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探访两高报告出台的前前后后
编者按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所作的工作报告抓住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主线,阐述了严惩暴恐犯罪、有腐必惩、严防冤假错案、严查食品环保案件背后“保护伞”、“零容忍”清除“害群之马”、完善社会治理六大司法热点问题,得到代表委员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今年的两高报告相比往年在内容、篇幅上有何变化?报告是如何征求意见的?报告新增了哪些表述?代表委员如何看待、评价报告?围绕两高报告出炉前前后后这些焦点问题,《法制日报》记者今天走访了最高法、最高检权威人士。
“赞成2425票,反对378票,弃权95票。”3月13日上午9时许,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表决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报告以超83%的赞成率获通过。这是近5年来,最高法报告赞成率最高、反对票和弃权票均最少的一次。
最高法院院长周强代表新一届最高法党组作的第一次报告,为何能够得到更多人大代表的赞同?《法制日报》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两会前,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府法制办主任王学成曾为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提出3条建议,最终两条被采纳,并出现在今年最高检的工作报告中。许多代表、委员发现,越来越多的意见建议被最高检工作报告吸收采纳。
开门纳谏,广聚民意,今年的最高检工作报告在定稿前向社会各界以多种形式广为征求建议意见,积极回应社会关切,赢得了比往年更多的赞同票。而报告出炉的背后,则更能体现最高检以民为本、检务公开的工作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