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广西罗城检察院:“荣誉归零”从头越

2014-07-28 14:40:0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平安广西网 

“荣誉归零”从头越

——记全国检察机关“集体一等功”单位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检察院

今年4月,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记集体一等功。这是该院两次登上“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金榜后获得的又一项沉甸甸的殊荣。

一个位于国家级贫困县、办公经费拮据的民族地区检察院,该如何挖掘潜力,在执法为民的工作上交上满分答卷?

一个曾经获得过多项荣誉的检察先进集体,该如何实现高位突破,超越自己,不断延伸检察业务发展进步的空间?

一个新的领导班子,该如何科学制定承上启下、开拓创新的工作思路并抓好措施部署落实,维护旗帜的先进本色?

如今,这一系列带有根本性的问题,由位于八桂九万大山南麓的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检察院成功地解决了。

罗城县检察院成功的秘籍是什么?他们创新发展自身工作亮点的做法是什么?为探寻其中的答案,记者走进九万大山,走进该院,探寻其中的答案。

创新工作思路 追求高点定位

罗城县检察院多年来坚持立检为公,执法为民,作出了不菲的业绩,早在1999年即被自治区人民检察院记集体一等功,后来还分别获评全区“文明单位”、“全区先进检察院”,2009年初更是首登第三届“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的金榜,成为政法系统飘扬在仫佬山乡的一面检察旗帜。

一个屡获嘉奖的基层检察院,怎样继承光荣传统,实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往往是继任者夙兴夜寐需要反复思索的问题。罗城县检察院现任党组书记、检察长马晓晨2011年到任后,即组织班子成员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统一认识,提出了“一年抓平稳、二年谋提升、三年保品牌”的工作思路。同时,制定了全院各项业务指标要力争“全市站排头,全区位前列,全国争先进”的工作发展规划。

这个“三步走”的思路与“三领先”的规划,其最令人钦佩的特征,是展现了新一届领导班子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归零”勇气——绝不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吃老本,将容易成为包袱的历史荣誉予以封存后,再置换为重新出发的基础动力。这种看似从头开始,实为严格要求自己的求实创新改革气度,正体现了罗城县检察院在争先创优的工作上追求高点定位的境界和高位突破的意识。

马晓晨告诉记者:“思路决定出路,眼界决定境界,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的评比已经进行多年,在考核标准更加严格,竞争更加激烈的情况下,罗城县检察院的争创活动要想取得成绩,既要承上也要启下,借鉴以往的经验,也要谋划探索新的思路。为此,我们的做法一是坚持把罗城县检察院的民族检察工作纳入到全区全国的视野下谋划推进,提高自律标准,二是借助仫佬民族‘依饭文化’精神来推动文化育检工作,始终把队伍建设的着眼点放在检察官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上……”

马晓晨的介绍,点出了罗城县检察院争创活动的精髓所在。

如果说,这种对事务发展规律准确把握的敏锐,体现了“一把手”头脑冷静,思路清晰的把握全局之前瞻意识的话,那么,借助仫佬族“依饭文化”的精神特征来搭建自己的文化育检的平台,就不能不赞叹罗城县检察院领导班子匠心独运的聪明了。

依托地域特色 打造文化内涵

罗城县全县39万人口中,仫佬族占31%。以“自强不息,尚德崇文”为核心的“依饭文化”是这个少数民族千百年发展、继承下来的文化。

罗城县检察院70%的干警为仫佬族,他们对“依饭文化”的精神特征最具认同感,最容易产生情感共鸣。“自强不息,尚德崇文”恰恰是一支检察队伍所应具备的基本品格。罗城县检察院决定依托“依饭文化”精神来构建自身的“罗检精神”。经过干警推荐与专家论证,最终确定“尚德崇文、明法谦和、求实创新、感恩图强”为“罗检精神”,“敬民、崇检、争先、尚廉”为“罗检院训”。

马晓晨解释说,“罗检精神”和“罗检院训”,宏观上体现的是“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基本精神,这些让该院全体干警强基固本、加强队伍建设的努力方向更明确、更具体;同时,因其鲜活的民族地域特色,最大限度地得到了干警的热烈响应与追随……

