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打防管控多管齐下,提升禁毒工作整体效能
山东:缉毒合成作战机制助力破毒品大案
2013年以来,山东公安机关突出遏制毒品危害、遏制毒品来源、遏制新吸毒人员滋生三个重点,坚持打防管控多管齐下,带动了全省禁毒工作整体效能的不断提升,有效遏制了毒品蔓延的势头。
打 穷追猛打、露头就打、严查严打
2013年以来,山东各级公安禁毒部门以“破案攻坚会战”为载体,连续组织开展“肃毒害、创平安”、“县级公安机关缉毒会战”等一系列快节奏、高密度的打击整治行动,取得了重大战果。2013年全省共破获毒品案件4081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4988名,缴获各类毒品315千克,同比分别上升159%、129%和250%,均创历史新高,禁毒攻坚会战多项指标增幅位居全国第一。
在打击毒品犯罪工作中,山东公安机关坚持穷追猛打,以毒品目标案件工作机制为牵引,2013年15起部级、65起省级目标案件全部破获,省公安厅直接组织破获重特大毒品案件17起;坚持露头就打,本着“发现得早,控制得住”的原则,坚持打早打小打苗头,最大限度减少毒品危害。对多发性零包吸贩毒活动,在重点区域、重点部位连续组织开展了两次扫毒集中清查行动,查获涉毒人员400余人;坚持严查严打,依托全省环鲁治安检查站和毒品检查站,严密毒品查缉防线和措施,连续缴获各类毒品10.14千克;坚持上追下打,针对危害突出、群众反映强烈的网络涉毒犯罪活动,组织实施网上侦查、网下破案,有效遏制了此类违法犯罪的高发势头。
为充分发挥县级公安机关打击涉毒犯罪的职能作用,今年年初,山东公安机关在全省组织开展了“县级公安机关缉毒会战”,以“打团伙、摧网络、破大案、抓毒枭、端毒窝、断通道”为目标,全警合力,定期排名通报,并健全完善了多警联动、同步上案、捆绑奖惩的缉毒合成作战机制,对涉毒违法犯罪活动主动发起凌厉攻势,严厉打击了各类涉毒违法犯罪行为。今年1月至4月份,全省共破获毒品违法犯罪案件3071起,同比上升93%;抓捕毒品犯罪嫌疑人716名,同比上升50%。3月下旬,威海市公安机关会同哈尔滨警方成功侦破部级毒品目标案件,抓获制贩毒犯罪嫌疑人5名,摧毁冰毒加工厂1处,缴获冰毒9.6千克、手枪1支。烟台、临沂等地公安机关也相继破获多起重特大毒品案件,共缴获冰毒40余千克、枪支2支。
打击毒品犯罪单靠公安一己之力并不现实,必须全社会动员合成打击。在山东省委、省政府和省禁毒委的统一领导协调下,山东公安、司法、金融、文化、工商等部门既各负其责又协调联动,形成了打击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强大合力。司法、金融等部门结合日常工作,收集深挖涉毒线索,加强对涉毒洗钱可疑资金的监管,为公安机关提供了强大的信息支持。公安、文化、工商等部门联合行动,不断加大对歌舞娱乐场所涉毒问题的集中整治,净化了社会环境。铁路、海关、民航、交通、邮政管理等部门严密禁毒措施,压缩毒品运输空间。
控 依托社区禁吸戒毒
针对吸毒人员戒断难、巩固难和回归社会难等问题,山东公安机关把社区戒毒作为“禁毒进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力推动禁毒服务延伸和管理机制创新,有效提高了对吸毒人员的动态管控水平,巩固了吸毒人员的戒毒康复效果,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山东公安机关以“社区六进”为载体,强力推动禁毒服务延伸和管理机制创新,推动有关乡镇、街道办事处依托社区资源,积极推进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办公室建设,落实有针对性的社区戒毒措施。全省先后建成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办公室448个,未发生吸毒人员肇事肇祸事件。同时,公安机关建立帮教制度,定期与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及其家属进行谈心,及时掌握其现实表现,加强对吸毒人员的法制教育和帮扶救助,协调卫生行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帮助解决他们在就业、求学、医疗等方面的难题。
为全面加强吸毒人员动态管控工作,山东公安禁毒部门自今年4月开始在全省范围内部署开展专门工作,充分发动社区民警、禁毒社工等专门力量和戒毒人员家属,采取落地查找、走访了解、跟踪追查等方式,准确了解吸毒人员的下落和现实表现情况。
防 预防宣传,倾力治本
2013年10月15日,泰安市第一所青少年禁毒预防教育示范基地在泰安市文化产业中等专业学校揭牌,为其他学校开展毒品预防教育起到了示范辐射作用。泰安市紧紧围绕青少年这个预防宣传教育的重点和“不让毒品进校园”的禁毒主题,积极整合资源,开展了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禁毒宣传教育工作,有效提升了学校师生以及学生家长识毒、拒毒、防毒意识,营造了禁绝毒品的浓厚氛围。
