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浙江

浙江金华:因地制宜创新大调解

2014-04-03 10:36:4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浙江法制报 

  “对于化解矛盾纠纷,金华市突破传统,因地制宜,整合资源,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积极开拓新路子。”浙江省金华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平安办主任张茹先说。

  在金华各地政法委的牵头指导下,全市各部门大胆创新,有效整合各类矛盾纠纷化解社会资源,通过建章立制,建立了完善的大调解体系,编织了一张高效的大调解网络,打造了一支专业的调解员队伍。

  创新商会人民调解模式

  日前,在北京举行的2013年度工商联(商会)工作亮点系列评选结果发布会上,金华市首创的“推行商会人民调解,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做法荣获全国“十大创新”奖,成为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申报项目。

  金华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强烈的地域特色,义乌、永康、东阳等地的各类商会、协会发展迅速。运用商会、协会力量化解社会矛盾,不仅能使解决矛盾纠纷的社会成本和个人成本最小化,也能让人民调解组织网络的覆盖面最大化。

  衢州人陈女士一直在义乌做鞋子批发生意,曾经差点破产的她,如今却迎来了事业的“第二春”。她说,义乌市衢州商会是她的“救命稻草”。

  一次,陈女士在温岭一家制鞋厂订做了一批鞋子运往国外,但是在制鞋要求上没约定清楚。外商收到鞋子后称有质量问题,拒付货款。而这边,制鞋厂将她告上法庭,讨要货款。法院审理后判决陈女士支付30万元货款。

  在走投无路时,陈女士向义乌市衢州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求助。商会会长亲自为她调解,多次到法院和公安部门了解情况,并组织三方协商。经过调解,制鞋厂表示若陈女士当天支付20万元便不再追究。然而,陈女士东拼西凑也只能拿出8万元。此时,商会会长主动提出,剩下的12万元由他和调委会成员帮忙垫付。对于陈女士来说,这简直就是“雪中送炭”。如今,陈女士的欠款已全部还清,生意也越做越大。

  除了搭建快速解决矛盾的“桥梁”,不少商会还搭建了防范和化解矛盾的“法律平台”。比如,义乌市温州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与律师事务所合作,将人民调解与法律服务结合起来,由专业律师在商会值班,开展“企业风险控制”法律讲座,担任企业法律顾问,化解会员矛盾纠纷……无论是帮助个体商户解决实际困难,还是化解群体性矛盾纠纷,商会都积累了许多可圈可点的经验。

  据统计,金华已建立起62个商会调解组织,受理会员企业经营管理、劳资纠纷、融资借贷等方面的矛盾纠纷900多件,调解率达到94%,涉及金额达2.9亿元。目前,这项创新工作已面向全国推广。

  探索“劳动争议联合调处”

  面对近年来多发的劳动纠纷,金华市积极探索建立快速、灵活、便捷、高效的“劳动争议联合调处”工作新机制,即:“一篮子”集中调处资源、“一站式”受理维权诉求、“一条龙”开展维权服务,打造“五大调解”大联合的多功能一次性劳动争议调处终端。

  在永康市劳动争议联合调处中心,调解受理、法律援助、仲裁申请、工会维权、司法确认等服务窗口一字排开,形成了维权、调解、仲裁、诉讼等相衔接的工作模式。“哪些争议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争议发生多少天之后可以申请”、“申请劳动仲裁需要哪些资料”,这些疑问在窗口提供的手册中都能找到答案。

  工人龚某就在这里讨回了被拖欠的工资。此前,他投诉永康市某工贸公司,称被拖欠万余元工资。接到投诉后,联调中心工作人员立即调查核实情况,结果发现,龚某其实没有被该单位聘用,而是被单位负责人的姐夫周某雇用。联调中心管起了这件“分外事”,经工作人员多方联系和协调,周某最终顺利拿到工资8000元。

