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检察院近来以“联系基层群众,倾听群众意见,解决实际困难”为要求,践行“执法为民”理念,打造阳光检务,借助微信、微博、手机报、二维码查询等载体,创新建立融“微空间、微新闻、微动态、微直播、微代码”于一体的“5V”式新型检务公开发布平台,努力提高检务公开的时效性、权威性、广泛性。
开辟“微空间”。充分利用手机便携性、及时性、互动性优势,创建了以人民监督员、特约检察员、专家咨询委员等“三大员”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主体的镇江阳光检务“微信群”,开辟与“三大员”、代表、委员联系、沟通、交流的“微空间”,使“三大员”、代表、委员更加全面了解、掌握检察工作情况。
发送“微新闻”。在整合市院新浪、腾讯官方微博的基础上,3月份,镇江市检察院又开设了“微信订阅号”——镇江检察在线,立足于“短、平、快”,每日向订阅微信、微博的用户发送检察工作“微新闻”,及时反映检察工作重大部署和重要工作。
发布“微动态”。在充分征询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镇江阳光检务手机报》的内容,调整手机报栏目,每周以手机报为载体向代表、委员发布检察工作“微动态”,受到代表、委员的一致好评。
推进“微直播”。深入挖掘微信、微博、飞信的功能,对检察工作的重大活动在微信、微博、飞信上现场进行“微直播”,使社会各界第一时间了解检察工作,有效放大了社会公益类检察工作的社会效应。
开通“微代码”。规划对办理的每一起案件赋予唯一的“二维码”,建立案件信息数据库,预期至6月份将实现申请人凭借“二维码”自助查询、打印案件信息,从而不断拓宽检务公开方式。
“检察工作做得再多再好,如果群众不了解,也就谈不上信任,检察公信力也无从谈起。检察机关不仅要让群众看得见专业性强的检察工作,还要让他们看得快、看得清、看得懂。可以说,坚持检务公开是检察机关坚持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镇江市检察院检察长俞波涛说。(通讯员 马晶 王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