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四风”问题 随时上网举报
南海借力网络践行群众路线,政府权力运行上网可查
截至16日下午,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3月6日开通的聚焦“四风”网络监督平台(以下简称“四风”平台)已收到群众投诉10余条。这是继“三网融合(网络行政+网络问政+网络监督)”和“三单”(负面清单、准许清单和监管清单)管理后,南海区推出的又一个以网络监督政府权力运行的利器。
以互联网思维、信息化技术不断改造政府权力运行体系,力求行政权力公开透明,方便群众办事和监督,这也成为南海区践行群众路线的特色所在。
群众意见、投诉限时回复
南海网友“原谅我笑点低”近日了却了一块心病。因为制作时出错,他前年申请办理的社保卡用了别人的相片,导致无法使用。这位网友苦等一年多,问题仍未得到解决。近日,他通过微博发私信给“@南海微力”投诉,问题经过刚开通的“四风”平台,被分派到南海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5天问题就得到了解决。
“这个平台真不错。以后再有问题就这么办。”这位网友笑着说。
“四风”平台对接“@南海微力”、南海民声热线等现有各种民意沟通渠道,旨在让群众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提出意见建议或进行投诉举报。平台先由南海区行政服务中心(政务服务中心)统一收集群众反映的“四风”问题,然后进行统一分派处理,对处置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监督。涉及投诉举报党员干部、行政监察对象的“四风”问题的,直接转由纪检监察机关办理,实现“有诉必查、有责必追、以纠促改”。
投诉人可根据流水号和查询密码,了解自己投诉事项的处理进展;后台工作人员也会分别在受理和办结两个环节,向投诉人反馈信息。
按照规定,建议意见类问题原则上要求1个工作日受理,5个工作日回应;投诉类问题原则上要求3个工作日受理、15个工作日回复。各单位处理“四风”问题投诉举报情况,全部纳入南海区监管监督中心的电子监察综合平台,进行办件情况的实时监督、动态监控和全程监管,对群众投诉举报反映的“四风”问题,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行政执法过程6月全公开
“四风”平台的开通,其实是南海区近年以互联网手段重构政府权力运行体系的一个“子课题”。
南海区目前已通过政务微博、政务微信、政务热线、网络发言人平台、网上信访平台、政务网站等途径,搭建起了多个政民双向沟通的桥梁。在申请行政审批方面,该区在全省率先开通区、镇、村三级网上办事大厅的基础上,自主开发网上办事自助终端“市民之窗”和“网上办事手机版”,把办事窗口开到群众的家门口,放进群众的口袋里。
整个问政、行政的过程,不仅群众可随时通过网络受理号查询,还被全部纳入电子监察系统。如出现服务态度不好、办理效率低下等问题,问责机制马上启动。
从“线上问政/行政”到“线下处理”,再到“线上(原渠道)答复”的流程,“三网融合”构成了一个封闭的、完整的问政、行政、咨询、监督网络,并使得问政和行政的流程形成一个从群众出发、到群众结束的“回路”,确保群众“有求必应”。
去年底,南海区在全国率先实施“三单”管理,让行政审批边界和标准进一步公开透明。
“把权力关进网络这个透明的笼子里,将极大地压缩‘四风’问题存在的空间,也将倒逼政府和社会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邓伟根说。
据悉,今年6月,南海区还将实行部门执法上网。届时所有部门的行政执法过程包括立案、调查、结论等都将上网公开。(记者/盛正挺 通讯员/伍新宇)
·广东海警三支队去年缉私案值720万元
·广东:四年查处2470起利用假身份办证行为
·广东:四年查处2470起利用假身份办证行为
·广东中山批捕亮碧思公司传销案两嫌疑人
·广东查处首宗社区矫正背后的职务犯罪案件
·广东公安厅长督导社会治安防控
·广东公安厅长督导社会治安防控
·广东大埔:创新联络工作方法
·广东两名巡视员被纪委立案调查
·广东:严打方针不动摇 绝不让违法犯罪成气候
·广东加强依法行政积极推进公安队伍建设
·广东湛江政法:保障平安 促进和谐 护航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