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振林 图/解朋龙
——【档案】——
王建新,男,40岁,2006年从部队转业到山东省东营市公安局东营分局胜利派出所任社区民警。从警8年来,他一直在中山社区工作,并先后被评为山东省优秀人民警察、东营市道德模范、东营市十佳社区民警。
工作——
会“摆事”、爱琢磨,连孩子们都知道辖区有个“王警”
在山东省东营市中山社区,不管大事小情,遇到解不开的疙瘩,居民们都习惯找东营市公安局东营分局胜利派出所社区民警王建新协调解决。人们叫他“王警”而不是“王警官”,是因为他在中山社区一干就是8年,8年的朝夕相处让大家觉得他就像自家人一样,没人把他当“官”。
王建新把在多年消防工作中积累的经验自觉应用到公安工作中,他说:“很多大火就是因为小火没及时扑灭才造成的大灾难。矛盾纠纷、治安隐患就像一个个火苗,不及时化解就容易引发大案件。”
辖区12个小区、680个楼道内都有王建新挂的警民联系牌,辖区几乎所有的建筑工人口袋里都装着他发的警民联系卡。他把发放联系卡比作是在每个人那里安装的收集治安动态和社情民意的“探测器”,把走访记录作为排查矛盾纠纷隐患的依据。
社区里邻里之间的矛盾纠纷,有的碍于情面不好意思出面,就打电话向王建新反映,一旦出现“火苗”,他就想方设法及时“扑灭”,他把这称作“摆事”。他认为,只有摆平小事情,才能实现大平安。
在王建新的眼里,没有分内分外事的区别,凡是辖区居民需要的地方,总能看到他的身影。小两口闹离婚打架他调解,父母管不了孩子他上门做工作,刑释解教人员找不到工作他帮着找……在别人看来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王建新总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打开当事人的“心结”,妥善解决问题。
辖区3万多人,犄角旮旯里的隐患难题,社区民警一人不可能包打天下。对于比较复杂的矛盾纠纷,王建新牵头设立了社区“小法庭”,由居民推选出处事公道、德高望重的老干部担任,聘请律师担任调解员,和民警一起参与对案件处理,妥善解决了22起长期没有解决的疑难案件。
“年轻人白天上班、晚上回家也晚,上门走访影响人家休息……”王建新针对年轻人普遍爱上网这个特点,开通了“中山微警务”微博、微信、建立了警民交流QQ群,利用这些社交平台工具开展网上走访,开通两个多月就有了2万多名粉丝。
理发店的小刘师傅说:“社区里的年轻人都是王警的粉丝,他的微信有安全知识,最方便的是选数字办业务。大家更喜欢看他微博讲的社区里的故事,这些故事就发生在身边,很有教育意义。”
王建新曾经在辖区小学看到一句话:“习惯成就未来”,由此他联想到“应该让安全也成为一种习惯”,此后一个星期就推出了“平安果”、“平安后视镜”等系列安全防范常识即时贴,免费赠送或张贴在小区布告栏等醒目位置,让居民随时能看到温馨的安全防范提醒,无形中增强了安全感。其中“平安果”更是受到小学生们的欢迎,孩子们都希望得到“王警”送的“平安果”。
在中山社区,有一座迷你职业体验馆。在这里,孩子们变身小警察,模仿体验消防员、交警抢险救灾、指挥交通,通过观看视频动漫、卡通图片等形式学习消防、交通安全防范常识。作为一名退伍转业的消防老兵,王建新为这所体验馆出了不少好点子。
从体验馆成立至今,已经有8万多个孩子参与了体验活动。可别小看了这个数字,它所辐射的是8万乃至更多个家庭……”
生活——
无暇顾家,离开四年的妻子被居委会阿姨们“请”了回来
在中山社区的2000多个岁月里,王建新总是把居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事事放在心里、想在前头,积累起了大家对王建新的信任,“有事找王警”成了居民们的口头禅。可是,他的时间都用在了处理大家的事上,自己的事却无暇顾及。
王建新的老父亲偏瘫在床至今15年了,年近70岁的母亲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还在农村种地。妻子原本是西安市卫生部门的干部,跟着他转业后到东营定居后,本想安安稳稳过日子。没想到他还和在部队一样,整天在外头忙、很少顾家,妻子一气之下和他离婚,回了西安。王建新没有向同事领导透露半点消息,性格乐观坚毅的他坚信妻子总有一天会理解自己,会回到自己身边。
有一次,王建新和同事出差经过老家,顺便探望老母亲和儿子。在棉花地里,看到老母亲拿着小板凳在地里挪动着向前拾棉花,4岁的儿子在一旁扶着奶奶,王建新忍不住眼泪刷地流了下来。同事们这才知道他已经离了婚。
分局领导听说王建新家里的困难后,为方便他照顾家庭,打算把他调到分局机关工作。中山社区居民们听说后,联名写信给分局党委要求不要调走他们的“王警”。当听说王建新因为专注社区工作离了婚,居委会的阿姨们不干了,“逼”着王建新提供妻子的联系方式,想方设法劝说王建新的妻子回来。
两个月后,已经离开4年的妻子给王建新发了一条短信,她说:“将心比心,我懂你了,我买了明天回东营的火车票……”
在辖区居民的帮助下,王建新的家就安在了中山社区。王建新还和以前一样忙着社区里的事,妻子给了他莫大的支持。她经常半开玩笑地说:“他常说,作为社区民警,百姓的信任是他最大的快乐!我也是他辖区的百姓,对他的信任就是对他最大的支持……”
——【数字】——
8——在中山社区工作8年,2900多个昼夜,王建新除了完成所里安排的值班备勤任务,其余的时间几乎都“泡”在了社区。12个居民小区、680个楼道、160家场所、89家企事业单位都张贴了他设计制作的安全防范提示“即时贴”。
8万——先后有8万名儿童到辖区的迷你职业体验馆体验,接受安全防范基础教育,孩子们都很喜欢他送的“平安果”。
——【声音】——
“一干就是8年,不仅会‘摆事’、还爱琢磨事,只要居民们找他帮忙,不分分内分外,他都尽力办好,大家都很信任他。有这样的好民警,是我们的福气。”
——中山社区居委会主任陈红斌
“看到居委会阿姨们怎么帮我,就看到了王建新是怎么在帮别人。我现在也是他辖区的居民了,他要对得起我,就要像以前一样坚持做下去。我支持他!”
——王建新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