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北京

北京门头沟法院2013年工作综述

2014-03-18 14:56:3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北京法院网 

  门头沟法院被最高法院授予“全国优秀法院”荣誉称号。

  “法律服务巡回审判组”成员前往房屋征收签约大厅提供法律咨询。

  门头沟联合卫生局、保险机构建立医患纠纷联动调处机制。

  门头沟法院干警为人大代表讲解“一站式”诉讼服务大厅各项功能。

  北京市高级法院在门头沟法院召开“未成年人民事审判社会观护制度”新闻通报会。

  门头沟法院干警开展普法宣传。

  “和谐无讼村落”党小组深入基层开展法律服务。

  2013年,北京门头沟法院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工作目标,牢牢把握司法为民公正司法这条主线,始终坚持“艰苦奋斗、以人为本、科学管理、追求卓越”的工作方针,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抓好执法办案第一要务 依法发挥审判职能作用

  2013年,是门头沟法院主动适应辖区“大拆迁、大建设”的外部形势、认真履行审判职责、依法保障现代化生态新区建设全面推进的一年。全年依法审结各类案件5189件,解决争议标的额5.83亿元,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

  将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相结合。针对辖区的阶段性发展特征和治安特点,门头沟法院妥善审理与房屋征收、回迁安置房买卖相关的犯罪案件,依法从严惩处非法行医、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等严重危害民生的犯罪。出台了刑事诉讼简易程序和庭前会议工作意见,规范程序适用。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犯罪情节较轻、认罪态度较好的被告人依法适用缓刑。

  将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与妥善化解矛盾纠纷相结合。积极回应转型发展对审判工作的需求,组织“法律服务巡回审判组”前往房屋征收工作现场和签约大厅,开展诉前调解,平复社会矛盾。发挥小额诉讼程序一审终审的特点,及时、妥善处理数量持续上升的劳务纠纷、物业供暖等涉民生案件。稳妥调处与企业生产经营、民间融资相关的案件,引导规范民间借贷行为,促进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将促进依法行政与保障相对人合法权益相结合。加大行政协调力度,促进行政纠纷实质性解决。制发行政审判年度报告,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协调司法建议督促落实工作,通过召开联席会议、研讨重大法律问题、提供决策咨询等方式进一步引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将依法采取强制措施与完善协助执行网络建设相结合。加强与基层协助执行网络站点的协调联动,扩大协助执行网络覆盖范围,加大对涉民生、涉征收案件执行力度。制发《执行工作释明手册》,提示拒不履行生效判决的风险,加强督促履行。依法采取限制高消费措施和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措施,加强对失信行为的制裁威慑,保障当事人胜诉权益。

  健全公正司法工作机制 完善司法为民服务体系

  2013年,是门头沟法院立足涉征收案件较多、矛盾对立较为激烈的审判特点和山地面积达98.5%、群众不了解诉讼的外部环境,主动回应群众司法需求,进一步健全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机制的一年。

  开展“科学管理年”活动,进一步健全案件质量管理机制。开展审判委员会专项评议商事、行政审判工作,制定《民商事大标的及重点案件审理规范》,加强对大标的案件、涉征收行政纠纷等重点难点案件的研究和指导。加大审判动态监控力度,每月召开审判质效评析会,对照公正、效率、效果三类指标,逐项评析审判数据,提出改进措施。在最高法院31项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与公正指标排名中,门头沟法院位居全市基层法院前列。

  搭建“两专一结合”诉调对接平台,进一步完善多元纠纷化解。邀请76名来自重点行业和相关单位的人员,建立特邀调解员名录,形成专业调解机构和专业调解人员参与、社会资源和司法资源相互支撑的“两专一结合”诉调对接工作机制。发挥特邀调解员的地缘和经验优势,推动矛盾纠纷的及时引导、就地解决。门头沟法院全年民商事案件调解率同比增长10.74%。

  打造“一站式”诉讼服务平台,进一步提高诉讼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立案诉讼服务大厅的诉讼引导、立案咨询、诉前调解、诉讼收费等功能,全年接待群众2.56万人次。对照民事诉讼法修订的相关内容,统一小额诉讼程序、公民代理制度的审查标准,提供21种案件诉讼指导手册和格式化文书模板,为群众进行诉讼提供指引。

  加强“说理式司法”,进一步促进纠纷彻底化解。针对全区诉讼案件律师代理比例不足三分之一、当事人对诉讼过程缺乏了解的情况,门头沟法院进一步深化裁判活动全程说理,围绕权利告知、风险提示、问题释明,总结立案、诉前、诉中、判前和判后五个阶段的说理方法、内容和标准,提高群众应诉能力。

