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北京

北京石景山:让队伍在“阳光”下得到磨练

2014-03-14 09:20:3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北京法院网 

让队伍在“阳光”下得到磨练

——石景山法院2013年工作综述

召开新闻通报会。

法官到当事人家中调查。

法官为园区企业讲解“网络著作权司法保护”。

  2013年是北京石景山法院收案量首次突破万件大关的一年,法院“立审执”等各项工作圆满完成。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被评为“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先进集体”,智护“CRD”工作思路受到最高院充分肯定,《人民法院报》头版头条专题报道石景山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成效,5名干警被市高级法院评为司法业务技能标兵,司法业务技能竞赛综合排名位于全市法院前列,各类新闻媒体报道该院制度创新、司法为民及热点案件达1700余篇次。石景山法院2013年的司法公开审判业务、队伍建设等项工作亮点纷呈、成效明显。

  推行阳光审判 畅通舆论监督

  2013年,石景山法院多起具有现实普法意义的案件被媒体广泛关注,如“误将油门当刹车”案、“为泄私愤频扰110”案、“甲醛超标引发白血病”案、“常回家看看”案、“治疗眼病却致股骨头坏死”案、“咱们结婚吧植入广告”案、“APP视频聚合侵权”案等,这些案件中有的是全国首例,有的是北京法院首例,兼具代表性与新颖性。案件审理中,石景山法院积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旁听庭审,欢迎电视、报纸等媒体关注报道,充分展现了我院司法公开的力度,也向社会展示了北京法官的良好形象。

  石景山法院历来注重“阳光审判”,2013年更是创新监督形式,推出“具化监督”工作措施,即在阳光大厅设立展板,将该院全体审判一线法官照片和职业信息“张榜公示”, 为社会公众主动递上一把“放大镜”,让监督的目光能够从法院集体聚焦到法官个体,便于当事人及各界群众、人大代表、新闻媒体具体监督。针对该项举措,“@京法网事”全程微直播,详细解读“阳光审判 具化监督”工作举措的内涵、特点、推行意义以及具体操作流程。微直播后,很快引发网友的热情关注,网友纷纷称赞该院接受社会监督的决心与力度。

  2013年底,石景山法院在新浪微博开通官方微博“@北京石景山法院”以及知识产权庭职务微博“@智护CRD”。该院通过官方微博定期发布本院审判、执行、便民举措等各类信息,开设普法、微直播、微访谈等栏目,策划群众感兴趣的话题,充分利用微博平台加大司法公开力度。截至目前,该院官方微博粉丝量已达5000多,得到了网友的肯定与支持。

  审执业务重质 司法为民用心

  2013年,石景山法院收案量突破万件,人均结案量104件。面对较大的工作压力,各审判庭加班加点,使巧劲,拼质量,赛时间,较好完成了各项工作。稳妥调处合同履行、金融信贷、房地产等事关区域经济发展的商事纠纷,结案标的额4.89亿元;建立医疗纠纷“绿色通道”缓解医患矛盾,对道路交通、劳动争议等“类型化”案件坚持当庭调解、当庭执行,直接履行案款1200余万元。

  2012年底,石景山法院受理了6件加盟商起诉驻区某企业的特许经营合同纠纷。经了解,这批案件只是试探性诉讼,一旦有加盟商胜诉,将有大批同类纠纷诉至法院。经过全盘考虑,从解决实际问题、维护双方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承办法官除了开庭调解,还约请被告法定代表人来院谈话,并数十次给双方打电话分析利弊得失,反复协商调解方案,最终使6起案件中的5起得以调解。结案后,为确保调解协议得到履行,承办法官又同双方当事人一起到被告公司清点退货数千件。由于调解工作及时、到位,双方矛盾得到有效缓解,大量待诉纠纷比照调解协议得到退货退款处理,一场即将刮起的诉讼风暴迅速得以平息。案子虽然审结了,但法官的工作并没有结束,针对案件中反映出的典型问题,该院集中调研,深入分析本区特许经营行业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规范做法,形成书面报告,及时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进行通报,园区非常重视,提出整改措施并积极反馈,共同强化了对驻区高科技企业规范经营的法律引导。

  运用知产通报引导企业健康发展仅是该院特色知识产权审判的一部分。2012年初,石景山法院逐步形成以审理互联网著作权案件为主要内容,以网络游戏、影视动漫、高新技术、电子商务为主要方向的知识产权特色审判,并适时提出智护“CRD”工作思路,即以巡回审判、普法宣传、园区通报、类案预防、专家型法官培养、规范化审判为着力点,构筑三维立体式司法保护模式,为辖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司法保障和服务。该审判工作思路得到了最高院充分肯定,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地效果,2013年审理的案件一审服判息诉率达到78.4%,无一差错案件,无一当事人信访。

