妥善化解基层矛盾纠纷221起,在集镇设立便民诉讼服务点近100个,为数千名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发放《诉讼服务承诺书》、《法官便民联系卡》2万余份。(记者 曾 妍 通讯员 常 研 王 嘉 张 蕾 胡四清 袁硕望)

[责任编辑:朱诗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