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随着法槌的敲击声,在河北省深州监狱“狱内法庭”,来自衡水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审判长宣布庭审开始。服刑人员高某在法警押送下坐到法庭中央,开始接受法官询问。与此同时,庭审画面同步出现在深州监狱监区多功能厅和狱外会见室等候厅的电视屏幕上。
5月9日,深州监狱对11名改造效果良好的服刑人员提请假释,衡水中院对这批案件在狱中进行了公开审理。同时,借助“狱内科技法庭”执法办案平台,深州监狱组织100多名服刑人员及30多名提请假释的服刑人员家属,通过同步视频传输系统观看和旁听了整个庭审过程。对假释案件庭审进行同步公开直播,这在河北省尚属首次。
“同步视频直播庭审,能够从根本上杜绝暗箱操作。”深州监狱监狱长阚学军对《法制日报》记者表示,狱内法庭全程视频直播假释庭审,不仅开辟了司法办案工作的新领域,也充分保障了服刑人员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监狱民警自觉履行执法责任,极大地推动了监狱“阳光执法”和公开办案,对于消除群众疑虑、保障社会公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2014年4月,河北省司法行政系统把刑罚执行公开作为着力点,重点推进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执法公开。对拟提请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在狱内提前予以公示;对罪犯减刑、假释裁定书及暂予监外执行决定书,一律上网公开。此次对假释案件进行全程视频直播,就是河北监狱系统贯彻执法公开的试水之作。
2013年9月,河北首家标准化“狱内法庭”落户深州监狱,庭审启用便携式巡回数字法庭设备,全程录音录像、现场打印开庭笔录。目前,该法庭已开庭审理了21件假释案件和50件减刑案件。
记者看到,庭审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为了详细了解服刑人员狱中表现,法官还传唤了服刑人员的直接监管民警和同监区服刑人员担任证人,衡水市检察院的检察员也参加了审理。庭审现场架设了同步摄像机,身份核实、改造陈述、出示证据、证人发言、发问调查等9个庭审环节全部通过监狱信息化网络视频系统,实时地呈现在旁听人员面前。部分服刑人员与家属在分会场全神贯注地盯着电视屏幕。
“观看庭审是学习更是激励。”深州监狱服刑人员罗某认真观看了庭审直播,他告诉记者,通过狱内学习,他对于减刑假释条件等法律规定都明白,之前也曾作为证人参加过假释庭审,但是全程观看庭审还是第一次,直观感更强、更有激励性,对他们产生了很大的震动和影响。
来自深州农村的服刑人员家属郭某告诉记者,由于文化水平有限,自己对于减刑假释的法律规定不很了解,通过观看庭审,对监狱执法十分放心。
“有理当庭讲,有证当庭举,全程同步直播,这是一种全新的审判模式。”衡水中院审监一庭副庭长陈永杰多次担任狱内减刑假释案件庭审主审,他认为公开开庭审理并直播有利于检察机关、服刑人员、服刑人员家属、社会各界对庭审进行监督,有利于消除群众的疑虑和误解,增强司法公信力。
“以公开保公正,以透明促公信,这是监狱执法工作的要求。”阚学军表示,公开直播庭审是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落实最高法关于减刑假释案件开庭审理要求、推动司法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此次深州监狱共提请假释服刑人员11人,全部庭审过程持续约两个小时。法庭宣布,庭审结果将经合议庭合议后,择期作出民事裁定。
据记者了解,河北省司法厅目前已在相关网站开辟减刑、假释及暂予监外执行工作公开平台,下一步将在全省监狱逐步推开标准化法庭建设。
来自深州农村的服刑人员家属郭某告诉记者,由于文化水平有限,自己对于减刑假释的法律规定不很了解,通过观看庭审,对监狱执法十分放心。
“有理当庭讲,有证当庭举,全程同步直播,这是一种全新的审判模式。”衡水中院审监一庭副庭长陈永杰多次担任狱内减刑假释案件庭审主审,他认为公开开庭审理并直播有利于检察机关、服刑人员、服刑人员家属、社会各界对庭审进行监督,有利于消除群众的疑虑和误解,增强司法公信力。
“以公开保公正,以透明促公信,这是监狱执法工作的要求。”阚学军表示,公开直播庭审是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落实最高法关于减刑假释案件开庭审理要求、推动司法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此次深州监狱共提请假释服刑人员11人,全部庭审过程持续约两个小时。法庭宣布,庭审结果将经合议庭合议后,择期作出民事裁定。
据记者了解,河北省司法厅目前已在相关网站开辟减刑、假释及暂予监外执行工作公开平台,下一步将在全省监狱逐步推开标准化法庭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