为加大全民禁毒预防宣传教育力度,山东各级政府把禁毒预防宣传教育作为禁毒工作的治本之策纳入宣传工作整体规划,制订深化禁毒预防宣传教育的具体措施,扎实推进禁毒预防宣传教育“进学校、进家庭、进社区、进单位、进场所、进农村”,大力开展“无毒基层单位”创建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全民识毒、拒毒、防毒的意识和能力。
2013年6月29日晚,禁毒预防教育题材现代豫剧《流泪的风铃》在定陶县天源农贸城演出。该剧通过讲述一名青年不慎沾染毒品带给整个家庭的痛苦和灾难,真实再现了毒品对百姓、对家庭和社会的严重危害,引发了2000余名现场群众的心灵共鸣,赢得热烈掌声。
山东省在禁毒宣传形式上不断创新,为全民识毒、拒毒、防毒提供了强力助推。2013年以来,全省各级禁毒、宣传、广电、教育、文化等部门以青少年和防范合成毒品危害为重点,全面掀起禁毒预防宣传教育高潮,连续组织开展了“6·26”集中宣传、公开销毁毒品、编排禁毒戏曲巡演等一系列覆盖面广、形式新的禁毒宣传活动。各级各部门组织发布网上禁毒微博、播出禁毒公益广告、禁毒法律知识咨询等活动,社会各界踊跃参与,交流互动,营造了浓厚的禁毒宣传氛围。截至目前,全省已发展禁毒宣传志愿者5万多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00余万份,组织宣传小分队450余个,受教育群众达2000余万人次,全民识毒、拒毒、防毒意识普遍增强。
为推动禁毒预防宣传教育社会化、常态化,山东各级政府坚持日常宣传教育与重点时期集中宣传教育相结合,禁毒主题宣传与普法教育、科普教育、公民道德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公益性的禁毒预防宣传教育活动。除确定每年6月份为“全省禁毒预防宣传教育月”外,还组织有关部门在人员密集场所设立禁毒公益广告牌,在媒体常态播放禁毒公益广告,进行多方位宣传。
结合“社区六进”工作,山东公安机关依托警务室,在全省建设禁毒宣传教育阵地。全省各地公安机关纷纷结合“无毒村”、“无毒社区”、“不让毒品进我家”等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禁毒宣传教育,在社区、村庄、居民楼院、单位、场所设置宣传栏、标牌,采取知识讲座、警民恳谈会等形式,开展经常性的宣传提示,依托社区警务室、居民活动中心建立禁毒预防宣传教育基地,向群众重点宣传合成毒品的危害。他们还督促指导辖区学校贯彻落实好《中小学生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大纲》,综合运用网络、微信、微博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毒品预防教育,形成社区群众积极参与禁毒工作的浓厚氛围,使有关法规和毒品预防知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管 严管严控,堵源截流
山东是医药和化工大省,易制毒化学品企业1.3万多家,年易制毒化学品流通量达4500多万吨。随着合成毒品问题加剧,防止易制毒化学品非法流失和对重点制毒物品监管工作面临严峻挑战。面对错综复杂的毒品犯罪形势和艰巨繁重的禁毒工作任务,全省各级公安禁毒部门不断加强易制毒化学品管理信息化和规范化建设,逐步形成了管理严密、服务高效、企业自律、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为提升对易制毒化学品违法犯罪严打震慑力,山东公安机关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不断强化侦查经营力度,大力实施专案侦查、公开查缉、来源倒查、流向追踪等措施,严厉打击走私、非法买卖易制毒化学品违法犯罪活动,最大限度地堵塞管理漏洞,切断流失渠道。近年来,先后成功侦破了烟台“3·31”非法走私醋酸酐案、菏泽“3·16”非法制造羟亚胺案等一大批易制毒化学品大要案件。2013年,全省共破获易制毒化学品犯罪案件213起,缴获各类易制毒化学品1329吨,分别位居全国第一位。
在强化打击的同时,山东公安机关坚持依法行政,实现常态化管控能力新提升,出台了《易制毒化学品执法操作规范指引》等一批服务实战、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严格核发购买、运输许可证和备案证明,强化售前核查和售后备案,有效遏制了易制毒化学品非法流失。2013年,全省公安禁毒部门以服务企业发展为宗旨,以开展行政许可审查、清理工作为契机,深入推广易制毒化学品管理信息系统的普及和应用,进一步提高了行政审批实效。目前,全省共纳入系统管理企事业单位共计1.3万余家,办理各类电子证书40余万份,年均审批易制毒化学品近5000万吨。他们还将全省易制毒化学品管理信息系统与“山东公安服务在线”平台对接,通过“预警、研判、监控、服务”四位一体的综合功能,实现了对易制毒化学品生产、销售、使用、库存等各环节的信息共享、实时审批和动态监控。