2年多来,在“罗检精神”和“罗检院训”的感召下,罗城县检察院关乎队伍管理的制度建设与完善、关乎干警业务技能提升的培训与研讨、关乎服务民生检察工作方式的创新与拓展、关乎培养阳光活泼品格意志的文体活动等工作得以有声有色的相继开展,稳步推进。反贪、反渎、侦监、公诉、民行、监所等主要检察业务指标进步明显。一批在检察办案、服务、奉献、管理、学习领域的先进人物还被评为“检察官之星”,他们的照片与事迹上了光荣榜,这个在全区县级检察院还堪称新鲜的做法,不仅让一部分检察官体验到了做个“明星”的感觉,也将罗城县检察院比学赶帮超的争创活动引申到一个具象的、可触摸到的平台上展开,正能量的效应得到最大限度的传递。

一支“思想好,作风硬,纪律严,业务精”的少数民族检察官队伍在迅速地成长壮大起来,这支队伍三年来先后为罗城县检察院争得国家级奖励5个,自治区级奖励8个,另有多人被评为市级,自治区级先进工作者。

为了奖掖罗城县检察院在“检行察心,以文化人”的文化育检活动中取得的成功,2012年6月,最高检在吉林长春召开的全国检察机关文化建设工作会议时,将一块“全国检察文化建设示范院”金匾授予了罗城县检察院。

至此,罗城县检察院争先创优的成绩为仫佬山乡喜庆丰收的“依饭文化”精神殿堂又添上了一抹亮丽辉光。

办案务实高效 凸显为民情怀

2013年下半年的一天,天河镇北安村农民蒋某走进天河检察室,对检察官说:“我盖新房拉材料进村时,同村的吴某用石头堵住途经他家门口的路,不让通行,这个事情不知道你们管不管?”

罗城县检察院乡镇检察室主任梁俊宇了解原委后,当即答应:“只要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都管。”

原来蒋家为自家耕地旁吴家种的一丛竹子遮挡了自己责任田内农作物生长以及蒋某的父亲火烧责任田边杂草时,不慎将吴某种的竹子烧毁的事而积怨,两家在赔偿问题上没有达成一致。

次日,梁俊宇就进村进一步调查了情况,并组织蒋、吴两家进行调解,经过释法说理,指出双方存在的侵权行为及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最后,双方都表示愿意作出退让,接受调解,握手言和。

这就是罗城县检察院注重通过执法办案来维护民生民利、保障一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该院围绕促进和保障国家在西部民族地区实施退耕还林、茅草房改造、沼气池建设、林权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惠民政策和工程的顺利实施上,严肃查办一批危害民族地区改革发展稳定、损害群众利益的职务犯罪;查办了多起乡镇民政助理贪污五保户、退伍军人、低保户养老金和林业工作人员与木材老板相勾结,倒卖林木采伐许可证指标,逃缴林业税费,坑害林农利益的案件,同时,还依法打击了一批影响罗城当地社会安宁的刑事犯罪案件……

这些案件的办理,罗城县检察院做到“执法要想到稳定,办案要考虑发展,监督要促进和谐”,通过办案积极化解矛盾,促进仫佬山乡的经济发展;在执法原则上,坚持“两个基本”,强调依法办案,力度不减,同时,又注意把握分寸,积极探索少数民族地区刑事和解制度的建立与推行,维护仫佬山乡的社会和谐;在办案机制上,坚持打击和预防两手抓,结合查办案件提出检察建议,做到“一案一建议、一案一回访、一案一分析”,并在全县率先成立职务犯罪预防局,配齐配强预防工作力量;在工作方式上,坚持把为仫佬乡亲办实事好事与法律宣传活动结合起来,在开展帮扶解困送温暖活动的同时注意宣传检察机关的职能作用,普及法律宣传知识,着力营造“检民一家亲”的良好氛围……

正是这些既着眼大局,又观照细节的做法,使得罗城县检察院这些年来执法办案获得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高度统一。在查办了一起村委干部侵占、贪污集体财产案件后,600多名群众自发组织敲锣打鼓给罗城县检察院送来一面锦旗。“罗城检察能力强,个个工作总有方,上级领导作肯定,仫佬山乡美名扬”。仫佬乡亲用这样的山歌来表达对罗城县检察院的支持和赞扬。

(记者 何重任 邓铁军 通讯员 廖启锋)

[责任编辑:刘琳]
相关报道

·广西罗城民警父子接力扶助贫困夫妇46年
·[视频]广西罗城公安局获评“全国执法示范单位”
·广西罗城检察干警元旦慰问退伍军人和困难群众
·广西罗城:“五大工程”做出明显成绩
·广西罗城检察院召开民主生活会助推党风廉政建设
·广西罗城检察院率先全面推行无纸化办公模式

·广西罗城检察院率先全面推行无纸化办公模式
·广西罗城法院首次传鉴定人侦查人员出庭作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