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驻村结束离村时,当地老百姓自发夹道欢送。
交警大队、刑侦总队、禁毒总队、驻村……25年来,林峰虽然换了许多岗位,但在每个岗位上,他都将自己展现得淋漓尽致。“我认为只有将职业和事业合二为一,才能将工作做好,每次换岗,我都当做是一场新的挑战。”从警路上,他不断思索,将警察这份职业经营为心中永恒的事业。
在刑侦工作中获得乐趣
1989年7月,林峰从华南理工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闽侯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我小时候的梦想是办一个汽车厂,进入警察队伍算是一件意外的事。”林峰笑着告诉记者,“当交警与我的专业有些对口,后来从事刑侦、禁毒等工作,就跟所学专业彻底没关系了。”
为了挑战自我,他主动向领导申请当刑警。“当时年轻啊,有一股热血,觉得当警察就要当刑警,”林峰向记者谈起当刑警时的体验,眼里尽是光彩。“当时,只要一听到有价值的线索,我就两眼发光了,就算是让我连续研究案情几天不休息都没问题。”破案的成就感让林峰尝到了从警的乐趣。
在禁毒工作中沉淀思考
1995年,林峰进入省公安厅禁毒科从事禁毒工作,这一干就是16年。
“2004年正月十一,我准备结婚。大年初四,领导忽然来电话,要我马上飞去昆明获取重要毒贩的线索。我一下子犯愁了:距离举行婚礼时间很近,请柬都已经发出去了,要是赶不回来婚礼怎么办?”林峰跟记者分享了一件让他印象深刻的事情,“还好,初九那天线索顺利获取,婚礼如期举行。”
16年里,林峰与狡猾的毒贩周旋着,从复杂的案情中抽丝剥茧寻找线索,耐心收集繁多的案件信息,原先的热血冲动被磨砺为冷静沉着。在众多被捕的毒贩中,林峰发现许多年轻毒贩来自贫困的农村,甚至有农民依靠种植罂粟维持生计,这让出生农村的他心痛之余做了一个决定——驻村。
如果说从事刑侦工作让林峰的热血与干劲得到发挥,那么禁毒工作无疑让他学会了沉淀和思考。
在突破中实现自我价值
2007年8月,林峰成为省公安厅第二批省派驻村干部,担任诏安县秀篆镇彩山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到彩山村的第一天,通往村里的小路被台风暴雨冲刷得泥泞不堪,林峰靠着双脚步行了2个多小时来到了这个贫困的山村。“整村的居民都住在山顶,村子与乡镇连接的小路非常陡,骑摩托需要1个多小时。”现在回想起来,林峰仍是记忆犹新。
由于交通闭塞,彩山村贫穷落后,”全村只有几户人家有电视,有的人穿的衣服满是补丁,甚至还有人睡在别人屋檐下,连床被子也没有的。村民太穷了,为了维持生计,一些年轻人开始贩卖假烟。看到这个场景,我心里非常震撼,想要把村子带好,就要先从基础建设做起。”林峰驻村3年期间,完善了村务、财务制度,并克服困难筹措扶贫资金580万元,开展整村搬迁工程,建成第二批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中最大的“造福工程”项目,使贫困山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林峰已经离开村子3年多,乡亲们仍然惦记着这位“外乡书记”的好,逢年过节,总要给林峰打个电话问候,村里有什么大事小事,都会找林峰聊聊。“村里的年轻人还建了个QQ群,时常跟我打打招呼保持联系。”林峰笑着说。这笑容很是欣慰。
2011年,林峰担任省看守所所长,与“冲锋陷阵”的刑警相比,看守所的工作显得单调乏味,但在他眼里,这项完全陌生的工作是他从警路上的一项新挑战。“许多新入职的民警心里充满热血,认为平淡的看守所工作不如冲在前线的刑警强。”作为“过来人”,林峰十分理解新警的想法,他时常抽空与新警们聊天,教导他们无论从事哪种工作,都需要有责任心,将眼前的工作做好。在林峰的带领下,省看守所先后完成了监区建设改造、实施队建制管理、建立起驻所医务室、心理咨询室等多项工作。今年3月,该所首次被公安部评为“全国一级达标所”。
25年从警路,对于林峰来说也是一条学习和成长的漫漫之路。路上,他不断总结新经验,探索新思路,一路思考一路前行。周敏
·福建公安:“猎狐捕鼠”行动专打侵财犯罪
·福建厦门公安开展亮户籍窗口创优质服务活动
·福建厦门思明公安分局创新工作机制保障民生
·福建和龙岩公安文艺演出走进乡村
·春运开始福建公安将严查各类交通违法行为
·福建泉州公安着力打造可视化信息警务新模式
·福建泉州公安着力打造可视化信息警务新模式
·福建平潭公安为开发建设创造稳定环境
·[视频]福建建立公安绩效考评制度
·福建三明公安清剿火患4125处
·[视频]福建:公安边防举行大型应急处突演练
·福建永春县“白鹤拳进警营”提升公安文化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