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重在搭建平台
天元区泰山路街道大岭社区动员社会力量的抓手则是“雷锋号”志愿者工作站。
本刊记者在大岭社区了解到,该工作站成立于2008年10月,由社区居民志愿者、党员志愿者、辖区单位志愿者和社会志愿者组成,目前有注册志愿者286人,志愿服务的内容包括未成年人教育、卫生保洁、义务巡逻、健康服务、法律援助、心理咨询、书法美术、爱心帮扶等多个方面。
大岭社区居委会党支部书记黄霞说,例如,居民聂永富牵头组成了“社区生活110”志愿服务队伍,为棉纺厂生活区内的留守老人和儿童提供水管维护、电路维护、治安维护等服务;曾任职于某街道办事处的邓老师具有一身才艺,定时免费为社区书画爱好者开设书画培训班。
“工作站的作用,就是搭建一个联通志愿服务供与需的平台。一方面,我们广泛搜集了社区居民对志愿服务的需求情况;另一方面,不同的志愿活动需要不同专长的志愿者,我们通过张贴招募海报、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广泛招募志愿者,搜集各类志愿者的供给信息。通过这一平台,将志愿供给按需分配给服务对象,实现了公益求助者与公益提供者之间的无缝对接。此外,我们也会对志愿者进行必要的培训,以便他们更好地进行志愿服务。”黄霞介绍说。
据了解,株洲市已建立首批“雷锋号”志愿者工作站20个,有各类志愿者服务组织1057家,常年参与志愿者服务的人群近10万人,每年累计向社会提供400万小时的志愿服务。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宋世明分析,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权力伸向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包揽社会、吸纳社会,基本上与社会融为一体。而改革开放以来的行政体制改革,开启、加速了社会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应更好发挥社会力量在管理社会事务中的作用。让群众依法通过社会组织进行自律管理、自我服务并参与社会事务管理,有利于更好地发挥群众的主人翁精神,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