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平安使者

何云霞:融入寻常百姓家

2014-03-31 10:18:5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平时你不进群众的家门,群众有事的时候就有可能堵你的门。”“要想百姓把你当一家人,你就要把百姓当亲人对待,就要融入百姓家中。”从晋南名城扎根雁北山区小县工作20多年的山西省灵丘县人民法院东河南法庭庭长何云霞对记者说出了这样的道理。

因为遵循了这个朴素而深刻的道理,使她在执法办案中成为千家爱、万人赞的知心法官,成为“全国模范法官”。

1992年11月,24岁的大学生何云霞从繁华的太原市来到贫困山区灵丘县的法院工作。在纷繁忙碌的审判工作中,细心的何云霞发现这样一个奇怪现象:有些案件法院办得挺公正,法官也付出了很多辛苦,但当事人就是不服,究其原因,重要的一条就是法官和群众沟通不够,不能到百姓中去。为此,在空闲之余,工作之便,何云霞总爱有意无意地到老百姓中间转一转、聊一聊,问问百姓冷和暖,听听百姓苦与乐。

群众利益无小事。表面上看,山区百姓之间都是三个核桃两个枣的小事,但好多时候老百姓其实并不在乎事大事小,在乎的是谁是谁不是、谁该谁不该。因此,何云霞在老百姓有事的时候,尽可能为他们的利益多想招数、多想办法。

2014年春节前的一天中午,刚刚开完庭的何云霞到法庭附近的菜市场买菜。一位40多岁的妇女在自己的菜摊前拦住何云霞,说有人借了她3万块钱,约好3分钱的月息,已经过了期还不还,这事咋办?何云霞想了想说:“要是没其他情况,3万块本钱应该还你。但你们说定的利息超过了国家规定的四倍,超过的部分法律就不支持了。这事你们先协商,协商不成再走法律程序。”长假过后,这位妇女在菜市场再次见到何云霞时,欢喜地说:“前几天那件事办妥了。”

从审判程序来讲,案结事了就应该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但从对老百姓的感情上来说,仅仅是个逗号、顿号。每当办完一个当事人满意的案件之后,何云霞总时不时地采取顺路看访、托人捎话、抽空打个电话等方式,问询当事人庄稼收成如何、过得如何、有没有需要法庭帮忙的事。

2013年2月的一天,古之河村年仅6岁的赵常悟过马路时,被一辆大卡车撞倒,造成右小腿以下截肢、闭合性颅脑损伤。待这一人身损害赔偿案圆满了结后,何云霞常利用下班路过之机,向摆凉粉摊的赵常悟之父赵天补询问孩子的治疗情况和家庭生活情况。得知赵天补一家生活非常困难后,何云霞便专门抽出时间找村干部和镇领导,帮助一家三口分别申办了最低生活保障金。赵天补夫妇十分感激,给何云霞送了一面锦旗。

近年来,何云霞就是采取这种“家常”方式,审结各类纠纷800余件,走访1600多户人家,调解率达82%,当事人自动履行率达95%以上,无一错案,无一超审限,无一涉访。(记者 段艾生 陈 伟)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闫胜义:常跟百姓在一起 百姓才会信任你
·蒙志华:扎根基层为人民
·纪明杰:用心当好农村法官
·才让旺杰:藏汉双语解纠纷
·麦康森:与大海结缘的代表
·贾木海:走家串户问民需

·贾木海:走家串户问民需
·王勇:生命在倾力服务群众中升华
·马嘉彦:法官流动工作站的“金牌调解员”
·李刚:用一只眼睛辨出真相
·边防警察索朗次旦的成长故事
·但凭一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