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平安使者

“迂”检察官顾学荣

2014-05-04 09:58:3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顾学荣,是江苏省扬州市检察院公诉处的一名检察员。进检察院时,他刚满20岁,为了尽快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从而适应工作,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如饥似渴地学习,废寝忘食地钻研,7年内先后完成了南京大学自考本科、硕士研究生学业。

    2005年,对顾学荣来说,有两件大事,一是结婚,二是通过司法考试。因为家境普通,结婚时父亲才给了他一万元,连属于自己的新房都买不起,当时还是女朋友的妻子提出如果他通过司法考试就结婚,于是大夏天,他天天睡在单位,埋首苦读,终于通过了。“他呀,就是迂,不嫁他我嫁谁去呀!”结婚9年,每次提及此事,妻子都满含笑意。

    妻子说得没错,如果真要用一个词来形容顾学荣的话,那无异就是“迂”了。在扬州人的眼中,“迂”的含义很多,最突出的就是严谨细致。

    2010年,上海美亚集团总裁王和玉涉嫌经济犯罪被国家审计署发现,后由公安部直接侦办,被称为“12·9”专案,顾学荣成为起诉阶段的承办人。该案涉案金额高达5.3亿、涉及企业30余家。面对20余箱两万余份的账册资料和100余份言词证据,顾学荣从案件侦查阶段一路跟进到审查起诉,用时5个月逐一审查、反复梳理,厘清了资金流向和公司性质这两大关键因素,使得指控方向瞬间清晰起来。2012年5月10日,开庭当天,顾学荣遇强则强的抗压性再次让同事叹服。辩方律师素有“上海第一刑辩”之称,而他每一项指控都掷地有声,每一轮辩论都环环相扣,让被告人无可辩驳,律师心悦诚服,公诉意见全部获得法院采纳。顾学荣很清楚,庭审中的胜利源于审查时的精益求精,除了精心编织证据体系,还要充分预测辩护观点,所谓“知己知彼”是也。

    作为一名公诉人,不可能一辈子都只遇到一种类型的案子,顾学荣把每一个案件都当成提升自我能力的平台。为此,他主动承担起了毒品犯罪审查起诉工作。随着时间推移,毒品不断有新品种出现,为了了解这一陌生领域,他每逢周末都到市图书馆查资料,特别是对毒品性质和制作过程,他特地找到扬大化学系教授寻求解释。出庭前的一段时间,办公室就成了他的模拟法庭,不停地和办公室的人讨论,复述案件、辩论观点,直到思路清晰的那一刻。

    2011年,扬州市检察院实行师徒制,因为业务娴熟,他成为多个部门年轻干警的业务导师,有徒弟问起办案经验或秘诀,他给出了这样一句话:“手拿卷宗并且专注”。

    工作中的顾学荣没有一丝一毫的懈怠,仿佛只会看卷宗办案子了,其实,工作之余他也有自己喜欢的事,比如帮妻子做家务,陪儿子做作业,带着家人外出旅游……问他工作和家庭哪个更重要些,他想了想说,“工作是工作,家庭是家庭,尽量寻求一个平衡点吧!”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