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云南

云南丽江公安:十四项措施改进作风服务群众

2014-05-16 16:30:1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云南长安网 

    为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加强执法服务,更好地顺应群众期待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丽江实际,5月8日,丽江市公安局推出以下十四项服务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措施。

    开设急用居民身份证“绿色通道”。对参加中、高考、农民工返乡等急需办理居民身份证的,办理时限缩短至15个工作日。对群众到县区公安局户政窗口申办“临时身份证”的,经确认后,当日内为其办理本人的临时身份证。

    推行旅馆业住宿登记便民措施。在全市范围内推进各旅馆与辖区派出所建立互联网QQ视频系统,2014年6月前,实现全市首批28个城区和流动人口相对较多乡镇派出所开通与辖区各旅馆互联网QQ视频系统(其后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推开),对未随身携带有效证件需要住宿的人员,由旅馆前台通过QQ视频系统,将需入住人员姓名、身份证号、头像实时传输到辖区派出所,由派出所值班民警通过公安内网对入住人员身份进行核实,确认后及时反馈相应旅馆办理登记入住。

    实行出入境证件网上预约办理。推行公民网上预约办理出入境证件。申请人可通过向“丽江公安出入境”新浪官方微博或QQ1843543794提交预约申请后,按预约办理时间到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接待大厅办理出入境证件,减少等待时间。

    提供旅游团队快捷通关服务。对有权经营出国(境)旅游的组团社申报的旅游团队和经贸代表团,丽江边防检查站启用旅游团快速通关查验系统,实现快速查验,缩短旅游团通关时间,提高旅游团通关效率。

    提供全国联网查询本人出入境记录服务。中国公民(含港澳台人员),可持本人有效出入境证件或居民身份证向丽江边防检查站提出书面申请,按照有关规定,经过面见申请人、审查、报批等程序,向申请人免费提供查询本人5年内出入境记录信息服务。

    提高消防行政审批效率。缩短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和备案抽查项目的审批办理时限,由规定的20个工作日缩短为15个工作日。推行消防行政事项协助申报和升级办理制度,通过协助申报和升级办理系统,为行政相对人提供全程跟踪服务。对校安工程、保障性住房、整体搬迁、大型电站移民搬迁和地震恢复重建等涉及民生工程开辟“绿色通道”,实行上门服务,“一站式”办理;对新集镇建设实行“介入式”服务,在选址、立项时就主动服务,帮助优化设计方案,从源头上把关,减少和避免先天性消防违法问题。

    抓好96119消防监督举报电话服务群众工作。加大社会宣传力度,严格按照火灾隐患举报投诉受理、转办、移送、抄告、核查、督办、回复、曝光等制度规定,抓好市、县两级公安消防部门“96119”火灾隐患举报投诉中心服务群众工作,及时接受社会群众对消防业务的咨询和对消防违法行为的举报投诉,对火灾隐患举报属实的群众予以奖励。

    建立预约会见和视频会见在押人员制度。采取向社会公布全市看守所联系电话、QQ号等方式,为在押人员家属、律师提供咨询、预约和其他申请服务,方便其提前预约到看守所会见在押人员的时间,减少等候时间;对符合规定条件人员,依申请提供家属通过互联网视频双向会见系统会见留所服刑罪犯,通过视频单向会见系统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服务。

    推出公安交通管理互联网、微信自助服务。2014年3月1日起,通过“云南省网上车管所”和“丽江道路交通安全信息网”互联网服务平台,实行小型汽车号牌“云P00A01-云P99Z99”按第五种编码规则自编自选;通过“丽江道路交通安全信息网”,新浪微博@丽江交警、腾讯微博@云南丽江交警,“丽江交警”微信公众平台,开展交通安全警示教育,提供交通违法查询、实时路况信息、安全提示,发布车管办事指南、车管业务场所地址联系方式、交管新闻、交管公告等便民信息服务。2014年6月1日起,提供道路交通事故自助处理服务。对机动车与机动车发生不涉及人员伤亡的财产损失事故,当事人可通过“云南交警”微信平台上传现场照片和相关信息,辖区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收到当事人上传的事故相关信息后,对交通事故作出认定并反馈给当事人,当事人可到全省任何一个交警大队打印交通事故认定书(简易)。

    推行机动车异地检验和预约检验。2014年6月1日起,在云南省注册登记的非营运小、微型载客汽车,车主可在全省范围内自主选择符合规定条件的检验机构进行异地检验。2014年6月1日起,在有2条(含)以上检测线的检验机构,开设预约检验通道和窗口,车主可通过互联网或电话预约检车,减少群众往返次数和排队等待时间。

    推出省内驾驶人异地考试服务。对符合机动车驾驶人约考条件但两个月内本地无法安排考试的,允许申请人选择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其他州、市考场,参加科目二或科目三道路驾驶技能考试。

    积极维护企业经营安全。积极预防和打击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各种经济犯罪,加大对涉及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重大经济犯罪案件的侦办力度,追缴犯罪所得,努力为企业最大限度挽回经济损失,维护企业生产经营秩序,保障服务企业发展。积极开展警企协作,根据工作需要采取主动走访企业,建立警企联络渠道等方式,及时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安全预警、风险防控等指导服务。

    开通12110短信报警服务。2014年4月1日起,在全市范围内提供移动、电信手机用户12110短信报警求助服务,为有听力和语言障碍人士、不方便使用电话语音报警的人员报警、求助或投诉提供方便渠道。

    加大警务公开力度。全市公安机关所有执法服务窗口全面落实首问首办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依法公开执法依据、申请条件、办理程序、收费标准、办结期限、咨询电话、便民举措等信息,通过互联网等方式向社会公布省、市公安警务督察部门24小时投诉举报电话,主动接受群众对执法服务工作的监督评议。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