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保会作为基层群众性治安保卫自治组织,曾发挥重要作用。但一段时期以来,基层组织形态的转变致使其一度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浙江省衢州市公安局衢江分局通过重组结构、扩充内涵,打造“升级版”治保组织,让衢江的治保会重新焕发青春,在调解纠纷、治安防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3月份,衢江分局全面启动农村治保会建设试点工作,对不起作用的治保组织进行了调整,对不能胜任工作的成员进行了更换,对力量薄弱的组织进行了充实。
“政府这么重视我们,给我们发工资,专门发文给我们‘身份’,说明我们是有组织的人了。”清水村治保干部柴敏祥自豪地说。据了解,该局还专门为各村的治保干部配发了警用电筒、水壶等装备,方便他们开展治安巡逻、信息采集、警情先期处置等工作,治保队员成为“编外警察”。
目前,衢江共有9个乡镇126个行政村开展了治保会建设工作,预计8月底将在全区全面铺开。
“聚人气”:年龄横跨老中青,行业遍及多领域
“一些有责任心、有威望、有正义感的优秀干部加入了组织,一些年轻人也愿意加入,这是最让我们惊喜和欣慰的。”衢江分局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调整后的治保队伍中既有“40后”的老干部,也有“80后”的年轻人;既有种地的农民,也有经商的生意人。这不仅让传统的工作经验得以传承,也为新时期的农村调解工作注入了新鲜血液。
66岁的郑炳海,是一名有着30多年调解经验的治保主任。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自己专门总结了一套“情、理、法”三字调解工作法。
今年新聘的80后治保副主任付庆鹏也有自己的工作方法:“一次不能化解的矛盾,就调解两次、三次,甚至十几次。”
村民叶某在施工时,不小心将吴某的房子楼板给震裂了,双方僵持不下。付庆鹏组织双方调解未果。次日,付庆鹏带上双方亲友再次组织调解,经众人劝说,双方终于和解。
“有生气”:把治保当做事业来做,治安状况明显改善
前不久,横路毛家村村口的11盏路灯被砸,治保主任立即调查此事,没过多久,他们就接到了肇事者打来电话主动认错,表示愿意承担所有的安装费用。
“以前发生这种事只能报警。”衢江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治保队员把治保当成事业来做,让民警们感到‘我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有纠纷,找治保,如今已经成为辖区群众解决处理纠纷的新途径。治保会建设试点3个多月来,各村治保组织化解纠纷187起,占总化解数的64.2%;接处警下降11.2%,破案率上升17.4%,辖区治安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关链接
治保会的全称是治安保卫委员会,是群众性治安保卫组织,在基层政府领导下和公安机关业务指导下进行工作。治安保卫委员会是党和政府动员组织群众维护社会治安的队伍,是公安机关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记者 詹肖冰 通讯员 徐 成)
·浙江平阳:法制宣讲进企业检察服务到一线
·浙江:平湖司法局“三道法律大餐”服务驻地官兵
·浙江杭州乘警绘漫画提醒安全过暑假
·浙江举行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
·浙江苍南霞关边防开展船舶安全检查
·浙江:金华市举行反暴恐实战演练
·浙江:金华市举行反暴恐实战演练
·浙江:慈溪法院司法保障“五水共治”
·浙江:“平安定海网”今起开通试运行
·浙江:特警黄汉汉的从警故事
·浙江:多地建立“三色”预警机制
·浙江:三门法院开门广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