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地方动态> 福建

福建省诏安县法院推行无障碍立案服务见闻

2014-05-04 08:34:00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微信“扫一扫” 服务袋里装

  ——福建省诏安县法院推行无障碍立案服务见闻

  4月21日,福建省诏安县人民法院四都人民法庭。

  一上班,法官林浩杰便一头钻进自己的办公室,打开电脑,输入账号和密码,登录法庭微信平台。自从多了“微信管理员”这个角色,他比之前更忙碌了。

  “离婚案件立案难不难?”刚进入服务界面,一条新消息跃入眼帘。一位叫“木子”的网友发来咨询信息。

  林浩杰随即将该院自编的《诉讼服务手册》发送过去:“准备好这些材料,用手机拍成照片,‘打包’发送到法庭微信账号,便可进入立案审查程序。”

  “请问,案件审理需多长时间?”

  “一审民事案件,如适用普通程序,审理期限通常为六个月,适用简易程序则为三个月。”

  “两者有什么区别吗?”

  “诉讼费用缴费标准是多少?”

  ……

  “木子”频频发问,林浩杰一一回应不厌其烦。

  “我明白了,这就去写起诉状。”

  9点53分,微信铃声“嘀嘀”响起,提醒管理员有新消息。

  原来上线后的“木子”,将起诉状、结婚证、户口簿等立案所需材料发了过来。

  点击“接收”,林浩杰将其打印成文稿进行初审,在确认无误后,将材料批量提交给庭长李建龙作审查。

  中午稍事休息。下午一上班,林浩杰接到庭长通知:“这个案子可以立了。”

  林浩杰赶忙呼叫“木子”:“请在7日内到附近的银行缴纳诉讼费。”

  或许是诉讼心切,16点30分,“木子”就将银行缴费回执拍照发回。

  “到这一步,微信立案程序已走完。请将所有立案材料的原件邮寄至法庭,承办法官核对后会第一时间与您联系,请耐心等候。”写下这段话后,林浩杰长舒了一口气。

  林浩杰告诉记者,自从今年2月21日四都法庭开通微信公众服务平台以来,像“木子”这样的当事人再也不用三番五次地往法庭跑。如今,除了现场立案,林浩杰还要兼顾网上立案,工作量陡增了许多。“只要当事人少跑腿,我们累点不算什么。”他淡然一笑。

  看着墙上张贴的二维码,记者随即也关注了“诏安法院四都法庭”。在“诉讼服务”项下,记者看到立案咨询、审判流程、诉讼风险提示等内容一应俱全,当事人不仅可轻松获得诉讼指导,还可查询裁判文书,了解案件审执进度,获悉有关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诸多信息。

  诏安法院院长姚毅奇告诉记者,立案是群众表达诉求的第一道窗口,打造无障碍立案服务一直是他们努力的目标。“如今,有了微信,老百姓只要‘扫一扫’,就能将所有的司法服务装进口袋,省事又贴心。”(记者 何晓慧 通讯员 江英凤)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福建:聚焦六大项内容全面监督检察长
·今年以来福建各级法律顾问团积极发挥作用
·[视频]福建公安:9项便民利民新举措
·福建法院重拳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
·福建厦门中院开展知产审判二十周年纪念活动
·福建:加强优秀民族品牌保护

·福建:加强优秀民族品牌保护
·福建福清捣毁一盗销摩托车团伙
·福建:打击侵权和制假专项行动成效明显
·福建厦门市后年将基本建成志愿服务制度化
·福建厦门中院司法建议促依法行政
·[视频]福建警方摧毁一电信诈骗团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