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带孩子出国玩,他平时学习紧张,只有周末才有时间办护照。”6月21日16时,在辽宁省朝阳市公安局出入境办理大厅,办完相关手续的贾树明一家三口如释重负。
周末办护照并不是特殊照顾。从今年开始,辽宁省公安机关推出周六、工作日中午受理以及延时、预约、急事急办服务等一系列出入境便民利民举措,办证周期压缩到10个工作日。这是今年辽宁省公安厅在“创新发展战略”引领下推出的新举措。
着眼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公安机关面临的新情况、新任务,辽宁公安机关决心打破机制“瓶颈”。在全省公安局长会议上,辽宁省公安厅确定了“创新发展战略”这一重大部署,其核心就是围绕“人民在我心中”的主线,推进“内部管理体系、警务运行机制、社会治理模式”三方面改革,打造“民意警务、信息警务、规范警务、合作警务”四型警务,实施“保稳创安、治理创新、执法创信、基础创优、队伍创先”五创工程。
“必须用改革的精神、发展的眼光和创新的办法,下决心解决好制约辽宁公安发展的关键问题。”辽宁省省长助理、公安厅厅长王大伟说。
基层基础建设和打击整治双轮齐转
辽宁省公安厅确定了基层基础建设和打击整治“两个轮子”一起转的创新工作思路,并相继成立公安基层建设、打击整治和社会管理、深化公安改革3个领导小组,对“创新发展战略”进行整体思考、深入研究。小组成立以来,召开各类专家研讨会、座谈会470余个,先后确定了80余个现代警务课题,为公安厅重大决策提供智力和政策支持100余次。
围绕基层基础建设的3大方面、163项重点建设任务,辽宁省公安厅党委明确提出“一切服从于实战、一切服务于实战”的理念,把基础工作与实战应用无缝衔接。他们要求,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刑事科学技术部门从刑侦部门脱离出来,省公安厅刑事技术总队每年出场不少于200次,全省县区刑事技术室半数以上达到一级标准;组建经侦、刑侦系统专家库,确定30名经济犯罪侦破专家、8至10名命案侦破专家、10至20名有组织犯罪侦破专家;派出所全部完成治安信息采集室建设,在全省数万个社区内成立联调组织;建成食品药品快速检测中心,为公安机关打击食品药品犯罪提供依据……
夯实基层基础工作,为打击整治常态化运行提供了强大支撑。从今年开始,辽宁省公安厅创新打击整治工作思路,通过研判会商、问题评估、定期调度、重点督办等方式,把分散型、运动式打击整治方式转化为集约型、持续式新型打击整治模式,常态化打击整治效果更加突出。今年1月至6月,全省14个地市刑事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4%,8类严重刑事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近19%。同时,全省公安机关破获各类刑事案件数同比上升10%;现行命案破案率达99%,有11个地市现行命案破案率达100%;侦破食品药品犯罪案件、经济犯罪案件数量同比分别攀升45%、60%。
变革考核体制激发工作积极性
有什么样的考核“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和发展观。从今年开始,辽宁省公安厅对考核机制进行创新,由“百分制”改为“评估制”,由“大排榜”为“分等级”,变“重奖励”为“奖励与问责并重”,考核不再按得分从高到低排列,而是划分为优秀、良好、一般3个档次。基层民警纷纷表示:“现在这种评估制考核,确实给基层减负了!”
在新考核机制下,考核标准一视同仁。只要工作踏实认真,小城市也会跃入优秀行列;一不留神,大城市也会跌到一般的行列。这就要求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必须瞪大眼睛,始终绷紧工作这根弦,最大限度消除横攀竖比,杜绝层层加码,破除恶性竞争,确保各项工作更加务实。此外,辽宁省公安厅决定逐步建立全省综合绩效和民警个人绩效考核评估体系,客观、真实、全面地反映和评价各地区、各部门以及广大基层民警的工作绩效,从根本上解决“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真正形成“庸者下、能者上”的浓厚氛围。
“创新发展使改革能量得以激发。在这样的大环境里,我们工作热情更高了,工作更有干劲了。”这是许多民警对记者表露的心声。(记者 谭彦叙 通讯员 吴丽霜)
·辽宁公安机关开展校园安全防范交叉检查
·辽宁公安机关专项治理爆破作业执法突出问题
·辽宁公安机关强化涉医安全防范工作
·辽宁公安机关:买房凭手续可直接落户
·辽宁公安机关2013年改革创新工作综述
·辽宁公安机关打击整治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成果
·辽宁公安机关打击整治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成果
·辽宁公安机关"勤廉十日谈"给干部"扯扯袖子"
·辽宁公安机关开展金融安全防范百日宣传
·辽宁公安机关启动推进平安建设专项行动
·辽宁公安机关召开"十二运"安保工作表彰大会
·公安部通令嘉奖辽宁公安机关完成十二运安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