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浙江

浙江绍兴:到群众中传递司法正能量

2014-05-20 09:02:0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越城法院法官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资料照片

  上虞法院开展春耕法庭送法活动。资料照片

  近年来,浙江省绍兴市两级法院始终坚持以党的群众路线为指引,把工作出发点和归宿点真正放在关心群众切身利益、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坚持公正司法、高效服务的为民情怀,进一步拉近法官与群众的感情,树立法院和法官的良好形象,奏响了一曲曲司法为民的新乐章。

  “这是我的工作”

  一说到基层法院的信访接待,能想到的总是最尖锐的矛盾,最激动的当事人。的确,这是一项让很多人都皱眉头的工作,但是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人民法院,就在这个岗位上,却有一个人人都竖起大拇指的老法官——吕福兴。

  今年58岁的吕福兴已经是在法院工作31年的资深法官,2007年起负责信访接待。

  “很多人问我怎么看待信访接待,我说我就是个救火兵。”吕福兴说,很多当事人都是怒气冲冲地来,有的甚至一进门就冲着他骂。而他始终笑脸相迎、热情相待、亲切相送。

  “你的真诚群众都能感受到。”说话时,吕福兴脸上始终洋溢着微笑,“信访接待,就是要擅于倾听,要尊重来访者,而这也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基础。”正是这浅浅的真诚的笑容,平复了多少当事人激动的情绪。

  做好信访接待工作并不容易,不仅要求接待人员要有渊博的法律知识、丰富的工作经验,而且要对法院各项工作都有深刻的理解。而这,也难不倒吕福兴这个“综合兵”,他不仅具有良好的表达、说理能力,能够第一时间做好说服安抚工作,而且在面对各种类型的案件和不同性格的当事人时,他总能找到症结所在,并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做到对症下药。8年来,吕福兴把每个来信来访群众的信息和诉求都登记造册,到现在为止已有厚厚的二十多本,经他处理的信访案件多达1000余件,80%以上都能成功化解。

  其实,并非所有来访群众都是来反映诉求的,许多人只为了咨询一些法律问题。对此,吕福兴并没有推辞,而是充当起“勤杂兵”,帮忙联系落实。每年,经他接待的来电来访群众就达数千人。有时候忙起来常常耽误了吃饭,同事劝他说:“老吕啊,身体第一啊。”他却说,“这是我的工作!”

  “这是我的工作!”正是这句最朴实的话,让吕福兴在这个看起来并不招人喜欢的岗位上,一干就是8年,毫无怨言。也正是他的这份敬业,让他在这个岗位上屡获功勋,被评为省级优秀法官,荣立个人一等功一次,三等功二次,并多次被当地政法委评为集中处理涉法上访问题先进个人、平安综治先进个人。

  “不食人间烟火”的法庭庭长

  “蔡庭长,我打听过了,案件在您这里办理,我们老百姓绝对放心。”36岁的赵某说。

  赵某与村书记的老婆孙某因琐事发生争吵,赵某被打成轻伤,花去不少治疗费用。多次向孙某讨要医疗费未果,无奈告到法庭。

  案子受理后,赵某心里着实没底,总认为村书记各方关系好,法庭肯定会偏袒她。

  得知案件是上虞市人民法院小越法庭庭长蔡军民承办后,赵某开始四处找关系,但不少亲戚朋友都说,蔡庭长“不近人情”是出了名的,“蔡庭长办理案件肯定公平,你大可放心”。

  庭审后,没过几天,赵某拿到判决书,孙某被判赔全部医药费。拿到赔偿后,赵某十分感激,背了一蛇皮袋栗子到法庭,说要谢谢公正办案的蔡庭长。

  被当场谢绝的赵某说这是自家产的土货,何况官司已经打完,不算行贿。蔡庭长微笑着说:“我收了你的栗子,人家会说,哦,原来他们早就有过承诺,官司打胜事后补谢,你叫我今后还怎么办案?”

