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杨德忠,1992年4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为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公安局指挥中心民警,二级警督警衔。
过去,云南省龙陵县安乐村年人均收入只有不到2000元,很少有文化活动,村里一些年轻人平时吸贩毒品,喝酒打架,聚众赌博。
2012年,龙陵县公安局一名叫杨德忠的55岁老民警,按县委“四群”工作安排,来到这里当了驻村民警,两年后,硬是让安乐村变了个样。在他一年任期满后,2000多村民联名摁手印又把他留了下来;第二年他的工作结束要返回公安局时,村民集体到县委上访为他请功。老百姓逢人都说:“自打老杨来到安乐村,咱老百姓就与安乐结下了根。”
“我只是为百姓服务的一名老警察”
“老杨”是村里群众对杨德忠的爱称,与老杨攀谈,朴实、憨厚的他言语很少,最后干脆把藏在柜子里的几大本日记翻了出来。
翻开一本本厚厚的日记,老杨在安乐村驻村工作的一幕幕场景都在眼前浮现,他与村民同乐、帮群众致富、让吸毒人员远离毒品……贫穷、乱糟糟的安乐村真的安乐了起来,村民从开始的年人均收入不到2000元升到了现在的4300多元。
“白天村寨跑,晚上写文稿。早上起得早,院场他来扫。年有五十五,干活不怕脏。治安搞得好,毒贩被吓跑。老百姓天天来报告,村里来了个好领导。”老百姓把赞扬老杨的顺口溜张贴在了村委会的黑板上。看到黑板上写的这些,老杨的心里不是个滋味,他说:“我哪里是什么领导,只是为大家服务的一名老警察。”
老杨来到安乐村,只做了两件事,一是把老百姓想要办的事情都想办法办好,二是把每一个村民都当成好朋友。
两年来,他做到了这两点,安乐村的百姓人人心中也都记着一本账,记录了老杨来村里后干的一件件事情:
老杨入村以来,共调解矛盾纠纷43起,出黑板报27期;侦破吸贩毒案件2起、打掉吸贩毒窝点2个、抓获吸贩毒人员4名,查获毒品1043克;处置交通事故3起,促使一名交通事故逃逸人员自首;促使9名非法持有枪支者主动上交枪支,促使8名聚众赌博吸毒人员主动交代问题,调解处理打架闹事纠纷4起;挽救破裂家庭3个,帮助安乐小学募捐衣服355件、裤子102条、鞋子20双、书包18个,帮助举办联欢晚会6场;协调修通两条路,一条坪子地至罗家寨,长1350米,投资3万元,另一条安乐桥至河边寨,长2000米,其中建桥3座,总投资18万元……
“我的音响和乐器还真派上了用场”
在老杨驻村之前,安乐村很少有文化活动,一些年轻人以吸贩毒品为业,平时喜欢喝酒,喝了就打架,就聚赌。老杨来到村里后,除了普法教育,还把自己玩的音响和乐器也带到了村里。
老杨吹拉弹唱是把好手,平时进村入寨,老杨都带上电子琴、二胡、葫芦丝,还有便携式音响,他用这些乐器组织村民开联欢会,宣传党的惠民政策、法律法规以及毒品的危害。好多村民说:“安乐村从来都没有过文化类的活动,老杨来到村子里后,我们也有了自己的文化生活了,年轻人都不再赌博了。”老杨觉得他的这些乐器派上了用场,打心里高兴。
2013年底,老杨在安乐村驻村两年要返回公安局了,村里2000多百姓又联名摁手印找到县委领导,不让老杨走,还要为他请功,县公安局只好让老杨固定挂钩联系安乐村,村里还聘他为“荣誉村民”。(记者 罗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