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为期6天的第十届中国国际动漫节,撞上了“五一”小长假,以及杭城中小学的春假,那热度绝对如同这热力四射的阳光般猛烈,而第十届全国法制动漫大赛暨首届全国法制微电影大赛展览活动,也如期与大家见面了。
与去年不同的是,今年我们走进了设立在杭州青少年宫的分会场,与孩子们做游戏,把欢乐和法律小知识带给他们。
法制动漫作品:小手拉大手一起看
“妈妈,快点,法制动画片要开始啦!”这几天,一到上午10点,杭州青少年宫内就格外热闹,许多小朋友都会拽着爸爸妈妈的手一路小跑奔向联欢厅。因为在这儿,我们的“法制课堂”又开课了———好看的法制动漫作品,好玩的互动节目,吸引了很多小朋友,每天都是爆棚的状态。
今年,除了人气王西湖区法治文化代言人“阿普”再次来到孩子们中间外,我们还把联欢厅打造成微型电影院,展播第十届全国法制动漫微电影大赛的获奖作品,吸引小朋友前来观看并参与互动节目。
“我们不能乱砍树,不然以后就没树了,也没有森林王国了。”坐在联欢厅内,8岁的李一诺抬起头对主持人说。她刚才看的这部动画片叫《昨天·今天·明天》,讲述人类为了造房子、造纸等,大量砍伐树木破坏环境的故事。“小朋友讲得很对哦!我们要爱护小花小树,不能随便破坏。保护地球家园,人人有责。”主持人笑着回答,并且递上了小礼品。
原来,看法制动漫作品有奖问答是活动内容之一,怪不得台下的小朋友们看得津津有味还念念有词,生怕漏掉一个细节。
“动画片孩子都爱看,特别像这类具有普法功能的片子,对于孩子来说能掌握一些基本法律知识,非常好。”坐在一旁的李一诺妈妈赞不绝口。
安全知识竞答:小鬼头有大智慧
“遇到陌生人敲门,你该怎么办?”
“有人拉你参与打架,怎么办?”
小朋友的安全意识和法治意识强不强,是家长最为关心的事情之一。不过,在我们特意设立的安全知识竞答环节,孩子们的应答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
“知道开车之前要做好哪些准备吗?”主持人话音刚落,台下便掀起了一轮疯狂的“抢答热”。
“当然是要系好安全带,而且小孩最好坐在后排。”很快,一名身着粉红色的小姑娘扮起了“小小普法者”的角色,就在大家以为她已经答完“标准答案”时,她的一句“而且‘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哦”更是引来了现场一片叫好声。
这名先拔头筹的抢答者叫倩倩,是一名来自萧山的三年级小学生。倩倩笑着说,生活中,除了爸爸妈妈时常给她讲些安全小故事以外,她自己也喜欢读一些法律课外书,“每次上车,我都要当一回‘安检员’。大家不系好安全带,我是不会批准开车的哦。”
“要是同学之间打架了,那可不能火上浇油,要赶紧把两个人分开。”在现场,11岁的赵丁涵也成了一名编外“小老师”,不停地给周围小伙伴上起了课。
那要是遇上伤者躺在地上,起不来了怎么办?“那不能硬拉起来,得赶紧去医务室叫老师。”主持人“无奈”感慨道:“真是考不倒你们……”
同学们,你们怎么能如此“神机妙算”呢?赵丁涵一句道破天机:“哈哈,老师上课时都说过啦!”
你猜我演:3分半钟秒杀字谜
“安全知识竞答”的热潮还未退去,“你演我猜”游戏继续高潮迭起。这个游戏由家长和孩子一同配合答题,孩子用肢体比划家长身后题板上的词语,家长则根据动作来猜。
因为不能说话,孩子们“哑语”、“手语”齐上阵来提示家长。“抓耳挠腮”这个词一出来,让小朋友都犯了难。不管他们怎样拼命地挠头,家长们还是一脸疑惑。正当大家万分焦急之时,台上的小男孩贝贝一个真情流露的抓耳朵行为,被细心的母亲看在了眼里。“抓耳挠腮!”贝贝组最终胜出,台下响起一片掌声。
不过,活动开展以来,最厉害的还属来自下城区一所实验小学的11岁女孩章者言和她的妈妈,母女俩仅耗时3分30秒,便把7个字谜全部猜中,让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我妈妈是语文老师,猜字谜很棒的!”接过主持人赠送的小本子,小姑娘自豪地说。“女儿你才是最棒的,比划得很像,不然妈妈怎么能猜到!”这对母女谦虚地互夸对方。
“叔叔想考考你,你知道为什么叫法制动漫吗?”在一旁的主持人也不忘问上一句。“就是宣传法律知识的动画片。这个我爸爸懂!”章者言大声回答。
原来,章者言的爸爸是下城区教育局从事法制教育的工作者,所以打小章言者对“法制”这个词就特别敏感。“法制动漫,以及你们互动的普法方式对于孩子爸爸这样从事基层法制教育工作的人来说很有启发意义,回去我一定要告诉他。”章者言的妈妈说,这次来少年宫超“值”,她准备把拍到的一些法制动漫带回去给学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