  赵某没法,只好背着栗子回去了。

  20多年来,蔡军民办理了近3000件案件无一被改判或发回重审,所办案件也无一信访或投诉,在群众中树立了很好的口碑。多年来,蔡军民先后被评为全省政法系统规范执法先进个人、全省诉调衔接工作先进个人等。

  被称为“不食人间烟火”的蔡军民总是把群众冷暖系在心头。2013年12月,他发现有个老汉在法庭门口徘徊,就前去仔细询问情况,得知这个75岁的张老汉无妻也无子女,独自居住在敬老院。朋友老黄向其借款5万元,到期一直未还。为了省钱,张老汉从乡敬老院步行2个小时才来到法庭,但到了法庭门口,从未打过官司的张老汉不敢进去。听了张老汉的述说,蔡军民让立案人员马上办理立案手续,并通知被告老黄按指定时间直接到敬老院进行调解,蔡军民又拿出10元钱给张老汉乘车回敬老院。后该案经过细致耐心地做工作,老黄终于分期还款给张老汉。

  蔡军民说:“人生在世,只要在自己的岗位上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做一点好事、实事,为案件当事人分一份忧、解一道难,就无愧于自己的一生。”

  法官多跑腿群众少折腾

  “真没有想到在家门口也能打官司。”上虞村民79岁孙老太说,自己疾病缠身,生活难以自理,在赡养问题上4个子女相互推诿,村委多次调解也未能解决,没想到就在家门口,法官来给解决了。

  孙老太委托别人将4个子女告上法庭后,原本定于在上虞法院丰惠法庭开庭,但庭长徐剑英考虑到案件当事人在山区,交通不便,特别是作为原告孙老太年龄已到古稀,为避免当事人在酷暑高温中长途奔波打官司,特意将该案安排在陈溪乡塔溪村村委巡回审理。

  双方当事人被徐剑英为当事人处处考虑的诚意打动,经过徐剑英耐心细致地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一起赡养纠纷得到圆满解决。

  “法官多跑腿,群众少折腾,辛苦有一点,但是只要群众有需要就很有必要,很值得!”徐剑英说。

  徐剑英办案不仅处处为老百姓着想,还以办案有耐心而闻名。不论案子大小,时间多紧,只要当事人找她陈述案情,她都耐心听当事人陈述,当事人没说完决不轻易打断,只要当事人没有离开的意思,她绝不借故推辞。在调解过程中,她注重调查摸底,最大限度了解案情,吃透案情,从不粗枝大叶,让当事人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2013年,李某因为修建房屋同邻居丁某产生矛盾,双方不肯调解。为了妥善处理好案子,徐剑英先后6次来到双方当事人家中了解案情,耐心做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最终让两家握手言和,李某高高兴兴来到法庭办理撤诉手续。“徐庭长不仅帮我解决了矛盾,还帮我们两家重新成为好邻居,要不是徐庭长,我就算赢了官司,也不会开心的。”

  当事人心中的“知心大姐”

  善良热心、耐心周到、坚韧顽强是上虞法院民二庭副庭长李蕊办案的特点。她常说:“老百姓其实不愿意打官司,是迫不得已才走进法院的,作为法官,应该让群众带着不平来,怀着满意走,让群众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法律的威严,更要让矛盾纠纷得到真正解决。”

  在办理章某诉其丈夫王某离婚案时,尽管双方同意离婚,并就财产和孩子抚养等问题作了清理,本可以顺利调解结案,但李蕊通过一些细节发现双方感情并未完全破裂,有重归于好的可能。因此,李蕊并没有根据当事人要求出具调解书,而是让两人先回家。

  几天后,李蕊来到两人家中,和他们拉家常,深入细致了解情况。李蕊发现这对夫妻因为家庭琐事引发矛盾,因为赌气才闹起来离婚官司,经过李蕊的悉心劝解,丈夫王某主动向妻子章某道歉,两人最终消除怨气,和好如初。

  类似离婚案件,经过李蕊耐心处理,横眉冷对来、欢欢喜喜走的还有很多。孙某和金某是一对85后小夫妻,2013年来法院打离婚官司,在李蕊的调解下最终和好。案件审结了,李蕊成了这对小夫妻的“知心大姐”,后来,小夫妻一有矛盾都会不约而同选择打电话向李蕊“投诉”,而李蕊总是耐心认真倾听,耐心开解。

