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江南区人民法院积极探索以辖区发展为指针、以当事人需要为导向的人民法庭定制化发展之路,管辖的吴圩、江西和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三个人民法庭立足实际,分别确定了服务空港、帮扶菜农、助力园区的服务宗旨,引爆了小小法庭的司法大能量。
空港建设承载地的“和谐经”
吴圩法庭的辖区是空港经济区建设的承载地。随着经济发展,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房地产开发合同纠纷等新型案件呈现井喷态势。
“法庭一定要当好矛盾多发地的‘减压阀’。”吴圩法庭庭长周福升有自己的一本“和谐经”。
吴圩法庭在南宁市法院系统首个推行案件风险评估,最大限度降低案件风险。设立“圩日法庭”及工作联络室,指派业务熟的法官作为联络员,负责法律咨询、调解指导、巡回审判等。
此外,吴圩法庭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和谐文化体系。通过壮族山歌《劝和歌》、给当事人的一封信等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劝诫邻里街坊遵纪守法、共筑和谐。
经不懈努力,吴圩法庭涉诉信访呈现明显下降趋势:2009年处理涉诉信访31件,2012年至今保持了零上访的记录。
“技术员”和菜农法律服务站
江西镇以蔬菜种植为主要产业,全镇年种植蔬菜6.5万亩以上,是远近闻名的南菜北运生产基地。
江西法庭庭长玉明凯说:“法庭成立了菜农法律服务站,我们现在当上了乡亲们的‘法律技术员’。”
在江西镇,菜农法律服务站已覆盖到全镇的10个行政村。现在正值农忙季节,菜农法律服务站将服务农业生产作为工作重心,针对涉农案件,采取上门立案、预约立案、电话立案、优先排期开庭等便民举措,确保不误农时。
“江西镇管辖的10个村屯之间,最远距离有100公里,诉讼难一直是困扰村民的大问题。法官们在田间地头、农家小院为菜农排忧解难,让我们感觉群众路线真正落到了实处。”江南区人大代表团到江西镇调研时,对菜农法律服务站给予了高度肯定。
开发区企业司法助手工作室
作为广西第一个专门为开发园区服务的人民法庭,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法庭以数以千计的园区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
“良好的投资和发展环境,是吸引企业、留住企业的重要条件,而公正高效的司法环境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经开区法庭庭长刘祖传这样说,也坚持这样做。
经开区法庭专门成立了企业司法助手工作室,通过实地走访、风险问卷等形式,及时掌握企业司法需求,增强服务的针对性。针对审判过程中发现的普遍问题,定期对涉企案件进行集中会商,帮助企业查找管理漏洞。
同时,经开区法庭成立汽车消费巡回法庭,专门为汽车销售一条街的汽车消费案件调处提供快捷便利的绿色通道。
目前,已有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地区的1000多家企业在南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安家落户。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主任李伟时感慨地说:“这离不开法庭营造的良好司法环境。”
·陕西法院形成“两评查”长效机制
·陕西高院多措并举推进全省法院审判质效提升
·河南法院行政案件异地管辖工作座谈会召开
·河北省法院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侧记
·陕西西安莲湖法院举办监护人讲堂
·河北省法院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侧记
·河北省法院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侧记
·新疆兵团法院部署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
·云南红河州开远法院送法进医院
·河南郑州惠济区法院法官倾情调解了纠纷
·贵州贵阳法院为“区域合作”保驾护航纪实
·青海省高级法院强化工作措施 加强民事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