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症下药 重点解决学校顽病痼疾
有“小中医”之称的陆光曦检察官,擅长针对案件把脉、下药。无锡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巢处长请来了这位“名医”。原来,学校附近的一片围墙被无证摊贩霸占,用来搭建临时小吃摊。摊贩经常向学生兜售不符合卫生条件的油炸食品,甚至翻过围墙溜进学校送外卖,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正常秩序。陆检察官接到电话后迅速赶赴学校,在实地查看现场了解情况后,陆检察官开出了详尽的“药方”,建议学校教育学生自觉抵制不法商贩、联系多部门联动协商取缔违章建筑等。
“检察官亲自到学校查看现场、询问学生,给我提出了各种思路开阔的解决方案,这是我从教以来第一次感受到这么务实的工作作风。”拿到解决方案的巢处长如是说道。
事实上,该院通过检校共建的联系网和驻所检察官机制,多年来致力于为学校排忧解难:帮德育处处理闹事的流氓混混,给保卫科设计法制课程,等等。一系列的法制举措帮学校啃下了硬骨头、治好了老毛病。
双向互动 实现法制资源沟通共享
“刚刚得到消息,全市要开展零犯罪社区建设,我们辖区的美湖社区就很适合。”一大清早,陆光曦检察官就冲到办公室,兴冲冲地向干警宣布好消息。原来,在之前的社区走访工作中,陆光曦就对美湖社区印象深刻,那里有专门针对未成年人的夏阳工作室、成长指导中心和丰富多样的互动体验、陈列馆。如今,借着“零犯罪社区”建设的春风,该院未检科将与美湖社区开展更为深入的合作,利用社区丰富的法律资源,延伸帮教工作触角。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的工作。光靠检察机关一家,孤掌难鸣。我们做未检工作的,更要发扬走出去的作风,积极联系群众,广泛吸纳社会力量。”该院分管未检工作的丁宏伟副检察长在未检工作推进会上这样说道。
从该院未检工作专门平台“光曦工作室”成立之初,活动宗旨公益化就成为了一项工作指标。通过“走出去”的工作作风,该院先后与多家爱心企业建立资源共享,成立了“涉罪外来人员关护基地”、“新起点”未成年人公益服务基地,与无锡市源沐心理咨询公司合作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咨询工作,将社会法律资源进行整合,达到了1+1﹥2的效果。 (文:滨检 图:徐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