  李蕊说,家庭纠纷案件大多都会掺杂着感情因素,要处理好,除了讲法理,更要讲人情,只有让群众信任法官,他们才会打开心结,也才能在根本上化解矛盾。

  “保持一颗勇于担当的责任心”

  “我同意签字,王法官,真的感谢你做那么多次工作,为我家老头子讨回了公道。”一起地下设施损害责任纠纷案中的原告潘苗芹激动地握着新昌县人民法院法官王海云的手,王海云已记不清自己这是第几次为这个案件做调解工作了。

  潘苗芹的丈夫徐新桥晚上外出办事过程中,不慎掉入村口路边未盖实的下水井后死亡。由于几个责任部门对此事敷衍搪塞,潘苗芹无奈之下一纸诉状将相关部门诉至法院。在审理过程中,潘苗芹多次信访,甚至在对该案件现场勘查时,王海云还曾被人堵在村口不让其调查。

  面对这些挫折、委屈,王海云不厌其烦、全力以赴地解民困、化民怨,通过村委、乡镇街道的驻村干部等多元化渠道做工作,促使原、被告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其实一开始办案我也挺怕当事人闹访、缠访的,但是时间长了我觉得既然群众信任我,把案子交到我手上,那我就应该认真负责办好。虽然有时苦点、累点,但任何案件都关乎百姓的切身利益,我总是提醒自己要保持阳光心态,保持独立的思考和一颗勇于担当的责任心。”王海云说。

  进入法院已经是第6个年头了,从刚进法院时对法官职业的神圣憧憬,到面对当事人指责时候的内心彷徨,再到案件处理过程中遇困难不叫苦,遇难题不畏缩,主动担当20余起复杂疑难信访案件的居中裁判者,他坦承自己转变了很多,但法律梦依然还在,而且变得更为真实,用心办案、甘于平淡、司法为民的信念让他相信只有沉下心来接地气,才能提升老百姓心目中的司法公信力。

  “法官应该学会享受孤独”

  “刘老师,这么晚了,还不下班吗?”这是嵊州市人民法院刑庭法官刘安琳最常从同事口中听到的。

  2008年,刘安琳进入嵊州法院工作,如今已成为该院刑庭的业务骨干。他很关注案子中的细节,在审理一起三名村干部受贿案中,因案情复杂,影响重大,刘安琳作为承办法官承受极大的压力。他庭前充分准备,庭审中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庭审从上午9点一直到晚上9点,最终形成结论报审委会讨论决定,改变了公诉机关对各被告人的定性。

  判决后,控辩双方均不服,分别提起上诉、抗诉,但最终上级法院裁定维持原判。

  离开法院大楼,仍有不少自由的夜晚和周末属于自己,但是因为法官的身份,他必须谨言慎行,对社交活动慎之又慎,远离诱惑,免受外界的不良影响。几经比较,刘安琳还是觉得挑灯研习、伏案疾书最感充实,只有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以及娴熟专业的审判技能才是法官公正断案的保证。

  刘安琳坦言:“由于繁忙,我的生活缩小成两点一线,有时,我也会有孤独感,但作为一名法官,应该学会享受孤独、安于平凡、坚守公平正义!”(记者 余建华 通讯员 李运福 魏金金 梁 军 杜杭莉)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浙江慈溪:出台机制保护在押未成年人权益
·浙江宁波海事法院发布海事审判白皮书
·浙江:树立公正廉洁良好形象
·[视频]浙江开展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
·浙江:实打实正作风 激活力促发展
·浙江嘉兴南湖千名评议员进警营“挑刺”

·浙江嘉兴南湖千名评议员进警营“挑刺”
·浙江永康:救助36名外地籍刑事被害人
·浙江经济犯罪侦防网上线运行
·浙江安吉打掉一个盗墓团伙
·浙江出实招加强民诉监督
·浙江海宁公安机关为百姓张起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