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工作当成事业干
追忆山东高速公路交警总队一支队寒亭大队副大队长杨冰
杨冰是山东省公安厅高速公路交警总队一支队寒亭大队副大队长。3月10日6时35分,杨冰驾驶警车在高速公路巡逻时遭遇交通事故,不幸以身殉职,年仅32岁。本报4月3日头版头条刊发了杨冰的事迹通讯《用生命守护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在公安机关及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近日,记者走进杨冰的家中和生前工作单位,听他的家人、同事、群众讲述他们眼中的杨冰。
“每一个岗位他都能挑起来”
杨冰已经牺牲两个多月了,但谈及他,山东省公安厅高速公路交警总队一支队寒亭大队二中队中队长王大伟仍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杨冰工作太拼命,他把工作当成事业干。”王大伟说,“他正直、用心,对待工作丁是丁、卯是卯。”
去年11月的一天晚上,杨冰和王大伟在高速公路上巡逻时发现一辆大货车违法停车,杨冰开具了处罚单,货车司机签字后没拿单子就上车走了。“当时杨冰就觉得不对劲,结果在警车后座上发现了200元钱。”杨冰赶紧上路追,追了100多公里,终于在淄博境内追上了货车。货车司机哀求杨冰:“我不要单子,照顾照顾,别扣我分了。”杨冰严词拒绝,并将钱还给了司机。
“从警9年,他换了好几个岗位,但每一个岗位他都能挑起来。”寒亭大队办公室主任夏传晓说,“我接的是杨冰的班,杨冰任办公室主任时,无论面对多么复杂的情况,他总能积极应对。现在我遇到棘手情况时,总会想,如果杨冰在,他会怎么干?”
群众遇难事,他总会伸手拉一把
得知杨冰牺牲的消息后,70多岁的杨晓村大爷老泪纵横:“上天不公啊,这么好的人怎么能走了呢!”杨晓村是杨冰老家青州市高柳镇河北杨村的村民,由于身体残疾,平日里只能靠轮椅行动,唯一的女儿已经出嫁,老两口生活很困难。
从上大学开始,杨冰每逢假期都会到杨大爷家帮忙干活。工作后,杨冰每次回老家,都会买东西去看望他,临走再给他留点钱。“杨冰从小就帮我,一帮就帮了十几年,跟我的半个儿子一样。”
张伟功是一名客车司机,让他记忆深刻的是2010年夏天的一天,他驾驶的客车刚上高速不久,后轮爆胎,无法行驶。巡逻到此地的杨冰帮他在车后设置好警示标志后,联系了路政人员前来换轮胎。在得知客车上一名旅客着急前往济南赶飞机时,杨冰帮忙联系了过路客车让这名旅客先走。
他帮了所有人,却亏欠了家人
“今天收拾东西的时候看到了女儿的轮滑鞋,这是你留给女儿最后的礼物。你说过要陪孩子学轮滑的,可是你一次也没有带她练习过。开会、执勤、处理事故,每到周末你的工作总是那么多。”杨冰的妻子王桂娟在他牺牲后写给他的信里写道。
王桂娟知道家里的事指望不上杨冰。“节假日别人全家团聚,他却是最忙的时候。下雨下雪,别人往家跑,他却往外跑。”
杨冰的妹妹杨梅也是一名警察。“有一次给他打电话,我发火了:当警察是忙,但谁也没你那么忙啊?”自从杨冰参加工作后,杨梅就很少能见到他。“上学时,我寒暑假回家见不着他,过节回家也见不着他。后来工作之后,我的单位离他的单位就10公里路,他从来没有到我的单位看过我。”
“人虽已去,精神永存”
“虽然杨冰走了,但是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将他的精神永远留下来。”山东省公安厅高速公路交警总队一支队支队长李西鲁说。
为更好继承杨冰遗志,一支队开展了向杨冰学习专题活动,组织学习杨冰的先进事迹,并让全体民警交流学习体会,查找自身差距,明确今后的目标,以实际行动树立山东高速交警的良好形象。
高密大队民警王少丽说:“杨冰为我们树起了一面旗帜,指引我们努力的方向。他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也将激励我们不断前进。”
寒亭大队教导员马新涛说:“我们学习杨冰,就是要学习他克难攻坚、敢打必胜、勇创佳绩的优秀品质,学习他困难面前不低头、危险面前不退缩的精神,学习他挺身而出、英勇顽强的作风,学习他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事业贡献自己全部智慧和力量的行动。”(记者 李嘉庆 通讯员 祝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