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平安使者

黄志丽:法律信仰 悲悯之情

2014-03-14 08:36:3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马年除夕,天色渐晚,在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古塘村,家家户户门前张灯结彩,爆竹声此起彼伏,新春的脚步越来越近。在村委会对面的“黄志丽法官工作室”,门还开着,一个熟悉的身影端坐在窗前。好心的村民上前一探,“黄法官,都忙乎一整年了,大年三十还不歇歇?”她放下手中的笔,把刚整理好的群众来访记录轻轻合上,“忙完这些就走。提前给您拜年啦!”

  “她可是咱村里的‘名人’,大伙有什么难事都找她来断。处事公道,百姓就服!”说起黄志丽,村民们竖起大拇指。

  大伙记得,几年前,村里的兰阿婆因为交通事故致左腿粉碎性骨折。接到卷宗后,黄志丽前去探望,发现老人卧病在床,无人照顾。她立刻放下包,给老人擦身子、打扫房间、做饭。随后,通过村干部,为老人请了保姆,自己还垫付了一个月的费用。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赔偿款交到老人手里,黄志丽一次次地赶赴江西。结案后,还经常去看望老人。“真是比自己的亲闺女还亲。”兰阿婆逢人便夸。兰阿婆弥留之际,嘴里还念叨着黄志丽的名字。

  从事民事审判工作十余年,黄志丽笃信,一次温情的调解胜过一份冰冷的判决。

  “黄法官,借你吉言,我要好好多活几年,至于那墓地,不要也罢。我撤诉。”花甲老人黄某捧着继子陈某给的3万余元现金说。

  因不满继子陈某领走老伴去世后留下的7万余元遗产,黄某一纸诉状递到了法院。本着以和为贵的理念,黄志丽组织调解,这才知道母子俩因年纪相差无几,十年来,陈某未从心理上真正接受过这个继母,双方矛盾极深。

  第二次调解,黄志丽分别给他们讲法律,两人却听不进任何劝导的话;第三次,谈十年家庭生活,两人开始互相挑刺,再次谈崩;第四次,得知两人都信佛,黄志丽就和他们谈信仰、谈因果,老人的眼里有了些亮光……

  第八次,在黄某老伴的遗像前,黄志丽让他们再次面对面坐了下来。又是一个下午苦口婆心地劝导,案情终于有了转机,陈某当场拿出该给黄某的那部分钱,黄某撤回起诉。

  “案情百态,折射世间冷暖。作为法官,不仅要有法律信仰,还要心怀悲悯之情。”黄志丽说。(记者 何晓慧 通讯员 林娟娟)

[责任编辑:王春圆]
相关报道

·福建警方防骗咨询热线很“热”
·福建首个流动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站成立
·福建永泰:组建民间消防队 政府购买服务
·福建:打造司法公信“升级版”
·福建南平市区两级公安机关联合开展中心城区巡查防控
·福建宁德市公安局开展出入境服务点延伸及“外管进村庄”工作

·福建宁德市公安局开展出入境服务点延伸及“外管进村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