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进心里的阳光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人民法院监察室主任 檀丹霞
几天前的一个上午,一阵清脆的电话铃把我从撰写廉政教育方案的思绪中拉回现实。一看来电显示,是一个陌生的座机号码,我心想:恐怕又是一个投诉举报电话吧。
自从去年12月到监察室工作以来,隔三岔五我就会接到当事人的投诉举报电话。真是法院的司法现状、法官的行为举止有这么多瑕疵吗?时间久了,就知道,其实不然,很多时候只是一场误会。我自己也是业务庭室出身,深知办案法官不易,总是好言解释开导,却也难免遭受当事人恶语。五味杂陈,心中自知。
清了清嗓子接起电话,一声“您好”还没落地,果然对方就像机关枪一样炸开了:“是法院监察室领导吗?我是一个案件的当事人,我有话要说……”我掏出纸笔,并尝试着先安抚对方的情绪:“您别着急,慢慢说,我记着呢。”
于是对方急促的声音再次在我耳边响起:“我叫叶国庆,我是个瞎子,今天打电话来,是因为我从心底感谢昌法官,也感谢两位我叫不出名字的女安检员。我写不了表扬信,也联系不上总是在开庭的昌法官,但我想,我一定要表达感激之情,也一定要让领导知道好人好事……”
他的这番表述出乎我的意料,投诉电话接多了,却是第一次听到有当事人这样热情褒扬法官。从他逐渐平复的叙述中,我得知他是一名视力一级残疾的残障人员,生活本来就不尽如人意。前段时间,又被市政管理处告到法院,要求腾退他已过世父亲承租的房屋,案件承办人是民一庭法官昌晖。接到材料那天他就打算破罐子破摔,不想配合法院工作。
“但昌法官了解情况后,每隔两三天就打电话对我耐心开导。每次到法院,两位女安检员总是无微不至地照顾我,搀扶我到审判庭。之前我从未进过法院大门,一直以为自己是个瞎子会被人看不起……现在,我的想法变了,几天前我主动和原告达成了调解协议。虽然调解结果并不如我所愿,但我接受,因为法院有那么好的法官和工作人员,我相信他们……”
挂断电话后我内心感慨万千,调解结果令他满意他来电致谢,这很正常;但调解结果并不合他意愿他依然心存感激,说明我们的法官是真感动了他。
身在法院另一个“信访窗口”监察室,听多了抱怨声的我更觉得这通朴实的表扬电话难能可贵。其实很多时候,当事人并没有那么“难侍候”,法官的几句耐心开导,安检员的一个搀扶,就能让他感受到浓浓情意。法院的群众路线该怎么走出新意和暖意?只要心里有阳光,这问题的答案就始终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