  推进 “和谐无讼村落”创建,进一步提升社会综合治理效果。组织法官定期深入斋堂镇马栏等“和谐无讼村落”创建示范村开展法律咨询、普法宣传,联合当地基层干部、人民调解员开展矛盾化解。依托巡回审判点,开展上门送达、巡回审判、民调指导60余次。总结提示婚姻家庭、相邻关系、人身损害赔偿等易发多发纠纷的风险点,从源头预防矛盾产生。

  引入“社会观护员”制度,进一步加大未成年人保护力度。在未成年人民事审判工作中引入社会观护制度,对未成年人民事审判中涉及抚养权、监护权、探视权及人身健康权等合法权益的保护问题,由法院委托的社会观护员对涉案未成年人的有关背景情况开展社会调查、参与调解、跟踪执行,维护未成年人民事合法权益。

  依托“定点、定人、定期”法制宣传,进一步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与36个基层组织建立法制共建关系,组织法官定期深入共建单位,主持现场调解、提供法律咨询、指导模拟庭审。全年共开展“预防职务犯罪”、“服务企业发展”、“护航青春成长”等主题法制宣传活动41次,在各级媒体发表普法稿件1900余篇,增强群众尊法、守法、用法意识,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不断提升司法能力 打造过硬司法队伍

  2013年,是门头沟法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着力夯实队伍基础、努力推进各项工作在更高起点上创新发展的一年。

  在创新发展上下功夫。以获评“全国优秀法院”为契机,开展“珍惜荣誉找差距,胸怀责任谋发展”主题活动,查找、解决影响法院科学发展的短板与不足,探索、完善适合法院实际的创新机制。搭建以司法职能型党小组为代表的党建创新平台,确定“棚改法律志愿服务”等6支示范党小组,建立一批服务优质民生建设与依法履行审判职能协调并进的服务型党建试点。打造以学术讨论和课题调研为引领的能力提升平台,通过举办门法讲坛、与高校联合开展课题研究、鼓励法官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等方式,着力提高法官的司法理论水平。2013年,门头沟法院连续18次获得北京法院系统学术讨论会组织工作先进奖,公开出版了《基层法院司法理念的多维构建》一书,申报的“关于合同继续履行问题的调研”成功中标最高法院司法调研重大课题。

  在夯实基础上下功夫。进一步落实《审判(执行)人才五年培养规划》,推进阶梯式人才培养。开展“爱门法、爱家乡”活动,组织青年干警走访重点企业和历史名村,着力提高干警对区情民意的把握。推行以庭审模拟、现场观摩、实例演练为主要内容的实训式培训,开展书记员、司法警察专项技能比武,着力提升干警司法业务技能。在北京法院第二届司法业务技能比赛中,门头沟法院的1个模拟庭审被评为“优秀观摩庭”,3名干警被评为“司法业务技能标兵”,获奖总数在郊区县法院位居前列。

  在改进作风上下功夫。门头沟法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班子建设、改进作风的具体举措》,党组班子带头落实“学习在先、发言在后,调研在先、决策在后,实干在先、名利在后,服务在先、管理在后,自律在先、律人在后”的工作要求,将改进工作作风贯穿始终。开展“扬清风、厚正气、保公平”司法廉洁教育活动和纪律作风专项教育活动,推进审务督察常态化,进一步规范司法行为。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社会监督,全年邀请代表观摩庭审、监督执行、评查案件85人次,接待旁听群众1714人次。2013年,在门头沟区委政法委组织的政法干警纪律作风教育活动民主评议环节,区党政机关主要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法院的履职能力、工作作风给予充分肯定。(作者:付金)

[责任编辑:王春圆]
相关报道

·北京高院院长: 大多法官长期高负荷工作
·铁检分院召开北京铁检机关2014年度刑检工作推进会
·北京:副检察长赴市检三分院专题调研和指导职务犯罪侦查工作
·北京:执行告知 案件进展明明白白
·北京延庆司法局多举措增强群众消费维权意识
·北京:客房服务员公安辅警岗位受欢迎

·北京:客房服务员公安辅警岗位受欢迎
·北京东城区东直门街道全面开展环境整治工作
·北京东城区法制办组织区长常务会会前学法
·北京房山城管搭建微信平台服务群众
·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后 北京开出首张罚单
·北京二中院召开“消费者权益保护”主题新闻通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