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以来,江苏镇江开发区法院行政诉讼案件数量激增,新类型案件不断涌现,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开发区法院改进机制、加强力量、强化学习,不断提升行政诉讼审判水平。
强化审判团队。将行政诉讼审判点从丁卯法庭调整至院本部,建立审判团队,实行专人审判。精心挑选了三名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具有一定审判经验的法官组成审判团队,所有行政诉讼案件全部由该团队审理。同时,从立案到审理,分管院长全程参与所有案件进程,直接参与部分案件的高位协调与和解等工作,进一步充实了团队的审判力量。
强化内外联动。对内,加强立案庭与审判团队的对接,对请求事项是否属于行政审判权限范围共同研究决定,对不属于行政案件受案范围,当事人坚持行政诉讼的,由立案庭法官和审判团队法官共同做好法律释明工作;对外,加强与行政机关的沟通,妥善处理好监督促进依法行政与保障群众合法权益之间的关系,对在诉讼过程中发现的瑕疵、问题和隐患,第一时间向有关部门发出司法建议。今年以来,先后有三份司法建议得到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的批示和肯定。
强化请示汇报。对部分疑难复杂、社会影响面广、在事实认定与适用法律上存有较大争议的案件,由承办法官或者分管院长带队,及时向上级法院请示汇报,厘清办案思路,澄清认识困惑,规范裁判文书,力争每起案件事实认定清楚、法律适用准确,减少案件的发改率。
强化学习研讨。主要是三个层面:一是立案层面的研讨,由立案庭的法官和审判团队法官共同参加,加强对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立案条件、诉讼主体资格等问题的研究,既充分保障当事人诉权,又引导当事人通过正确的救济渠道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二是审判团队集体学习研讨,共同研究讨论在手审理的案件,分析研判行政诉讼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提升理论素养和实务能力;三是参加民事审判庭的集体学习研讨,拓宽知识视野,完善知识结构,实现知识互补,带动行政诉讼审判水平的不断提升。
·浙江:北仑法院行政诉讼启用“圆桌”模式
·江苏建立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机制
·浙江积极推行行政诉讼简易审
·修改行政诉讼法的基本遵循
·法律界人士建言进一步明确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破解行政诉讼“执行难
·破解行政诉讼“执行难
·一些常委委员建议修改完善行政诉讼证据制度
·聚焦行政诉讼法修改"红头文件"违法时怎么办
·行政诉讼监督权还可更充足
·去年郑州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1764件 其中——因信息公开事务被提起行政诉讼52件
·海南试行行政诉讼交叉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