——【打击毒品犯罪经典案例】——
济南:深挖细查破获一起吸贩毒案
今年2月28日,济南市公安局专案组对一个同性吸毒群体采取收网行动,抓获吸毒人员16名。
2012年12月22日,济南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接到举报电话:天桥区某小区居民唐某曾向许某兜售毒品,且唐某明知自己患有艾滋病仍与许某发生同性关系,导致许某因患上艾滋病而自杀。济南市公安机关对此线索高度重视,组成专案组,全力侦办此案。今年1月20日,专案组抓获了向许某兜售毒品的唐某;2月27日,唐某的贩毒上线范某落网。
经初步审查,专案组发现这是一个以互联网即时聊天工具为平台,以吸毒和发生同性关系为目的的吸贩毒群体。该群体一般通过QQ视频查看对方条件后,通过手机通话、收发微信等方式进行约见。2月28日,专案组对该同性吸毒群体采取收网行动,抓获吸毒人员16名。
滨州:利剑出鞘破获网上买卖制毒原料案
2013年4月,滨州市公安局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移送的非法买卖麻黄碱类复方制剂相关线索入手,围绕犯罪嫌疑人活动轨迹,不断延伸扩线,查出涉及山东、广东、福建、江苏、河南、湖北、湖南、甘肃、上海等多个省市的7家涉案医药公司、4家涉案物流公司、20余名涉案嫌疑人。
经调查,犯罪嫌疑人采用网络虚拟身份,通过QQ等聊天工具沟通联系,利用快递、物流方式转运,采用虚假姓名、代号、品名等隐蔽形式逃避检查,从全国各地高价收购含麻黄碱复方制剂,最终贩卖到福建、广东等地提炼麻黄素制造毒品。确认证据后,滨州公安机关全面收网,抓获犯罪嫌疑人15人,查获涉案麻黄碱类复方制剂达1.5吨(可提炼麻黄素约900千克、加工冰毒520千克),涉案价值1500余万元,从而彻底摧毁了一个在全国范围内购买原料制造毒品的庞大犯罪网络。
济宁:精确研判侦破特大涉枪贩毒案
2013年4月,济宁市公安机关发现张某长期从广东省购买毒品在济宁市进行销售,遂展开前期调查,此后将该案立为毒品专案进行侦查。为彻底打掉整个贩毒网络,专案组经过5个多月的艰苦侦查,查清了以张某为首多达10余人的贩毒网络。
9月5日,专案组发现张某在广东省购得大量毒品准备运回济宁市进行销售。专案组连夜研究作战计划,组织50余名警力,对整个毒品贩运网络的14名主要犯罪嫌疑人进行锁定。9月7日,犯罪嫌疑人张某驾车刚返回济宁市,指挥部一声令下,各路民警统一行动,将前期锁定的14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共缴获毒品约15千克、仿制手枪3支、运毒车辆5部。
威海:多警联动破获特大制贩毒案
今年2月12日,威海市公安机关获取一陈姓男子准备制造毒品进行销售的线索,遂成立了多警种参与的联合专案组对其进行侦查。专案组经过大量工作,查清了犯罪嫌疑人陈某在威海市环翠区某厂房内的制毒工厂,并获悉陈某已购进大量制毒原料,准备实施大宗毒品制造。
3月22日,专案组发现陈某开始向外兜售毒品,果断决定实施收网。当天上午,专案组将正在进行毒品交易的陈某、李某抓获后,立即对其制毒工厂进行搜查,当场查获冰毒9.6千克、仿真手枪1支及制毒设备一批。随后,专案组顺线追踪,将陈某的3名贩毒下线全部抓获。
青岛:架网守候侦破特大跨境走私制毒物品案
2013年9月12日,山东省公安厅接公安部通知:巴基斯坦禁毒部队查获一批由青岛港走私出境的醋酸酐。省公安厅迅速部署,指示青岛市公安局立案侦查。经过缜密侦查,专案组先后抓获了席某、贾某等多名犯罪嫌疑人,公安机关在乌鲁木齐口岸将准备入关的巴基斯坦籍犯罪嫌疑人阿坝抓获。
经调查,2013年4月,阿坝从河北、天津、山东等地大肆收购醋酸酐100余吨,并通过伪报品名、伪造资质、夹带藏匿等手段,先后4次通过青岛港走私出境转运至阿富汗制造毒品。
专案组还在青岛某公司仓库现场查获拟走私出境的46.5吨醋酸酐,摧毁了一个向金新月地区走私醋酸酐的特大犯罪网络,切断了一条从青岛经伊朗、巴基斯坦等国向阿富汗走私醋酸酐的走私贩毒通道。(记者 李嘉庆 通讯员 李全栋)
·山东德州:把群众路线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山东公安边防总队开展送文化器材下基层活动
·山东部署开展省内机动车无委托异地检验工作
·山东民警为助考车辆系上“蓝丝带”
·山东栖霞“五必访”晓民意接地气
·山东临沂着力提高反恐处突核心战斗力
·山东临沂着力提高反恐处突核心战斗力
·山东东营多部门联手严打建筑领域“霸头”
·山东:人性化管理、贴心式服务护航高考
·山东多措并举加强和改进禁毒工作
·山东东营企业专职消防队大比武
·山东垦利:情感呵护未成年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