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北京

北京:法院三个月执结案款6700多万

2014-03-20 08:25:5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北京日报 

  高压下“老赖”纷纷还钱

  法院仨月执结案款6700多万

  列进失信名单、限制出境、限制高消费,在法院的频频施压下,“老赖”们纷纷现身还款。北京市高院昨日(19日)公布,自去年12月下旬开展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以来,全市各级法院共执结涉民生案件2260件,执行到位金额6719.59万元。昨日,东城法院、朝阳法院向67起案件的当事人集中发放案款230余万元。

  昨天下午,在朝阳法院,3位女士从执行法官手中接过6万余元的执结案款。她们激动不已,连连对法官道谢。3人此前都在一家保洁公司工作。公司不仅不给她们上保险,还拖欠加班费,劳动仲裁后拒不执行。这次拿到自己的血汗钱,3人都说,回去要告诉其他工友,用法律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本次专项集中执行活动主要针对以下五类涉民生案件:追索劳动报酬(包括农民工工资)的执行案件;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的执行案件;追索抚恤金的执行案件;追索医疗损害赔偿、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工伤赔偿的执行案件;最高法院挂牌督办的相关执行案件。

  法官向记者介绍,“老赖”们为躲避法院执行,可谓花招百出,有的更改法人代表,有的玩失踪,有的用支付宝悄悄转移财产……

  不过,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各法院也纷纷出招,晨堵夜查,列出“失信”名单,限制“老赖”出境,限制“老赖”高消费,种种狠招逼着“老赖”们现身还钱。截至目前,全市各级法院共对696件案件中的356人次采取了强制执行措施,其中罚款2人,拘留21人,限制高消费117人,限制出入境14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202人。

  朝阳法院执行庭法官田强介绍,此次执行的案件中,有一起是音乐公司拖欠工资案。法院查封了该公司的银行账号,并进行了房产、车辆查询,但公司已将财产全部转移。最后,法院采取了“查封工商”的措施,也就是说不允许该公司在工商方面做任何变更,包括公司法人登记和年检等。一年后,由于年底结算无法进行,公司主动要求履行义务,一次性付清前员工近10万元的工资。

  除了技术耍赖,还有一些“老赖”就是纯较劲。田强举例说,这次执行的另一个劳动争议的案件,涉案金额只有1000多元,企业账户里“趴”着200多万元,但就是不肯履行。法院多次协商,其都置之不理。随后法院发出警告,如果拒不履行判决将面临最高100万元的罚款,并冻结了公司账户里的50万元。第二天,该公司法人就来缴清案款并主动写下了深刻的认错书。

  除了国产“老赖”,涉外案件中的外国“老赖”也有增多的趋势。朝阳法院执行二庭法官白云龙介绍,此次执行的一起涉外劳资纠纷案,涉案总额有50余万元。法院从2012年底就开始执行,却一直没有发现可供调取的财产线索,后来了解到被执行人是外国籍,便对其采取限制出境的措施。被出入境管理部门拦截了一次后,这名被执行人就主动到法院缴清了案款。(记者 金可)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北京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成效明显
·北京奉贤:消费者维权将更有“力量”
·[视频]北京:群众身边的巡回法官赵海
·[视频]北京交警官微升级 市民可预约验车
·北京检察机关纪检监察第一片区座谈会召开
·


·


·北京一中院调研发现消费者维权案增多
·北京延庆法院诉讼服务用上二维码
·北京警方提醒市民提高防范意识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赴北京二中院调研
·北京怀柔:律师驻村驻社解纷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