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方奇 制图
在人民网进行的调查中,有超过40万名网友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在今年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以三个“最”,来保障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无独有偶,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也是“两高”工作报告的亮点。
行政:全程监管从严制裁
本届政府组建了更高规格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意在终结此前食品安全“九龙治水”的弊端。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宁波市滕头集团董事长傅企平指出:“近些年,国家已越来越认识到食品安全的严峻形势,认识到需要构建机制,利用法律手段保障食品安全,这体现了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
全国政协委员、台盟海南省委会主委连介德说,要让百姓喝上放心奶,吃上放心肉,提高食品安全,就要从源头进行管理,探索建立监管新机制,建立对食品制售企业严格的定期检查制度,对不顾消费者健康、制售有毒害食品的企业或个人,必须严厉制裁。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时不仅要追究制售者的法律责任,还要严厉追究制售单位、监管部门责任。必须用最严苛的举措推动中国食品产业的升级。
“农产品冷链物流是连接消费市场,保证农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从田间到餐桌’农产品供应链系统的重要环节,但现在对它的重视还远远不够!”全国人大代表、湖南佳惠集团董事长李小红说。她建议对农产品冷链物流的食品安全工作开展全面的立法监管,要有高效的组织机构对冷链物流行业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并把农产品冷链物流列入城市基础性和公益性设施范畴,予以扶植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律师刘红宇建议,建立食品安全保障基金,让受害人第一时间得到赔付,同时可以聘请食品安全专业人员,让他们进入食品生产一线去了解问题。此外,还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例如建立神秘顾客制度,让食品监管如影随形。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马光瑜建议,加大监管信息公开力度,通过公开不良记录,给予失信企业除行政处罚之外的社会道义处罚,加大对失信企业的惩戒力度。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盐城市亭湖区雅和社区居委会主任苏珍建议,建立公安机关打击食品犯罪的专门力量,对市场上的食品加工和经营销售食品的行业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测,并对一些隐藏在地下生产销售的小作坊进行打击。对查出不合格的食品加工、销售的企业和个人,发现一个取缔一个,对情节严重的追究其法律责任,通过严厉的处置手段,从源头上控制不安全食品流入市场。
立法:重在理顺监管体制
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出,食品安全法修改列入今年立法工作计划。
全国人大代表、光明食品集团副总裁葛俊杰表示,食品安全法的修改,重在理顺监管体制,让“九龙治水”成为历史,从立法上避免监管缺位、越位、不到位。考虑让获刑者“终身禁入”,真正提高违法成本,还要把新业态纳入管理,让消费者“舌尖”无忧。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恒源煤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俊良建议,我国也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但其职责尚未明确。在食品安全法实施细则中必须明确规定食品安全委员会的职权范围,赋予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承担风险评估和综合协调职能,由其作为最高的统一协调机构在整体上对全国食品安全工作进行全程监管。通过加强食品安全委员会的权威性,建立集中统一的监管体制,加强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以提高监管效能,减少监管空白和盲区。
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凌海市大有农场海水养殖专业户刘清莲提出,针对少年儿童身体发育的特点,尽快出台“儿童食品”相关定义,对儿童食品进行限定,制定儿童食品安全法,或修改现行食品安全法,增设儿童食品安全法律条款。
司法:有力震慑违法犯罪
去年司法机关严厉打击危害民生犯罪毫不手软。最高人民检察院对785起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案件挂牌督办。检察机关从严惩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起诉制售有毒有害食品、制售假药劣药等犯罪嫌疑人10540人,同比上升29.5%。
各级法院依法惩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审结相关案件2082件,判处罪犯2647人,公布王长兵生产、销售有毒食品犯罪和胡文标、丁月生投放危险物质污染环境犯罪等典型案例,有力震慑了犯罪。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丁伟说,高压之下,犯罪手段也不断翻新,出现高技术含量、全链条渗透等特点,一些监管部门行政不作为助推案件多发,要清除此类犯罪背后的“保护伞”,给违法犯罪以更有力的震慑。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台州恩泽医疗中心主任陈海啸认为,司法机关打击危害食药安全犯罪、污染环境犯罪、性侵女童犯罪,积极回应了人民群众关切的民生问题,切实发挥了司法职能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当然不能把根除这些问题的希望仅仅寄托在刑罚打击上,我们需要多部门联动,监控不留死角,处罚绝不手软,才能使餐桌更安全,环境更加舒适,社会更加和谐稳定。”陈海啸说。(记者 赵 刚)
·三个“最严”传递食品安全治理坚强决心
·山东莱州:系列举措保护群众食品安全
·辽宁营口市开展春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大检查
·河南镇平:破解"四大难题"严惩食品安全犯罪
·最高检发布指导性案例严打危害食品安全犯罪
·浙江:食品安全百日严打行动下月启动
·浙江:食品安全百日严打行动下月启动
·河南拟三十条“军规”保护食品安全
·广州试行食品安全“黑名单”制度
·甘肃出台办法全省食品安全将可追溯