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平安使者

贾青春:一定要把警服穿到退休那一天

2014-07-15 09:34:5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中等个头,一头白发,背稍稍有些驼。熟悉贾青春的人都知道,当了37年监管民警的他,生活上不讲究吃穿,最爱穿的衣服就是警服。他曾说:“其他的衣服我都不想穿,就想穿警服,我一定要把警服穿到退休那一天。”

警服是他最爱穿的衣服

1954年,贾青春出生在青川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8岁那年,贾青春参军入伍,1977年12月退伍后,他来到了青川县看守所。这一干就是37年,贾青春送走了9任看守所所长,民警也换了一拨又一拨,自己却未“挪过窝”。

贾青春过去的战友曾调侃他:“老贾,你这身警服是不是脱不下来啊?你也去买身时髦的西装穿穿,你要是买不起,我去给你买。”贾青春却说:“警服就是我一生最好的名牌服装,我还没穿够呢。”

记者问他为什么对警服这么有感情,朴实的老贾说:“我觉得穿上警服能对自己形成一种约束。在街上看到有人打架、做坏事,身上的警服就提醒我必须要上前制止。如果有人要请客送礼,身上的警服也能提醒我不要违反纪律。”

“平时下班回家后,在家里也穿警服吗?”记者问贾青春。“我平时在家也不爱穿别的衣服,一般都是穿以前的老警服。”说着,贾青春领着记者来到了家里的一间小屋。打开屋门,只见一排衣架上挂着3件老警服。贾青春取下一件上衣给记者看——这件警服臂章上的“警察”字样已经看不清了,右肩部位也有些破损,但却十分干净。“这些警服伴随我多年了,真舍不得丢掉。”贾青春说。

在押人员的异常很少能逃过他的眼睛

贾青春珍爱警服,也从来没有愧对这身警服。在单位里,他总是来得最早、走得最晚。在青川县看守所所长赵银强的眼中,老贾是个闲不住的勤快人,上班时很少能坐下,总是在监所里来回巡视,在押人员的异常举动,很少能逃过他的眼睛。

有一次,贾青春看到在押人员王某等人在“咬耳朵”。凭着多年的工作直觉,他认为这几人心里一定有鬼。经过反复深挖,贾青春挖出了盗窃隐案120余起,后经查证90余起,涉案金额70余万元。

在多年的管教工作中,贾青春摸索出许多规律:新进所人员易轻生,是管教的重点;诉讼环节的变更,易造成在押人员心态变化,要及时跟进心理疏导;多次入所人员和重刑犯身上一般都背有隐案,只要功夫到家,总能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死刑犯陈某在临刑的前一天晚上,想打次扑克。贾青春陪他打了个通宵。打完牌后,贾青春说,我给你理个发、洗个澡,干干净净地“上路”。陈某感动地说,我是将死之人,你都把我当人看,我也不想把秘密带进坟墓。他向贾青春交代了一起隐案。

一个人的拘留所

青川县是2008年汶川地震的重灾区,地震中,看守所、拘留所都被震垮了。青川县公安局在县城设置了临时的“帐篷拘留所”。那段时间,天天余震不断,被拘留人员情绪不稳,贾青春白天搞管教,晚上跟十几名拘留人员同睡一个帐篷。

后来,因县城重建,拘留所又搬到距离县城20余公里的木鱼镇,建起了“板房拘留所”。两名管教民警,1名病倒住进了医院,只剩下贾青春一个人。他既当管教员,又当炊事员。他一人坚持了1年多,中间只回过两次家。这期间,没有1名被拘留人员脱逃。

2009年12月的一天晚上,因连续紧张工作1年多,贾青春突发脑溢血。两天后,他从昏迷中醒来,见妻子坐在床边,他的第一句话就是:“拘留所没出事吧?”医生嘱咐老贾出院后要长期休养,他休息不到半个月,又去上班了。

2012年初,重建后的青川县拘留所投入使用。由于警力紧张,贾青春既要当所长,又要当教导员,还要当管教民警,就这样坚持了1年半。“工作这么辛苦,身体又不好,没想过请假休息一下吗?”听到这个问题后,贾青春摆了摆手:“没关系,身体还撑得住。上一天班,就得负一天责任。等退休后,我再慢慢休息吧。”

圆满的句号

贾青春朴实无华,平时少言寡语,更不会说豪言壮语。他不讲究吃喝穿戴,一天到晚就是一身警服。他的内心很“静”,也很“净”,对个人的进退得失看得很轻。他对工作却很讲究,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并且乐在其中。青川县公安局早在几年前就为他解决了正科级待遇,可是当我们问他具体时间时,他咧嘴一笑:“这个不记得了……”

基层公安工作很平凡、很琐碎,但越是平凡、琐碎,越需要像贾青春这样的民警。贾青春用37年的付出换来了监所的安全稳定,换来了领导、同事的交口称赞,更为自己的从警之路书写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对话

记者:贾青春是如何对待朋友、对待工作的?

张朝贵(贾青春在部队时的战友):老贾为人忠厚诚实、性情温和。他对我就像亲兄弟一样,我有什么事他都会全心全意帮忙,但他在工作上非常讲原则。我的一个远房亲戚曾被关在看守所,我想私下与他见见面。我心想,我和老贾是几十年的战友、朋友,又是他的媒人,这点忙他不会不帮吧。没想到,老贾却说没有合法的探视手续,我不能坏规矩。那替我带条烟进去总可以吧?没想到又被他拒绝了。当时真把我气得不行。但我认为,这样的朋友可以深交。

记者:贾青春是个什么样的人?

王晓红(青川县看守所原副所长):我曾在看守所工作了5年,贾哥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像农民一样朴实,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工作任劳任怨。我感觉跟他相处很愉快、很温暖。平时我们有什么需要他帮忙的,只要说一句:“贾哥,这个事儿来帮个忙。”他马上就会答应:“来了,来了!”

董进兴(贾青春的同事):我与老贾共事了7年。老贾是个内心“干净”的人,领导信任他,同事喜爱他,连在押人员都愿意与他交心。

 

[责任编辑:刘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