  这样给力的调处,得益于多部门的配合和协调。作为金华市劳动争议联合调处工作的试点,在政法委的牵头协调下,永康市联调中心将人民调解、工会维权、劳动监察、劳动仲裁等调解维权功能纳入劳动争议联合调处体系中,突破性地实现了“一篮子”集中调处资源,“一站式”受理劳动争议,“一条龙”维权服务,深受广大劳动者的好评。

  2013年,金华市把“推行劳动争议联合调处工作机制”列入市政府的十大民生实事项目,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劳动争议联合调处机制建设的意见》,在全市推广永康的试点经验。目前,金华市所属9个县(市、区)均已完成劳动争议联合调处机制建设。2013年,全市各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和仲裁机构受理各类争议案件13814件,办结13680件,结案率达99%,调解解决的占93%,有效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今年2月20日,对于金华市全面创建劳动争议联合调处机制的创新做法,浙江省副省长熊建平予以批示肯定,认为“很有针对性,有些做法可以在全省推广”。

  打造“金牌调解员”队伍

  年近六旬的周元妲,是武义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的“金牌调解员”。大家都说,老周绝对担得起“金牌调解员”这个称号,因为再难的“疙瘩”也能被他妙手解开。

  今年春节,老周就化解了一起棘手纠纷。朱家与祝家是老邻居,去年底,朱某的母亲骑电瓶车为避让祝某驾驶的汽车而摔倒,导致骨折。这起事故让两家的积怨彻底爆发。

  周元妲经过调查得知,两家人曾因猪圈问题闹了多年的矛盾。朱家的猪圈离祝家最近处仅1米,粪便和臭气对祝家的生活影响很大,祝家多次交涉未果。实地查看后,周元妲劝导双方换位思考,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参与调解,还对“三改一拆”政策进行了详细解释。最终,朱某同意自行拆除猪圈。

  根子上的矛盾解决了,交通事故产生的新矛盾也就迎刃而解。祝某主动到朱家看望朱某的母亲并道歉,还支付了赔偿款,得到了朱家的谅解。至此,两家的恩怨彻底化解。

  在金华,像周元妲这样的“金牌调解员”还有很多。2013年,金华市综治办、法院、司法局、市政府法制办联合开展了全市“金牌调解员”评选活动,在从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调解工作的人员中,评选出了100名“金牌调解员”。

  “通过这样的评选活动,我们将打造一支‘金牌调解员’队伍,不断提升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调解的专业化水平。”金华市综治办负责人表示。

  评选百名“金牌调解员”行动,其实是金华市“三百三千”行动的一部分。根据省委“排查整治、强基促稳”活动的部署,去年金华市组织开展了“三百三千”行动,即:实行百名市、县领导包案行动,争创百个乡镇(街道)社会服务管理规范化中心行动,评选百名“金牌调解员”行动;组织千名农村“两富”指导员联村排查化解行动,组织千名机关在职党员进社区强防促稳行动,组织千名政法干警“进企入户”走访行动。

  这一活动有效推动了全市矛盾纠纷化解,加强了基层调解员队伍建设,提升了调处矛盾纠纷的专业水平。一年来,全市共排查矛盾纠纷49375起,成功调处47264起,调处成功率为96.12%。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浙江奉化:行政纠纷的互动化解决模板
·浙江嘉兴市委书记谈平安建设经验
·浙江东阳:人大监督为何如此给力
·浙江杭州萧山法院:立案有导诉 开庭进乡村
·浙江:让法律援助来到更多群众身边
·浙江:提高纪检工作水平 打造过硬政法队伍

·浙江:提高纪检工作水平 打造过硬政法队伍
·浙江高院维持"10.25"温岭杀医罪犯死刑判决
·浙江温岭杀医案二审维持死刑判决
·浙江高院维持温岭杀医罪犯死刑判决
·浙江义乌:“四大练兵平台”搭建青年成长阶梯
·[视频]浙江杭州:消防安全 从娃娃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