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与被称为“许三多”的官员巨商许迈永面对面交锋;他曾将全国首例特大地沟油制售案的始作俑者绳之以法;他被称为浙江省宁波市检察机关的“首席公诉人”。
他就是宁波市人民检察院公诉一处副处长陈永明,十多年来,他始终秉承着一个信念,“绝不允许一个冤假错案”,最近他又从全国数千名优秀检察官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全国模范检察官”荣誉。
近日,陈永明接受《法制日报》记者专访,讲述荣誉背后的故事。
办理大案要案与贪官斗智斗勇
初见陈永明,憨厚老实的面相,话也不多,谁能想,在三尺公诉台上,他惩恶扬善,是何等的意气风发。
陈永明从事公诉检察工作十几年,专办大案、要案,主办各类刑事案件240余件,其中有173人被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
他与许迈永在庭审上斗智斗勇的经历,至今为人津津乐道。
受贿1.4亿余元、贪污5300余万元、违规返还土地出让金7100余万元……2011年3月16日,号称“许三多”的杭州市原副市长许迈永贪污案开庭。
作为此案的公诉人,陈永明深知许迈永案不好打,不过既然代表了司法公正,再硬的骨头也要啃下来。
果然,庭审一开始,许迈永就不断卖弄自己的“高智商”,一会辩称自己的行为“是职责所在,并非利用职权为他人谋利”,一会辩称部分收受的钱财是与他人的人情往来等,理直气壮、滔滔不绝。
不过,再狡猾的“老狐狸”也逃不过“好猎人”。
陈永明早就对许迈永可能提出的辩解进行了反复预测,并准备了详尽的答辩策略。
“为何行贿人事前或事后都得到了许利用职务便利所提供的利益?为何财物价值远远超出正常人情往来范畴?为何人情往来只有别人送而不见你许迈永还?”一连串的反问句问的许迈永哑口无语。最后,陈永明指出,所谓的人情往来其实就是赤裸裸的权钱交易。
长达6小时的辩论中,陈永明总能一针见血地戳穿许迈永妄图避重就轻、避实就虚的把戏,使许迈永从一开始的口若悬河到最后哑口无言。
陈永明说,“追求公平正义是每个公诉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2012年,他因为办理职务案件突出,他获评全省政法系统百佳办案能手。
百姓关心的问题必须要解决好
食品安全、医疗卫生这些都是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问题,近年来,浙江省检察机关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等的打击和指控力度在进一步加大。
陈永明告诉记者,“虽然我是一名检察官,但我也是一名普通百姓,百姓关心的问题必须要解决好!”
2012年,全国首例特大“地沟油”制售案曝光,引发了非常大的社会反响,地沟油居然有专门的加工机构,并制成食用油进行销售,让很多老百姓产生了恐慌。
宁波市检察院在接手这一特大“地沟油”制售案后,立即抽调以陈永明为主的办案骨干,组成专案组。
陈永明知道,这个案子必须速战速决,尽快给老百姓一个交代。
顶着各方的压力,陈永明带领调查组成员奔赴浙江、四川、河南、山东等多地调查取证,终于将掏捞、粗炼、倒卖、深加工、批发和零售等“地沟油”黑色产业链的各个流程完整提炼了出来,案情豁然开朗。
离庭审还剩5天,案卷材料已经堆了2米多高,为了不错过每一个细节,陈永明带头将案卷资料一字一句地读给调查组成员听。整整2米高的案卷,大家听陈永明读了2遍。
看到以柳立国为首的犯罪嫌疑人全部都受到了法律的严惩后,陈永明长舒了一口气,“终于给了老百姓一个交代,大家可以放心买油了。”
细致入微不允许一个冤假错案
“俗话说,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我觉得我是入对了行。”陈永明说,从事检察官这份职业,他面临着无数的挑战,也收获了很多快乐。
从业十年,陈永明的细致入微在宁波市检察院是出名的,上百页的起诉书,他都要逐字逐句地读上好几遍,确定不遗漏一个细节。
象山县石浦镇的外来务工人员人李某去年10月因为将一起喝酒的两名老乡捅成一死一伤,被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无期徒刑。研读案卷后,陈永明的内心升起一连串问号:李某和老乡平日并无仇怨,为何要下此狠手?其中会不会另有隐情?
整整120多页的起诉书,陈永明研究了一个通宵,终于在李某的笔录中发现了一处疑点,李某在笔录中交代,他觉得这两个老乡要害他。
一般人可能就根据这点确定李某拥有作案动机了,但是陈永明却坚持要给李某做精神方面的司法鉴定。
两个月后,鉴定结果终于出来:李某在行凶时有病理性醉酒迹象,被认定为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依法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作为执法者,必须依法保障公民权益,无论是被告人,还是被害人,在我的检察生涯里,绝对不允许一起冤假错案。”陈永明说。
宁波市检察院副检察长杨峰用三个字来形容陈永明:“诚、硬、潮”,诚即对党忠诚、对法律忠诚和对百姓忠诚;硬是为人硬气、素质过硬、作风过硬;潮是敢做事业上的弄潮儿。
这个铁汉还有柔情的一面,同事孙环宇告诉记者,每逢情人节、结婚纪念日、妻子生日,他都会给妻子送花,每次11朵白玫瑰。
“如果再给我一次选择机会,我依然不会后悔当初的选择,成为一名人民检察官。”陈永明坚定地说。(记者 陈东升 见习记者 王春 通讯员 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