  提升工作质效的同时,石景山法院法官始终不忘司法为民这一宗旨。近期,该院在迁安矿区审理了一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原被告双方都是六十余岁的老年人。原告诉称,在其接孙子下学途中,被被告自行车撞倒。当时,双方没有报警,原告自行看病花费两万余元。双方就赔偿问题一直协商未果,矛盾日益激化。经法庭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以撤诉方式结案。该案避免了双方当事人(老年人)往返北京诉讼,以及繁琐的鉴定程序,有效节约了审判资源和当事人的诉讼消耗。该院自1991年在首钢迁安矿区正式成立“巡回法庭”的伊始,23年无论春夏秋冬、严寒酷暑,法官每季度坚持到迁安矿区巡回审判,就地调处纠纷、现场法律咨询、当庭普法宣传,为当地群众提供“立审执”一站式服务,受到矿区居民的欢迎与称颂。

  服务好迁安矿区居民的同时,该院还进一步加强立案窗口建设,改善接待大厅服务环境,设立导诉和法律帮助专席,诉讼引导、法律咨询12000余人次;同时建成八个具备远程开庭功能的数字化法庭和视频专网,完善电子档案查询系统,方便群众参与各项诉讼活动。

  过硬队伍建设 典型示范引领

  石景山法院连续两届10年被评为北京市普法先进单位;连续10年获得首都精神文明单位标兵称号;连续6届12年被评为北京市先进法院。执行员魏长朋、法官张鹏、詹文杰分别被评为全国、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和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他们是法官中的优秀代表。荣誉的取得依靠的是一支铁的队伍,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湛,廉洁自律的队伍。

  在这个集体,法官们都认真践行司法为民的理念,心中时时想着当事人,只要群众需要就走出法庭到诉讼困难的群众中立案、取证、调解,当法官郭秋香、吴跃增坐到受害人家中冰冷的土炕上征求意见,当吴海涛、施舟骏等法官把法庭搬到社区、医院、老百姓家中开庭,当法官张凤利用双手伸进卧床不起、不能自理、异味刺鼻的80多岁老人的被窝抚摸老人冰冷的双脚时,当法官滕恩荣一次一次到拆迁当事人家中开展协调工作时,一幕幕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的情景,充分证实了新一代人民法官与人民群众血浓于水的思想情感,此时此刻司法的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真真切切融进了司法实践中。

  在这个集体,“追赶超,比学帮”时时都在进行着,电梯里、食堂常常有同事为一件案子的法律问题争得面红耳赤,每个庭室都紧抓业务学习不放松,新法出台后会第一时间组织学习;院长、庭长带头搞调研,全年完成重点调研课题40余项,编著《房地产典型案例评析》一书,由法律出版社出版发行;2013年该院还组成法官审判、书记员速录和法警警务技能参赛代表队,白天开庭审案、晚间加班训练,组织开展预演观摩庭、院庭长当庭点评等活动,掀起全员岗位练兵高潮,在第二届司法业务能力比赛中五名干警被市高级法院评为司法业务技能标兵,综合排名位于全市法院前列。

  在这个集体,司法廉洁教育出实招、见实效。该院通过集中开展司法廉洁、渎职侵权防控、赃证物管理等专项教育,组织干警参观廉政展览、观看廉政教育片、开展廉政知识竞赛,举办廉政党课,提高干警廉洁自律的自觉性;院领导与分管部门签订廉政责任书,建立干警廉政档案并纳入“廉政信用评价管理体系”;严格监督检查,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组织开展了对安检安保、立案窗口和卷宗存放点等风险节点的重点检查工作,提高干警廉政风险防控意识;打造廉政文化品牌,搭建教育、制度、档案、环境、社会实践、风险防控、网络信息等廉政建设“八个平台”,得到市高级法院充分肯定,并被市纪委确定为全市法院系统唯一一家“廉政文化创建活动联系单位”。

  石景山法院地处京西,案多人少,但这个小法院却有着自己的优良传统,在法院系统以及全区组织的各项活动中都展现了自身过硬的素质。2013年过去了,石景山法院一直在努力传播正能量,为辖区百姓,党政机关、各类企业,贡献自己的司法力量。(作者:王华伟 吕丽娜)

[责任编辑:王春圆]
相关报道

·北京延庆法院将二维码信息技术应用于诉讼服务
·[视频]北京法院执行信息公开平台年底建成
·北京交管局长骑车暗访 接地气获网友点赞
·[视频]北京:走进公安感受雷锋精神
·[视频]北京:开通微信便民服务平台
·[视频]北京代表团审议“两高”报告

·[视频]北京代表团审议“两高”报告
·北京:3年拦截涉电信诈骗3.77亿元
·“平安北京”微信平台新增六类便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