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营山县人民法院贴近群众办实事,服务下沉促和谐,着重从以下五个方面下功夫,确实地把群众热切期盼的事情做好了,把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做实了。
一、深入群众,整合资源,着力构建纠纷化解机制。一是建立法官联系点制度,在10个中心场镇设立固定法律咨询场所,定期派出法官开展法律咨询活动,解答群众疑难,指导基层调解,避免矛盾激化。二是成立“劝和小组”,对一些冲动起诉、不理性立案的当事人进行思想和心理疏导工作,将立案工作缓一缓,让当事人再想一想,不让矛盾升级。三是依靠社会力量,做好诉前调解工作。对于婚姻家庭、相邻关系、人身损害赔偿、有偿还能力的民间借贷纠纷等,充分发挥村委、社区、有关组织部门的力量,做好诉前调解工作,把矛盾化解在基层。今年以来,该院委托有关组织调解156件,邀请有关单位和个人调解213件,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部门联动,重拳出击,积极开展积案执行工作。一是部门联动,对恶意逃避、拒不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移交公安机关立案侦察,联合银行、税务、工商机关综合治理,对涉及机关事业单位的公务员、职工提请纪检、监察部门处理。二是公布规避执行的老赖名单,在电视台、报纸、网站和社区墙报上对其曝光。三是重拳出击,对一批大案、要案,关系民生、影响地方发展的典型案件强制执行。今年以来该院强制执行标的额超千万的案件1起,过百万的案件8起,有效地树立了司法权威、彰显了执行决心。
三、严防死守,倾情关怀,妥善解决涉诉信访问题。一是完善接访工作。让有能力、有经验的庭室长、部门负责人轮流坐班信访接待室,院领导排期接待来访群众,开放院长接待日和开通院长信箱。二是建立回访制度。坚持谁接访、谁跟进、谁落实的原则,当时能解决的问题立即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创造条件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报上级解决。将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直到群众满意为止,切实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三是消除上访隐患。承办法官面对面的与信访人员沟通,认真做好判后答疑工作,消除信访隐患;对涉诉信访的重点案件、重点人群进行摸底排查,掌握发展动向,及时采取措施。
四、强化保障,抓好服务,切实疏通群众诉讼渠道。一是建立导诉柜台,对立案咨询、法律援助、信访接待等程序性事项的答疑释惑工作进行一站式服务。二是创新立案渠道,对困难群众、外出群体推出电话立案、网上立案、上门立案等多种立案方式,方便群众、节约成本。三是开辟诉讼绿色通道,对赡养关系、交通事故、医患纠纷、劳动争议等与老百姓关系密切的案件速办速结。
五、关注民生,统畴协调,建立健全司法救助体系。一是主动服务,上门调查。根据当事人申请和主动摸排,对符合救助条件的人上门调查,确保救助资金用在刀刃上,尽快尽好地帮助困难群众。二是携手社会群体,协同助危济困。对于因执行难和人身损害等致贫致困的群体,向有关部门发出司法建议书37份,向社会群体发出爱心救助倡议书56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三是统畴协调,合理发放。根据轻重缓急,把救助资金优先发放到特困户、最困难户手中。据统计,今年以来该院累计对79名当事人减、免诉讼费共计5万余元,对92名当事人发放司法救助资金达31余万元。(张江枢)
·四川:安居法院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
·四川宜宾:两级法院开通官方微博
·四川成都法院公开裁判文书2万余份
·四川高新法院“三部曲”奏响群众路线“好声音”
·四川双流县法院率先推行廉政监督告知制度
·四川泸县法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侧记
·四川泸县法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侧记
·四川新津法院携手西政 共建大学生实践基地
·四川大邑法院开展党风廉政警示教育活动
·四川新津法院多措并举 化解15年积案
·四川成都从严打造“五个过硬”法院队伍
·四川金堂法院“四元一体”打造民工权益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