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关注新闻媒体关于破坏环境资源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行政处罚案件的相关报道,从中发现和摸排有案不移、有案不立、以罚代刑的线索……记者今天从安徽省检察院获悉,在为期8个月的针对破坏环境资源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中,该省检察机关将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发现一批监督线索,公布一批监督的典型案件,以期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
根据安徽省检察院日前公布的有关工作方案,该院除要求各地从新闻报道中获悉线索外,还强调要通过主动走访公安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查询“两法衔接”信息平台、排查有关控告举报申诉线索等多种方式,对近年来破坏环境资源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的行政处罚案件进行梳理。对于摸排查出的线索,该省检察机关将通过调查核实,及时监督移送和监督立案。同时,注意发现和查处有案不移、有案不立背后的职务犯罪案件。为形成打击犯罪的合力,安徽省检察院要求既要加强检察机关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衔接,共同推进专项监督活动,又要加强与行政执法机关、公安机关的协调配合。
安徽省检察院检察长薛江武表示,在资源遭破坏、环境被污染和食品药品不安全等民生热点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人民群众对相关行政执法领域违法轻罚、有罪不究、以罚代刑、打击不力等问题反映强烈,必须以最严格的制度,保证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特别是要用刑法的手段来保卫青山绿水和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又讯(记者倪建军 通讯员杨瑞奇)记者日前从陕西省检察院获悉,从3月15日起,陕西省检察机关持续开展为期8个月的破坏环境资源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以进一步突出对破坏环境资源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两类犯罪的打击。
据了解,2013年,陕西省检察机关开展了危害民生刑事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从所监督的刑事犯罪案件类别看,涉及最多的就是食品药品和环境资源两个领域。为此,陕西省检察院决定今年开展破坏环境资源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集中精力会同行政执法机关、公安机关排查有案不移、有案不立的破坏环境资源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线索,加大监督移送、立案的力度,切实防止以罚代刑。同时,结合办案分析发案原因和监管执法漏洞,积极通过检察建议促进相关领域的社会治理。
在活动中,该省各级检察机关将积极配合行政执法机关、公安机关对辖区内污染水域、排污企业、制售假劣药品的高发区域等进行拉网式排查,形成打击合力;通过走访公安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查询“两法衔接”信息平台,关注新闻媒体相关报道,认真受理控告、举报、申诉等多种方式,扩大知情渠道;注意深挖和依法查处相关犯罪案件背后的失职渎职行为和“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